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瘦不下来,是我的错吗?

 明日大雪飘 2019-11-07

我觉得不是

要怪,就怪中国人太会吃碳水了……


从北到南,每一座城市,都把自己的独特的气质,揉进了一碗最普通的汤粉面条中。

是吃粉还是吃面?浇头是现炒还是现成?是宽汤还是紧汤?选择太多,硬生生把一个选择困难症逼成选择困难癌晚期……
那么多的碳水里,你最爱的是哪一碗?

上海

浓油赤酱还是阳春白雪,这里都有


上海人吃面,吃的是个浇头。

上海人的浓油赤酱之道,在面馆里也被贯彻到底。

浇头中最高级最好吃的那一种,还是得现炒。


好比这道鳝丝猪肝双浇面,水陆两种食材,在老板的旺火与酱汁驯化之下,就一起演出一首美味交响——鳝丝肉质弹牙,软而不烂,汁水满溢。



不光浇头好吃,单说一碗朴素的阳春面,上海人也吃得出门道。

汤是荤素几个小时慢慢炖出来的鲜,面条也最好能自己新鲜现轧,每一根都筋道带着一点生。
猪油香气不多不少,细细剁碎的小葱让一碗阳春面,顿时有了灵气。

上海这么个大城市,对外地面也是兼容并包。


这家在长宁区湖州新市酥鸭大面,开了七年,只做肥嫩香酥的鸭肉面,比情人还靠谱。


湖州老板只选肥少瘦多的白鸭,小火慢笃笃炖上三四个小时,汤头清爽透彻,而鸭骨酥鸭肉烂。


苏州
一碗面中吃出四季之美

苏州人最会享受风物之美,连吃面也是看季节的。


春天的塘片面,初夏的三虾面、枫镇大面,秋天的蟹粉面,冬天的羊肉面;还有四季常青的焖肉虾仁面。


苏州人的精巧,在浇头的选择上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炒肉、卤鸭、爆鳝、蜜汁香菇、清炒虾仁、白灼腰花、白什盘、炒鳝糊……

上到澳洲龙虾鲍鱼,下到时鲜小菜,一碗面吃出一个苏州菜的小宇宙。

别看人家浇头多,苏州面起家扬名,靠的是汤头。
再爱赖床的苏州人,都会为了这锅凌晨六点就炖好的澄黄鸡汤,赶早吃个头汤面。

再来看面条,把传统的下水煮面,改为小火双面煎黄,浇上肉汁,成了小浣熊豪华版——“双面黄“。
也就只有会吃的苏州人,能想出这种花样。

桐乡

一锅一味,汤面一体


桐乡这座小城,可以算是面条中的武当山。路边小店,个个都是扫地僧级。

举个例子,你随便走进一家装修简单的路边小店,他们端出来的,可能是这么一碗面:用八两左右的三门青蟹,活杀现炒,浓郁酱汁裹满了每一根面条,豪华到一口就上头。

实际上,杭嘉湖遍地开花的阿能面,源头就是这里。

阿能面的主打,是连汤带菜面烧出来的小锅面,很有自己的一套哲学,提炼出来就是六字:“汤紧、味浓、料鲜”。

取时鲜食材,红烧或白烧,用绵软而不易砣的本地湿面,旺火收汁,面汤一体,一锅一味。


阿能师傅的徒弟后来独立门户,也发展出了大招:干挑吃法。

没有汤汁,仅靠炒锅中的些许油分,拌匀浇头与面,吃起来油润入味。

本地菜心新鲜腌出的榨菜,鲜脆嫩口,撒把芝麻来单作浇头,都是一绝。


桐乡的面,不止炒功出色,炖煮也是一绝。


这一碗乌镇的红烧羊肉面,用的是十个月大肥嫩湖羊,羊杂羊肉羊肠在多年老卤里细煮慢炖,香气勾魂。


杭州
全城9000家面馆,这里的面自带江湖气

杭州人吃面,乍看跟江浙附近的画风差距不大,都是浇头现炒,吃法上却有区别。
脾气火爆有个性的老板是标配

杭州的面,有两种:汤面跟拌川。

汤面都差不多,但拌川为杭州地区特有。它的形态介于炒面与拌面之间:比之炒面,它用油更少,炒制时间更短,比之拌面,它的浇头与面更加融合。

而且杭州面的配料丰盛,单独拎出来是一道菜的排场。
常见的是荷包蛋、韭芽儿(韭黄),别处都少见的,是这蹿出焦香、酥脆丰盈的猪油渣。

说到浇头,关键字是下水。
刚断生的猪肝、脆嫩嫩的腰花、润糯糯的大肠浇头,这座城市看上去有多阳春白雪,对下水就有多痴狂迷恋。


当然也有高级的吃法——虾爆鳝。
先杀一只鲜活的黄鳝,用素油煸炸后再猪油爆炒,现剥的河虾仁滑熟,与鳝片一起铺在面上,最后呲啦淋上一勺热麻油,才得了这么金碧辉煌的一碗虾鳝面。



