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Ztiger1980 2019-11-07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米开朗基罗作于1499年的 《圣母哀痛》(又名 “圣殇”, the Pieta   )被誉为最著名的宗教雕塑。雕像中圣母流露出失去儿子的悲痛,但并没有掩盖她庄严、永恒的美,表现了含蓄、动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憾力。米开朗基罗认为,圣母玛丽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能永远保持青春。对于圣母被刻画成为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面容塑造得似乎比她怀中抱的儿子耶稣还年轻。他的答复是“依我看,圣母是永不老的,因为她的贞洁无瑕使她永葆青春”。 对于雕像人物的神情,还有一种解读是,因为耶稣是为救赎人类而死,他死后的神态理应安祥。圣母当然也十分怜子,但一想到儿子是为救人而死,所以悲恸有节,伤而不乱。据说这座用工两年的雕塑展出后引起很大轰动,但当时许多人都不相信它是出自一位年仅24岁的年轻人之手。一怒之下,米开朗基罗在圣母胸前的衣带上刻下了“来自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基罗作品”。但事后他对这一行为深感懊悔,从此不在作品上署名。《圣母哀痛》也就成为唯一一件有署名的米开朗基罗作品。但1972年,一个匈牙利精神病人用铁锤击伤了圣母像的面容和左臂,天主教界为之震惊。专家们花了三年时间才将它修复,现在已置于防弹玻璃罩之内。后来的参观者也只能隔着栏杆和玻璃罩鉴赏这一杰出雕塑作品了。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一进大门不远处的两个小天使捧圣水盆的雕塑,从形象上看小天使只有一岁的样子,然而雕像的实际高度有2.5米。看到这天真可爱的小天使时,一种安慰、一种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艺术家把小天使和圣水放在一起,是因为那时的人们视水为上帝赐予人的圣洁之物,水是生命之源。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用几种不同的大理石雕刻而成。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大殿内的圣彼得铜像。

铜像头顶上的金属圈是圣人的标记,他举起的右手代表祝福,而左手则握有两把象征神权的钥匙。对于铜像的雕制者有贝尔尼尼和康比欧两种说法(康比欧是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和雕刻家)。有意思的是,传说摸着圣彼得铜像的右脚,就能得到圣人的祝福。所以,铜像前总是排着长队,信徒们虔诚地亲吻着或抚摩着圣人的右脚,使那只右脚越摸越小,已经看不出脚趾头了。以前去教堂时,还能摸摸,那时就听说那脚是用铸铁做的,已经换过好几只了。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铜像由Arnolfo di Cambio作于1300年(一说为公元5世纪遗物)。耶稣基督的首徒彼得闭目端坐,左手紧握两把天国大门钥匙,右手戟指向天,似在默祷谨守耶稣传承,誓将教会发扬光大。铜像背景看似织锦,实则为马赛克。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圣彼得的雕像就在“青铜华盖”旁边,再远处是“圣彼得宝座”。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教皇庇护8世跪于耶稣基督、圣彼得和圣保罗之前。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教皇庇护8世跪于耶稣基督、圣彼得和圣保罗之前。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教皇庇护8世(Pius VIII)的纪念碑与墓龛。

纪念碑由Pietro Tenerani建于1866年。碑上的庇护8世跪于耶稣基督、圣彼得和圣保罗之前。纪念碑下方为进入圣器珍宝馆的通道。庇护8世纪念碑与谎言祭坛南北相对而立。

教皇庇护81829-1830年在位)在法国占领意大利的1808年,曾因拒绝向拿破仑宣誓效忠而被下狱。他在位时,教廷与英国和德国新教徒的关系有所改善。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教皇庇护7世纪念碑   

纪念碑由Bertel Thorvaldsen建成于1831年。教皇坐像面带倦容,正为包括朋友和敌人在内的所有人祈祷,其左右天使分别代表历史和时间,其下两位女性分别代表坚毅和智慧。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教皇庇护7世纪念碑   

纪念碑由Bertel Thorvaldsen建成于1831年。教皇坐像面带倦容,正为包括朋友和敌人在内的所有人祈祷,其左右天使分别代表历史和时间,其下两位女性分别代表坚毅和智慧。

教皇Pius VII1800-1823年在位)曾被拿破仑监禁和放逐。形势反转后,他以德报怨,善待被放逐的拿破仑并帮助其母亲。

纪念碑下为进入唱经席的小门(现已不再使用)。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教皇英诺森11世纪念碑  

