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过伤_《明医杂着》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11-05

饮食过伤,变为异常急暴之症,人多不识。

尝有一壮年人,

忽得暴病,如中风状,口不能言语,目不识人,四肢不举,

急投苏合香丸,不效。

予偶过闻之,因询其由,曰适方陪客饮食后,忽得此症。

遂教以煎生姜盐汤多饮探吐之,吐出数碗而醒,

后服白术陈皮半夏麦芽调理而愈。

大抵此等症,多因饮食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气恼,而致饮食填塞,胃气不行,内伤特重。

若误作中风、中气症,而用驱风解表、行气散气之药,则胃气重伤,死在旦夕。

《内经》虽有暴病暴死之症,但恐多有因于食者,前辈不曾明言,故人不识耳!

今后遇有此等急症,须要审问明白。

若方饮食醉饱,或累伤饮食,重复受伤,但觉胸膈有食滞,只作伤食治之。


愚尝治赵吏部,

患吐物出皆酸味,其脉气口大于人迎者二、三倍。

僚友速余投剂,

余曰∶此实邪在上,候其吐尽酸味,不药自愈。

翌早吐止而安。


一妇人,

饮食后因怒,忽患血崩,

四肢逆冷,抽搐,口噤,如发痉然,吐痰如涌,

灌以二陈、柴胡山栀枳壳

吐出酸味,神思稍醒,

药止,次日进薄粥少许,


但乳胁胀痛,寒热,欲呕,四肢倦怠。

余以为悉属肝火炽盛,致脾气不能运化。

先用六君、柴胡、山栀、钩藤钩

诸症顿退,


惟四肢不遂,血崩如初。

或又以为肝火未息,欲投清肝凉血之剂,

余以为肝脾气血俱弱,

先用补中益气汤培其脾土,而血气归经,

又用四物、参、术、柴胡养肝筋,而四肢便利。(余见异症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