而要是想吃素一点的,看黄白叠翠的片儿川:用临安的冬笋,萧山的雪菜,炖出一碗西湖边的温柔味道。

宁波

一家面馆,自带水族馆是标配


如果贪心地想在一餐里大吃海鲜,请奔向象山海鲜面馆!


点单时照例在水族箱边上遨游一番,各种海鲜都可以小分量加一点。面条选择有4种,其中的米面最特殊,紧致柔韧不易涨破,撑得起整碗豪华的浇头。


满到可以把头埋进食材里呼哧呼哧吸面,海味的鲜、蔬菜的鲜轮番上阵,舌头应接不暇。


南京
皮肚面,最日常的美味

都知道南京人爱吃鸭血粉丝汤,但说到主食上,最叫南京人欲罢不能的,是这碗皮肚面。


皮肚面的重点,自然是这香喷喷的脆皮肚。

厚度合适的猪皮煮透晾干,再用猪油炸到金黄,吸饱了汤汁之后,口感脆嫩爽滑,柔中带刚。


不少认真的面店老板,是要自己亲自炸猪皮的。厚度、大小、焦脆程度,都好自己掌握。


小锅里高汤炝炒着皮肚、猪肝、青菜十几种食材,大锅里烧水下面,如何让面条硬挺而食材老嫩得当,店主必须极具时间管理意识。


好吃的皮肚面,每一口浇头都是有层次的:新鲜的猪肝粉嫩,肉丝汆得嫩滑,皮肚紧致Q弹,香肠紧实耐嚼,木耳脆生生……


重庆
你吃的是面,还是吃佐料?

重庆人吃面,跟北方人很不一样。

他们不讲究面条,就买的机械压制碱面,反正小面行走江湖,靠的是这一门佐料绝技。

看看这一桌,简直就是中国调料之集大成:油辣子、花椒面、涪陵榨菜、花生、猪油、芝麻酱、豆瓣酱、韭菜、菜籽油、黄豆面……


重庆小面店那么多,摊贩要拼核心竞争力,全看这碗秘制油泼辣子。


要选晒干剪段的朝天椒、大红袍和二荆条,反复多次的铁锅干炒和关火炕,才能逼出来这无与伦比的香气。


豌豆也不是普通的豌豆,得是骨头汤里炖到软糯出泥的豌豆,杂酱是甜面酱炒香的五花肉泥。


重庆可不只是重庆小面,请别错过这碗红光灿烂,香辣过瘾的原汤红烧牛肉面!


