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里说霍去病十八岁的时候,汉武帝“幸”了霍去病,这个“幸”是什么意思?

 江山携手 2019-11-04

关于司马迁的《史记》中说的“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在资治通鉴和汉书中均为提到“幸”字,“幸”即是佞幸:意思是通过谄佞手段而得到君主宠爱。那为何唯独司马迁要特别指出这个“幸”字呢?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司马迁正好生活在一个君主专政佞臣谄宠的时代,而他的《史记》记录的正是当朝皇上汉武帝,这里的“幸”是带有贬义色彩的形容词,而非是带有歧义的暧昧意味,是司马迁对一些佞臣受宠扰乱纲常的批判和对君主任用奸妄之人的讽刺的态度。

题主单指出“武帝幸霍去病”这句,我想司马迁对于批判讽刺佞幸的矛头并不是要指向霍去病,而是指向当朝的佞宠韩嫣、李延年以及汉文帝时期的邓通等。《史记》和《汉书》中皆有《佞幸传》,说明司马迁和班固所见略同,他们都不约而同的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佞幸之人的愤慨之情,对未来汉王朝顺利传承的担忧和对汉王朝衰亡的缘由总结。因此司马迁在文中借鉴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宠臣弥子瑕的故事时无奈又不甘的写道:“甚哉爱憎之时!弥子瑕之行,足以观后人佞幸矣。虽百世可知也。”这也看出太史公对于国家兴衰由衷的担忧之心理;班固也写道:“咎在亲便嬖,所任非仁贤”的叹息!说这么多其实是想突出同样是“幸”,但霍去病与那些像邓通、董贤之流的不同之处,而且这个“幸”的前提也是不同的。太史公还有一句话: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意思是卫青、霍去病以外戚的原因得到显贵和宠幸凭的是他们的才华。霍去病受到宠幸是理所当然的,他为中华民族曾经的尊严和保卫国土人民不受侵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英雄就要受到尊敬!英雄也会犯错误,所以在他射杀李敢后汉武帝特意为他隐瞒事实。他的功绩足以弥补这个过失。他以十八岁之冠龄就敢领八百骑兵远赴千里深入敌境斩王擒侯,用自己的赫赫威名震摄匈奴浑邪王,致使他诚服于汉朝,霍去病一生六击匈奴从无败绩,共斩杀匈奴十一万人,开拓了河西、酒泉等地。

这样的战绩是该受到帝王宠幸的,而不是向一些佞臣那样只知献媚邀宠,肆意破败应有的道德礼仪,仗着帝王的宠爱,大肆敛财,出则与帝王参乘,入则御侍左右,他们是帝王消遣的玩物,也是国家衰败的根源。

他们在帝王们喜怒无常面孔之下卑贱的活着,他们怎能与功臣们相提并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