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与人文图典:沪上名镇三林塘

 沪学 2019-11-06

今天应邀冒雨出席在浦东三林塘举办的第六届上海民俗文化节,并参加该镇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研讨会,很受感染。据悉,以浦东与三林塘古镇为依托,上海正在打造“具有湿地景观、水乡风貌和工业遗存为特色的综合性小镇,融合浦东和三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田园体验和栖旅慢生活”,应该说,在做好古村活化的同时带动可持续性产业升级,成为这类特色小镇开发和运营的一个“上海版”的特色,我们寄予了很大希望。

本人参加2017年三林特色小镇规划会发言时情景 摄影余建华

恕我孤陋寡闻,也在会上谈了我的浅薄认识,文脉传承,应从“三林塘”自身实际出发,供专家学者和设计工程师参考。

在我看来,新一轮“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开发,应该不同于前些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不能功利地认定就是打造一个旅游小镇,吸引八方游客近悦远来,或者做点“农家乐”什么的来拉动地方经济,上海浦东本身就是热土,如果以旅游吸引人流为出发点,那么“特色小镇”的立意就是低水平的,与大上海的千年风华不相匹配。关键还是要有三林塘的古镇特点,包括产业特点。

据我了解,浦东三林塘的文化资源是很丰厚的。东晋时代,大约在公元4世纪以前,那个时候还没有黄浦江,三林塘所在地域还是一片浅滩,河湖港汊,横塘纵浦,可谓水荡泛光,芦苇摇曳,鱼跃虾跳之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据地方志书记载,唐五代时期,此地一带的塘、浦有二百六十条之多,开始出现有人居住的历史。

宋元年间,镇得名于横穿镇市的河流——三林塘,而河又得名沿河的东林、中林、西林三个村落。据记载,宋代有一个名叫林乐耕的人,原籍福建,为躲避仇家追杀而居家迁徙此地,并欲长期隐居,于是这里被称作“林庄”。数代后,林姓子孙繁衍,其中一支东迁居住,该村落被叫作“东林”或“东林庄”,原林庄则被叫作“西林”或“西林庄”;以后在东林与西林之间又派生出一个林姓村落,遂被叫作“中林”或“中林庄”。而这里的一条流经东林、中林、西林的河就被叫作“三林塘”。宋元间,浦东是两浙盐场下属的下沙盐场的主要产盐区,而三林塘又是连接盐区和黄浦江的主要河流,因而在原西林附近逐渐形成镇市,成为浦东重镇之一。元代为保护盐区安全和打击贩运私盐,曾设立“三林庄巡检司”,自此,“三林庄”就作为正式地名被确定下来。明弘治时改称“三林塘镇”。1948年称“三林镇”。

清人叶凤毛(今浦东新场人)作《西林杂记》,他在序文中写道:三林虽是浦东重镇之一,林姓曾是这里的大族,但从明代以后,林姓家族读书者做官者甚多,有不少人步入仕途,此后三林的林姓人数大为减少。自北宋到民国,三林共接受过三次大移民,而最早的移民落脚点就是西林、中林、东林为中心的地区,这些移民首先开创了三林的文明。由于自身的条件及历史的机遇,以三林为中心的地区,被推上为松江府发展的历史舞台,成为吸纳移民垦殖和发展浦东的先导力量。三林在宋元时期就名闻天下,在元大德年间《松江府志》上已标有三林里,可知三林塘在整个松江府是很有影响的古镇之一。

三林塘是传统浦东文化的重要代表地区,它齐全了浦东文化的基本要素,具备一切江南水乡古镇的特征。古镇依水而建,有逶迤三里的老街、质朴优美的石桥,白墙黛瓦、深宅大院、湫然古井,演绎着三林的历史变迁和昔日的繁华古韵。三林塘的影响还在于本地区出现了浦东本土最早的杰出人士。

千百年来,三林古镇的一代又一代先民创造造了灿烂的文化,所谓三林古镇的“三宝”、“三绝”、“三特”等等都是三林古镇文脉的表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的是厚重的上海浦东文化,新形势下,弘扬三林古镇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既要相信三林古镇文脉现代转换的可能性,也要承认三林古镇文化的的变迁性。无论是弘扬三林古镇文化,还是建设“特色小镇”,实际上是在做文化的叙述,必须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树立自信,进而提供新的智慧和精神动力。关于怎样的特色,下回有机会再谈。

苦于影像资料匮乏,浦东三林塘老照片很难寻找,勉强找了几张,贴在这里,供诸位师友参考。

2011年首次举办上海民俗文化节的三林水乡风貌 小牛摄影

三林乌泥泾庙原在浦西乌泥泾镇,清代迁至浦东,该地遂称为乌泥泾庙(今三林镇临浦村)

三林塘创办陆根记营造厂的陆根泉生于1893年,自幼家境贫寒,青年时期离家到上海学做泥工。36岁的陆创办陆根记营造厂。陆根记从承建小项目开始,不断壮大实力,1934年取得了上海百乐门舞厅的承建权。“陆根记”的村宅

1980年代三林塘水乡情景 

三林中学是沪上百年名校,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改为“三林高等小学校”

百年寻踪 三林中学芳箙亭 

三林中学老体育馆外景,2010年图像 

三林首办上海民俗文化节 2011年图景

2011年布隆迪国家鼓乐与三林龙狮同场竞技

    201749日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