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 “全球糖尿病地图”第8版数据显示: 全球约4.25亿成人患有糖尿病, 中国糖尿病患者约为1.21亿(排名第一)。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表示: 中国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数十年中呈 “爆炸式”增长, 1980年只有不到5%的中国男性患有糖尿病, 而目前这一比例超过了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大众饮食结构的改变 是导致中国糖尿病爆发的根本原因。 贫穷时期人们的日常饮食以粮食和素食为主, 2型糖尿病发病率很低, 但随着生活改善: 大量肉制品,深加工的便捷食品进入餐桌 长期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毁坏了人体的健康, 很多人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代谢疾病。 长期血糖增高,使大血管、微血管受损, 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 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人容易饿,不能吃甜食, 因要忌口所以往往消瘦,营养不良, 最担心的莫过于各种并发症状! 苦不堪言...... 因此糖尿病的预防和患后保养 对于中老年朋友非常重要!!! 超过4亿人的健康牵动着世卫组织WHO的心, 特别为糖尿病人及高风险人群推出了 “糖尿病饮食指南” 因为饮食是糖尿病人保养最重要的因素。 “指南”分上下两部分, 在共60页的“糖尿病饮食指南”中, 足足有一半的篇幅都在介绍一个指数! 到底是什么指数? 为什么它这么重要? 它就是GI(Glycaemic Index) 血糖生成指数 GI指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对血糖影响的衡量指标。 高GI食物人体吸收速度快,会使血糖迅速升高; 低GI食物人体吸收速度较慢,会使血糖缓慢升高。 如何区别高低GI呢? GI ≤55 的食物被认为是低GI 食物, GI≥70 为高GI 食物。 高GI 的食物,进入胃肠道后,消化快、吸收完全,使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血糖峰值高,胰岛素快速升高,当然血糖下降速度也快,血糖波动剧烈; 低GI 的食物,在胃肠道中停留时间长、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低,下降速度慢,引起的餐后血糖反应较小,需要的胰岛素也相应较少,从而避免了血糖的剧烈波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大量研究表明: 正常人长期食用高GI的食物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而糖尿病患者更是不可食用高GI的食品。 食品的GI指数成为糖尿病患者及中老年人饮食健康的关键指数之一。 所以WHO在《指南》中反复强调: 请吃低GI食品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低GI,低GI,低GI “指南”截图如下: 血糖波动越大,给胰脏造成的压力越大, 就像机器如果总是超负荷运作, 是不是会很容易出故障乃至损坏? 那么如何知道食物的GI值呢? ![]() GI是需要测量的一个指标,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 市面上大部分食物的GI已经有参考值。 ![]() 影响食品GI值主要有下面几个因素: ![]() 1. 食物的营养成分构成: 含有更多果糖成分的食物GI较低, 因为果糖要变成血糖需要先转化为葡萄糖。 富含支链淀粉的食物GI相对高, 直链淀粉GI较低,通常淀粉类食物两种都含有。 2. 加工方式,加工程度越深,GI值越高。 3. 膳食纤维的含量,含量越高GI越低。 GI值的引入对糖尿病人和中老年人 规划自己的饮食起到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很多平时我们以为健康安全的食物 并不适宜糖尿病人食用: 如白米饭、馒头的GI值都偏高>80; 荔枝、龙眼这样的热带水果GI值相当高; 马铃薯、红萝卜这些都容易令血糖升高。 使用GI规划好你的饮食,学会了吗? 除了GI值以外 在WHO的糖尿病饮食建议中 第二个被反复提及的概念就是: 营养均衡 ![]() 糖尿病人必须注意饮食, 避免引起血糖大幅波动的食物。 但保持身体摄入充足能量和营养也是至关重要。 一句话:糖尿病人也是人 人体所必须的营养元素: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缺一不可 所以糖尿病患者想要过上正常的生活, 必须要非常认真地规划好自己的一日三餐: 既要控制食物的GI值 同时兼顾营养摄入 世卫组织对此给了四点基础建议: 丰富食物种类(杂) 多吃蔬菜水果 适当补充脂肪和油 低盐、低糖 总之: 只要管住嘴 健康也不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