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中国古代的这五种基本颜色,是怎么来的吗?

 传统文化管窥 2019-11-09

色彩之于我们的意义,通常有两个层面:其一是个人层面,主要表现在个人对于某种色彩的喜好;其二是社会层面,表现为社会群体对某些色彩的象征意义,具有共同的观念。

中国古人对色彩的重视,要远远大于现代人。从社会层面来看,我国古代长期以来形成了以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为“正色”的色彩体系。这五种正色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五种“底色”。它们源自中国传统的五行观念

“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一套复杂的系统。比如五行与五方相配:东方属木,南方属火,中央属土,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五行与五季相配:木主春,火主夏,土主季夏,金主秋,水主冬(季夏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还有五行与五色相配:木色青,火色赤,土色黄,金色白,水色黑;等等。

这套系统对我国古代很多方面影响都非常大,上至皇权统治——由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根据“五行”理论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自秦朝开始被正式采用为王朝更替的理论依据。按照该说,黄帝朝为土德,尚黄;夏朝为木德,尚青;商朝为金德,尚白;周朝为火德,尚赤,这是按照五行相克的顺序,秦代周,水克火,故秦始皇以水德自居,以黑色为正色,朝服、旌旗等以及礼仪大典中,一律都采用黑色。

下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夏天万物生长茂盛,红红火火,兴旺发达,夏属火,色赤,故民间以红色为喜庆的吉服;秋天和冬天是万物从衰老到死亡的季节,秋属金,色白,冬属水,色黑,故民间的丧服从白从黑;而春天的绿色(春属木,色青)被视为生命的象征,其意义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土在五行中居于中央,最尊贵,故土之黄色常被用作皇帝的专用服色

“五色”体系来源于“五行”。不过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是这五种颜色,并与五行相配呢?

一种解释认为,这是古人通过感性观察,从五方五季的对应关系推导出来的:春木东方,春天万木争荣,一片新绿,故木的颜色为青;夏火南方,夏天、南方天气炎热,骄阳艳艳,故火的颜色为赤;秋金西方,西方太阳西沉,秋天阴气始生,万类霜天,故金的颜色为白;冬水北方,寒气从北方而来,冰雪皆可还原为水,而水严峻深刻,故水的颜色为黑;中央厚土,土的颜色为黄

另一种解释则认为,五方五色可能是参照中国大陆的土壤分布而来。万国鼎先生在《中国古代对于土壤种类及其分布的知识》一文中指出:“古代都城所在地的陕西与河南是黄土区域南方有红壤北方有黑色灰化土,都很明星,西方有盐渍土,干燥时土面现白色,西北大面积的沙丘、灰钙土、漠钙土等颜色也较浅,东方则湿润时土呈青灰色,也还勉强说得通。也许古代创建五色方位的时候,是参照实际土色分布的。”

正是由于一方土代表一方的疆域,所以在我国古代,“五色土”又成了天下的象征,古代帝王会在代表江山社稷的社稷坛中堆放五色土,五色土由各地进贡而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对于中国传统的这五种“正色”,似乎已不那么明了其意义,也不那么重视了;除了个别颜色的某些意义还保留了下来,比如中国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