纪念碑由P. E. Monnot制作。教皇坐像呈布道状,其左右两边的女性分别代表忠诚和坚毅。

教皇Innocent XI1676-1689年在位)在上任后挽救了濒于破产的教廷财政,并对与土耳其作战的天主教国家作财政支持。

英诺森11世的遗体葬于圣塞巴斯蒂安经堂的祭坛之下。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忠诚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坚毅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教皇利奥11世纪念碑与墓龛

纪念碑由Alessandro Algardi作于1644年。利奥11世坐像呈祝圣祈福状,左右两位女性分别寄寓坚毅和慷慨(手撒金币,传说暗喻法王亨利4世曾花30万法郎助其当选),其下方基座的浮雕描绘时任教廷大使的利奥11世见证法王亨利4世发誓弃绝新教教义、以及签署西班牙法国和平条约的场景。

教皇利奥11世 Leo XI16054月在位)属于反对宗教改革的保守派。他在加冕仪式上因风寒而病倒不起,仅在位27天。

利奥11世纪念碑与英诺森11世纪念碑相对而立。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教皇格里高利13世纪念碑    

纪念碑Camillo Rusconi完成于1723年。教皇坐像呈祈祷状,其身下石棺的浮雕描绘他颁布格里高利历的场景。石棺两侧雕像分别寓意宗教和智慧。石棺之下正探爪向外的龙取自邦肯帕格尼家族(Boncompagni family,曾出过格里高利2世和13世两位教皇、以及另五位红衣主教)盾徽。

教皇Gregory XIII1572-1585年在位)学识渊博,曾为法学和神学教授。他反对宗教改革,竭力消除新教影响。他促进艺术和科学,创办大学和神学院。他于1582年颁布的格里高利历一直使用至今。由于从公元前45年凯撒时代延用到当时的儒略历(每400年有100个闰日)多算了10个闰年,格里高利历(每400年只有97个闰日)删除了10个闰日,即以改历那天的格里高利历1015日接续前一天的儒略历104日。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教皇格里高利16世纪念碑

纪念碑由Luigi Amici完成于1857年。教皇坐像戟指向天呈祈祷状,其座下石棺的浮雕描绘教皇的职责,左右两边的雕像分别寓意智慧和谨慎。纪念碑下方的门户通向圣体经堂。

教皇格里高利16世 Gregory XVI1831-1846年在位)早年以文才著称,其批判詹森主义的论文在欧洲各国多次再版发行。他是最后一位以教士身份被选上的教皇,因此在加冕日需先后举行晋升主教和就职教皇两道仪式。他在位期间,意大利独立运动持续发展,教会与世俗社会之间的鸿沟日渐扩大。为了抵御自由主义,教皇国陷于自闭状态,甚至拒绝引进铁路和煤气灯。这也为其身后的第一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及教会改革埋下伏笔。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亚历山大7世纪念碑

纪念碑是贝尔尼尼在八旬高龄(1678年)设计的代表作。教皇呈跪姿全神祷告,并不理会在柩衣下探头挥动沙漏警示时日无多的死神骨架。座下的四个雕像彰显教皇的美德。左侧怀抱儿童的是“慈爱(charity)”,右侧脚踩在地球上的英国之上的是“现实(truth,意指教皇对英国新教的徒劳压制)”,其后为“谨慎(prudence)”和“公正(justice)”。纪念碑之下为进出教堂的一道旁门。

教皇Alexander VII1655-1667年在位)是巴洛克大师贝尼尼的恩主,圣彼得广场和圣彼得大教堂内的彼得宝座等都是亚历山大7世授权贝尼尼设计建造的。其灵柩位于教堂的西南角的一个门楼之上。

亚历山大7世纪念碑与圣心祭坛南北相对而立。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教皇利奥7世纪念碑   

纪念碑由Giuseppe de Fabris建于1836年。教皇的立像取自他在25年一度的圣年大典时对全世界的祝福(Urbi et Orbi

教皇利奥7世 Leo XII1823-1829年在位)曾因健康原因而婉拒被推选为教皇,他对红衣主教们说,你们在选择一个将死之人(You are electing a dead man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教皇英诺森12世纪念碑  