将泡姜、泡海椒和花椒一同爆炒,加入豆瓣酱后炖牛腩,再加八角、桂皮和草果的神器香料袋,炖到牛肉香软入味,吃完满嘴都是牛油香。


台湾

这一碗牛肉面,漂洋过海,载满乡愁


其实台湾人,原本是不吃牛肉面的。

这牛肉面,本来是眷村老兵,用台湾本土的黄牛肉,葱蒜姜,加上豆瓣酱和客家酸菜,就地取材的思乡产物。


但历经几十年本土化后,谁想到它开枝散叶,成了传遍大江南北的台湾标志食物,甚至还分出了自己的两派风格:红烧与清炖。


与内陆红烧牛肉面的最大区别在于,四川郫县豆瓣酱以蚕豆做酱,味咸而辣,而台湾豆瓣酱则加入了黄豆,口味温和甘甜。


而清炖口味自成一派,底汤大多以花椒和胡椒为底,更讲究一些的食家,会用牛骨汤、羊肝汤、鸡汤炖至奶白,脂香浓厚。


长沙

在一碗米粉上,码着一个湘菜世界

长沙人有多爱“嗦粉“?春节也不能停。


长沙的粉,也的确好吃——粉有韧性,软糯如少女酥胸。


米粉是筋骨,汤头则是肉身。

长沙米粉一般用猪骨和鸡骨作底,不能太浓,要清澈有度,不能盖住了米香。


但长沙米粉的“码子”,才是一碗米粉的灵魂。


一切湘菜皆可码——白辣椒肉丝、豆豉辣酱蒸肉、干豆角蒸肉、雪里蕻、酸辣鸡胗……

最后要看剁椒和酸菜:腊八豆、剁椒、酸豆角,腌黄瓜……在会吃的食客手中,什么米粉搭配什么辣椒酸菜,也成了一门艺术。



云南建水
一套米线,也能吃出仪式感

在云南,吃米线是件有仪式感的事情。


走进一家米线店,只觉得气势非凡:一到两盆可以塞下整头猪的巨大汤锅,汤底是猪骨鸡骨一起炖了整夜。

细米线爽口利落,各式汤底都是百搭;卷粉软糯,满口米香;还有赤豆作米线自带一股赤豆香气。

在建水,米线不叫吃一碗,要叫“甩一套”。乌鱼火腿酥肉鸡肉豆皮菌菇香菜摆上一整桌,把仪式感做到极致。


最绝的是倒入本地特有的地椒后,你会闻到,直径半米的海碗上空,炸开了一朵近似薄荷香气的蘑菇云。

也有更火辣的肠旺米线、牛肉米线、汆肉米线……

潮汕
粿条,足有一百种做法

先说清楚,粿条跟河粉不一样——这是潮汕人的坚持。

河粉在大米之外,一般要加其它淀粉,做得匀薄微透有弹性。粿条的米浆比例高,韧性就没那么强,质地厚实又莹润。

卧进清汤里,再配几片烫到刚刚好的牛肉/猪肉,一把爽脆生菜,就是一碗滚热清鲜的粿条汤

汤底肉质都不错,很多本地人爱吃

炒粿条,经典搭配则是牛肉、芥兰和沙茶酱。干炒焦香有鑊气,湿炒则勾上浓稠芡汁,每一丝缝隙都被温柔填满。

湿炒粿条

还能把粿条做成这样的碳水 蛋白质炸弹:米汤打底,浸入粿角/粿条,贪心点一堆卤蛋卤肉卤肠,最后淋下一勺老卤,整碗粿汁都在发光。

用了口感软绵的粿条;长平路老姿娘粿汁也用粿条,卤水口味更重

传统潮州粿汁,会用烙过的粿角,咬起来很有质感;但汕头当地常用粿条,和米汤缠绵交融,也有别样韵味。

粿角爽滑有嚼劲,好吃!

混搭能力出奇高明的潮汕人,把米浆凝成细润香糯的菱形小块,油煎出焦脆边缘,再加鸡蛋、芥兰、番茄等热烈拌炒,就是炒糕粿


点睛之笔在于伴碟的白糖,一定要试试蘸着吃,甜咸交战,会激发出有趣的鲜!



福建泉州

面线糊,从天亮吃到“天亮”


温柔稠糊的一碗面线糊,是所有泉州人剪不断的乡愁。

小小的一碗面线,不是随便乱炖的。
大骨和海鲜高汤,再将面线稍捻碎煮开,加调好的地瓜粉浆不停搅拌,直到丝丝缕缕的面线像被微风吹开似的,软若无物,才算完成。

准备起来配料,更是多到让选择困难症头皮发麻,醋肉、大肠、卤蛋、虾仁、海蛎、蟹肉、鸭肠、鸭血......任加任选,标配是醋肉+大肠。



广州

吃一碗最娇俏金贵的云吞面


中国大部分的面条,往往卖相豪迈,云吞面则画风不同,像个娇俏貌美的名门小姐。


你看人家出身,就是金贵:汤底是由猪骨、大地鱼、虾子老火熬制。


薄得透光的云吞皮包了肥瘦三七开的猪肉馅,白嫩透明,简直舍不得下口。



标致的一碗云吞面,三样都得达标——喝一口汤,澈亮香鲜,吃一口面,筋道爽口,咬一口云吞,弹牙肉香。


北方人的碳水大法,一样出神入化:


兰州

看一碗牛肉面的修炼与升华


可别叫兰州拉面。柜头收钱的头巾阿姨一定会嗤之以鼻:“我们一直叫牛肉面的,外边叫兰州拉面的都不正宗。”

