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过后养护阳气,常按这三个穴位跟“瑟瑟发抖”说拜拜

 醉牛988 2019-11-08

11月8日,太阳位于黄经225° ,立冬。

《逸周书·时训》所言:“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至此,告别了“燥”动的深秋,冬季迈着让人冰冷的脚步,缓缓向你走来。

你发现,虽然正午依旧艳阳高照,然早晚却已有丝丝寒意。空调关了、风扇关了、冰饮弃了、长衣长裤乖乖穿起,换上保温杯温水泡枸杞,对着杯口吹口气,抿一口,瞬间温暖全身。

保暖,是入冬后众生的共识。人体哪些地方要保暖,你又知多少?

立冬过后养护阳气,常按这三个穴位跟“瑟瑟发抖”说拜拜

保护人体第二心脏

头、肩颈、背部、口鼻、前胸、腰腹、腿部这几个部位最容易被寒邪入侵,特别是头和脚最容易受寒,而脚却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部位。

很多人天天使唤自己的脚,却很少想过要给它保养保养,相信不少女性朋友想起要犒劳它的时候,是带着它去做了个美美的足部美甲。

殊不知,脚素有“人体第二心脏”的美称,不仅因为它同人体的心脏一样,对血液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动力作用,而且还因为双足上聚集了人体大量的穴位。

在双足上,共集中了人体约10%的穴位,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在双足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而且,足三阴经的起于此,足三阳经的终于此,这6条经脉之根都分别在脚6个穴位,双脚穴位达66个。

立冬过后养护阳气,常按这三个穴位跟“瑟瑟发抖”说拜拜

立冬过后养护阳气,常按这三个穴位跟“瑟瑟发抖”说拜拜

俗语云:“脚部受寒,病从脚生”。冷的是脚,病的是五脏六腑。更直观地说,脚部受寒,不仅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且会影响心血管和内脏,增加高血压、中风的几率。因此,护脚等于护健康。

入冬后,除了穿戴鞋袜来保暖,还可以通过加强脚部运动如健走、上下楼梯、泡脚、足底按摩等来避免足部受凉。


三个穴位,温暖入冬

立冬过后养护阳气,常按这三个穴位跟“瑟瑟发抖”说拜拜

入冬伊始,手脚冰凉。就算穿上厚厚的衣物,还是救不了自己的“寒冰掌”和“冰棍腿”。在此,强势安利三个黄金穴位,经常揉按,能活血通经络、驱寒养生,让全身都暖暖的。

气海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气海穴又名脖胦,素有“气海一穴暖全身”的说法。

立冬过后养护阳气,常按这三个穴位跟“瑟瑟发抖”说拜拜

采用仰卧的姿势取穴。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气海穴处在人体的中央地带,是生气之源。是感受人体阳气最为敏感的部位,所以当阳气不足、生气匮乏时容易导致身体受“寒邪”侵袭。

日常保健时,可用右手手掌心,先贴在气海穴上,顺时针方向按摩,当掌心发热时最佳。

百会穴

《针灸甲乙经》记载: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联系脑部。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

立冬过后养护阳气,常按这三个穴位跟“瑟瑟发抖”说拜拜

采取坐位取穴。

百脉之穴,贯达全身。是身体诸阳之会,百脉之宗,按摩这个穴位能提升阳气,减轻低血压的症状,改善睡眠,对于调节机体保暖全身非常有帮助。

日常保健有三种手法:

(1)用手掌心按摩顺时针方向按摩50圈,按摩三次,每日2-3次。

(2)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

(3)用中指或食指附于百会穴上,先由轻渐重地按3-5下,然后再向左、向右各旋转揉动30-50次。

(4)每天早晚轻轻梳头,选用牛角梳或者天然材质制作的梳子由慢到快约莫100次。

提醒: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以及空腹饥饿时一般不要按压此穴。

涌泉穴

《黄帝内经》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穴是肾经首穴,是全身俞穴的最下部。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立冬过后养护阳气,常按这三个穴位跟“瑟瑟发抖”说拜拜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该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日常保健有两种方法:

1、可以是泡脚的时候揉按、摩擦涌泉穴。

2、睡前拍打它。坐在床上,双脚自然分开,用手轻缓地按摩、拍打涌泉穴直到脚底发热。

按摩涌泉穴能温通经脉、温补肾阳,对于足寒症有非常好的疗效。特别适合怕冷、脚心冰凉的人群保健使用。如果按压涌泉穴时候凹陷不起,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艾灸涌泉穴。

三个穴位,“简单粗暴”,你都学会了吗?

以上三个穴位,除了日常的保健方法,还可搭配其他穴位采用针灸、艾灸、拔罐的理疗方式来达到治疗疾病和强生健体的作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操作)。

医生

立冬过后养护阳气,常按这三个穴位跟“瑟瑟发抖”说拜拜

何秀平

主治医师

简介

毕业于中山大学,从事康复工作十余年,对中医传统针灸、推拿有较高造诣。熟练应用针灸推拿、正骨手法、小针刀、套管针、刃针、埋线和中药调理等各种传统疗法。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诊治失眠、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运动、创伤、劳损疾患有独到的疗效。

擅长

对失眠、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膝关节炎、足跟痛、痛风、面瘫、埋线减肥、中风后遗症及各种运动创伤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