纪念碑由Filippo della Valle建成于1746年。教皇坐像头戴三重冠,右手前伸,正向教众赐福。在雕像之下的墓龛旁,据称在教堂内的众多雕像中堪称典范的左侧雕像怀抱儿童,寓意慈爱;右侧雕像握剑持天平,寓意公正。

教皇英诺森12世 Innocent XII1691-1700年在位)关爱穷人,他曾建立贫民医院,并曾开放一个宫殿收容残疾人,他还宣称需要帮助者为其子侄。在施政方面,他改革教皇国的经济和司法,曾发布诏令禁绝裙带关系。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教皇英诺森12世 Innocent XII1691-1700年在位)。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圣庇护10世纪念碑  

Di Fausto设计的纪念碑完成于1923年。由Pietro Astorri雕刻的圣庇护10世像双手向天,为信众祈福。

保守派教宗St. Pius X1903-1914年在位)批评对信仰的现代主义解说,反对外部强权对教会权利的干扰。他于1954年被奉为圣人。

庇护10世在其遗嘱中说道,“我出身贫穷,一生艰苦,也希望死时节俭。(I was born poor, I have lived poor, and I wish to die poor.)”他拒绝接受将遗体去除内脏并作防腐处理后保存的安葬形式,但其继任者并未遵从遗愿。他覆盖着银面具的遗体,被安葬在Presentation经堂的祭坛之下。

圣庇护10世纪念碑与英诺森8世纪念碑及墓龛相对而立。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圣朗基努斯像  

St. Longinus像由贝尔尼尼作于1635年。

朗基努斯原为罗马帝国百夫长,在耶稣受难时曾用长矛刺穿耶稣胸侧。因其半盲的眼睛在沾染耶稣伤口溅出的血水后即刻复明,使他感受到神的力量,从而受洗成为虔诚的基督徒。雕塑反映了他的懊悔表情。


 

在支撑教堂穹顶的四大立柱之下各有一个壁龛,分别安置圣安德鲁、圣维罗妮卡、圣海伦娜和圣朗基努斯等四座10米高的雕像。壁龛上方的露台分别为以四位圣人为名的经堂,其祭坛壁雕分别对应四位圣人的标志性器物——X形十字架、圣容面纱、耶稣受难十字架和圣矛。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圣海伦娜像

St. Helena雕像由Andrea Bolgi作于1635年。

海伦纳是君士坦丁大帝之母,她改变信仰皈依天主教后,曾为教会捐建多所教堂,并在赴耶路撒冷朝圣时找回耶稣受难十字架,因此被天主教和东正教奉为圣人。

大堂西侧(圣维罗妮卡和圣海伦娜一侧)立柱上方的金底黑字意为“照遍全球的唯一信仰由此产生”。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圣安德鲁 St. Andrew  雕像 

Francois Duquesnoy作于1635年。

安德鲁是圣彼得之弟、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他在赴希腊传教时被捕,因自认不够资格仿效耶稣和彼得,故而要求用X型十字架殉教。

 

大堂东侧(圣朗基努斯和圣安德鲁一侧) 立柱上方的金底黑字意为“全体教士的统一组织在此诞生”。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圣维罗妮卡 St. Veronica 雕像

雕像由Francesco Mochi作于1639年。

耶稣背负十字架赴难路上,遇到了维罗妮卡,她曾让耶稣用她的纱巾擦汗,结果使圣容印在纱巾上,得以留存于世。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相传耶稣身背十字架登赴加尔瓦略山时,途中维洛尼卡曾用面纱为耶稣擦拭血汗交加的面容,而耶稣的圣容就永远印在她的面纱上(从雕像的面纱上看,真隐约有一个人的面容)。据说此面纱至今保存在石像上的小房内,每年圣周五向游客展示一次。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玛利亚纪念碑  

玛利亚克莱蒙蒂娜索比斯基(Maria Clementina Sobieski )纪念碑与其夫其子的斯图亚特王室纪念碑相对而立。纪念碑由Pietro Bracc作于1742年。纪念碑之下的门户为穹顶和楼顶平台下楼台阶的出口。

玛利亚为波兰国王的侄女、英格兰王位觊觎者詹姆斯3世的妻子。詹姆斯3世因坚持天主教信仰而被英国的新教政权放逐,只有教廷和一些天主教国家承认其继承权,他的多次复辟活动均遭失败。妻子因病早逝于罗马,他本人也长年客居并老死于罗马。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青铜华盖上的大天使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青铜华盖上的小天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