牛肉面看似朴素简单,无非汤、面、辣子、牛肉、葱末、萝卜几种食材,但兰州人却把它吃出了高度,吃出了广度。


单是面条粗细,就有十种:最细的毛细,半透明,甚至无需咀嚼。最粗的大宽,一碗就两根。


再看这碗汤底,大块牛肉、牛骨、土鸡,加上几十种香料,熬上4个小时。


各家牛肉面的辣子,都是独门秘方。用甘肃干谷的牛角椒和陕西的干线椒都不错,重香气,而非辣。

牛肉的部位也不少——瘦肉、胸叉、三道皮、板筋、五花趾各种部位,换着吃一周不重样。

切过的三道皮

牛肉面里那几块晶莹柔软的萝卜最是精彩,吸饱了牛肉汤的香气,又带着丝丝甘甜,解腻去膻。

汤萝卜

北京

吃炸酱面,也不能跌份儿


老北京儿最讲排场体面,吃炸酱面也不例外。

老舍先生《正红旗下》里写到炸酱面时,是这么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炸酱面也得讲究,不能栽面儿、跌份儿!


想吃通炸酱面,有两个要点:“小碗干炸”、“七碟八碗”。


小碗干炸,是指这酱:甜面酱加黄豆酱,小火宽油,慢慢熬出香气。

七碟八碗,是一大碗面,六碟菜码,一小碗酱加上一小碗腊八蒜,少了一样都不正宗。

吃法自然也不能乱了步骤:先放油,再放暗码(焯过的菜),再放酱,再放明码(未焯水的菜),拌匀,就上一口蒜,齐活儿。

武汉
早上吃一碗热干面,是全民运动
武汉的市井江湖气,跟热干面脱不了干系。
下面就是一门功夫,一把碱面滚水烫煮,长筷上下翻动防止面条打结,熟至七八分时捞起刚好。老板掸面时的腕力和耐力,很见功夫。


吃客也有自建的一套标准体系:哪家要卤水,何时放咪咪辣,腌菜是加开胃的酸豆角还是有酒香气提甜的脆萝卜丁,都是门道。


西安

一碗凉皮,从冬吃到夏

西安在碳水方面兼容并蓄,爱也爱吃凉皮。

陕西各地都爱吃凉皮,现在最流行的四大旦角:秦镇米皮、汉中热面皮、岐山擀面皮和麻酱酿皮。

陕西人对面皮的包容,对凉皮的灵魂要求严苛:


得是本地的线线辣子,文火焙炒,磨成辣椒面,加入碾碎的芝麻、核桃和适量盐,最后用滚油炸香。


温润如玉的白色凉皮,被清爽的绿黄瓜丝,明丽的黄豆芽和霸道的红辣椒点缀得活色生香。
新疆
炒一盘鸡,只为一碗面
新疆的面有多好吃?
吃大盘鸡的最高潮,不在吃肉,而在这嚼劲十足,沾满汤汁的皮带面。

新疆纬度高日夜温差大,这里小麦做的面特别有嚼劲。

还有外地常见的盖浇面,这里面和菜是会被分开装盘上桌的,地道的吃法是一桌人电上那么一桌菜,连猜带汤拌进面里,吃出十八般花样。



把面切成小小的颗粒,再加入蔬菜,羊肉炒香入味,就是口感更柔和的丁丁炒面。



甘肃天水

这里有最有想象力的碳水大法


想象力丰富的天水人有一套绝技,叫淀粉大法。

戳这里,看天水人如何把小麦弄出几十种花样:

好比这肉粉感十足的呱呱,其实是用荞麦淀粉做的。


新鲜荞麦用水浸泡出内质,石碾磨浆过滤出淀粉,再在锅中小火慢煮。呱呱醇香筋道,像一个厚实版布丁。

很多地方都会吃凉粉,但在天水,凉粉能当主食吃。荞麦凉粉厚重软绵,扁豆凉粉则爽滑细嫩:

顶部用漏勺捞;侧边用刀削


小孔漏勺在顶部轻轻一转,凉粉就变成一根根细条,叫“捞捞”;侧面用刀削成薄片,叫“削削”,名字直观随意,透着股西北直爽。

还有土豆淀粉做的然然,Q弹酸辣!

然然是用土豆淀粉做的,口感更Q更弹,调味偏酸辣

吃面也不一样,这叫扯面,三揉三醒,刷一层油再醒,韧性十足,两头一扯,扔到锅里稍煮片刻,面宽厚有嚼劲。

放到浓稠卤汁里,放点本地名贵野菜乌龙头,还带着点芥末香,就是天水人欲罢不能的一碗打卤面:

打卤面

还有发酵出的猎奇浆水面、手擀面、搓鱼面……点这里,发现天水人五花八门的淀粉大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