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084】肝梗死

 忘仔忘仔 2019-11-07

概述

      肝梗死指一个区域由于循环受阻导致局部缺血,最终发展为凝固坏死,最常见的原因为血栓或栓子

病因

    医源性:胆囊切除、肝胆手术、肝内化学栓塞、TIPS手术过程

    肝移植:肝动脉狭窄或栓塞

    钝器伤:肝动脉和门静脉撕裂

    高凝状态:镰状细胞或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血管炎:多动脉炎、狼疮

     感染:罕见的“气肿性肝炎”;继发脓毒症和休克

发病机制

      由于肝有肝动脉、门静脉和广泛的侧支循 环的双重血供,肝梗死很少发生; 

      大多数肝动脉阻塞的病例中都有门静脉血 栓形成,最后发展为肝慢性功能不全和肝 梗死

     在肝硬化中,梗死的再生结节是由缺血后 肝低灌注形成的

       在肝移植过程中,当侧支通路切断的时候, 肝动脉血栓在肝的同种异体受体里更容易 导致肝梗死

病理

     尸检:萎缩、坚硬、表面不规则

     局灶性多发坏死区域,边缘坍塌的实质组织纤 维化

     显微镜下特征:中央静脉充血,小叶中心坏死被出血的边缘 环绕;梗死结节有一个不定形的嗜酸性中心,代表坏 死残留的肝细胞;有泡沫胞质的细胞代表着坏死中心周围的巨噬细胞 ;最终被纤维血管组织取代

临床表现

    不对称,没有特异性:右上腹或后背疼, 发热

    大面积梗死:昏迷、腹水、黄疸、肾衰竭

    实验检查:白细胞增多,肝功能检验异常

     孕妇:与溶血性贫血相关,伴有肝酶升高和 血小板减低(HELLP),子痫前期、子痫 疾病人群分布

影像表现

      周围呈楔形、圆形或卵圆形低 密度区域伴有不均匀的强化

    部位:经常在周围,而且呈楔形;也可以居中,呈圆形

    大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CT表现

    平扫CT:平行于胆管走形的楔形、圆形或卵圆形或 不规则低密度区;急性期:边界不清的低密度病变;亚急性期:边界清晰的病变融合;在无菌或被感染的梗死灶内伴有或不伴有 积气;晚期后遗症可出现胆漏:囊变

    增强CT:病变可能呈地图样节段分布,边界连续;增强后病变在平扫上更显著(灌注缺损);与肝实质相比,病变区呈不均匀的斑片状 强化区;在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病变内部持续 呈低密度影;表示坏死组织出血,纤维组织区域在组 织学上不伴有或很少有血管的再生;在门静脉期肝实质周围的病变均匀强化,与存活的组织或有血管再生的纤维组织 在组织学上相一致

   MRI表现

   T1WI:范围小,边界较清,低信号;梗死区水肿:低信号

   T2WI:肝实质信号不均匀;梗死区水肿:高信号

   T1C+:实质不均匀增强,灌注缺损;坏死区:与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增强 的肝实质相比,呈明显低信号

鉴别诊断

1.局灶脂肪变性

    可能为地图状或楔形;病变内血管可见强化;在反向GRE MR上呈特征性的脂肪抑制信号

2.肝脓肿

      经常呈球形,常有分隔;中心有未增强的成分,壁及分隔强化

内容来源《中华临床医学影像学-消化分册》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