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液系统(一)贫血

 我爱你文摘 2019-11-09


考点一 贫血概述

1.概念

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可诊断为贫血。

2.分类

(1)根据细胞学形态分类

每日一学 | 临床——血液系统(一)贫血

(2)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分类①轻度:120~90g/L;②中度:90~60g/L;③重度:60~30g/L;④极重度:<30g/L。

考点二 缺铁性贫血

1.临床表现

(1)缺铁原发病及贫血表现 常见症状为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等;面色苍白、心率增快。

(2)组织缺铁特异表现

1)黏膜损害 常见有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可有咽下困难或咽下时梗阻感(Plummer-Vinson综合征)。

2)组织营养缺乏表现 如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反甲(匙状指)。

3)精神行为异常 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

4)缺铁引起的贫血性心脏病易发生左心衰。

2.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形态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是缺铁性贫血首选检查。

(2)骨髓象和骨髓铁染色缺铁性贫血时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减少,是缺铁性贫血最可靠的诊断依据。

(3)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降低(<500μg/L),总铁结合力升高(>360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可作为缺铁诊断指标之一。

(4)血清铁蛋白 是体内储备铁的指标,低于12μg/L可作为缺铁的依据,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早期的、最敏感的实验室依据。

(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当幼红细胞合成血红素所需铁供给不足时,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值升高,一般>600μg/L。

3.治疗

原则是根除病因,补足贮存铁。

(1)病因治疗 应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

(2)补铁治疗

1)首选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亚铁、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

2)注射铁剂 右旋糖酐铁深部肌肉注射。

考点三 巨幼细胞贫血(助理不考)

1.病因

巨幼细胞贫血是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2.临床表现

(1)血液学表现 除有贫血表现外,约20%的病人同时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2)非血液学表现

1)消化道症状 尤其是食欲缺乏明显,口炎包括口角炎、舌炎,舌面光滑称“镜面舌”或“牛肉舌”

2)神经、精神症状主要由于周围神经、脊髓后侧束联合变性或脑神经受损,表现手足对称性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及锥体束征阳性。

3)眼睑水肿,下肢呈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出现腹腔浆膜腔积液,需与相关性疾病鉴别。

4)常伴有铁缺乏的表现。

3.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血红蛋白降低,呈大细胞正色素型。MCV增大,MCH正常或升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呈多分叶现象,可见巨大血小板。

(2)骨髓象 有核细胞增生。以红细胞系增生为主,出现巨幼样变,“老浆幼核”现象。有时可见双核以至多核巨幼红细胞。

(3)胃酸缺乏 胃泌素刺激仍无游离盐酸分泌。

(4)叶酸、维生素B12测定 减低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指标。

4.治疗

除治疗原发病或停用可疑药物外,应补充叶酸,直至血象完全恢复正常。由叶酸拮抗剂引起者,可用四氢叶酸钙治疗。如伴有维生素B12缺乏者,单用叶酸治疗可加重神经系统并发症,需加用维生素B12。维生素B12适用于维生素B12缺乏者,直至血象恢复正常。

考点四 再生障碍性贫血

1.临床表现 主要为贫血所致,如头晕、乏力及心悸等。血小板显著减少时则有出血。按起病缓急和病情轻重分为急性(又称重型再障Ⅰ型)和慢性两型,慢性再障后期病情恶化加重称重型再障Ⅱ型。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三系细胞减少程度不一定平行。重型再障血象具备下述三项中两项:①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②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③血小板计数<20×109/L。

(2)骨髓象重症再障多部位增生极度低下,造血细胞极度减少。慢性再障增生程度不一,多数减低,但非造血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状细胞)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

3.诊断 包括血象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体检一般无脾大。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4.治疗 常用的是:丙酸睾酮、司坦唑醇(康力龙)、达那唑、十一酸睾酮(安雄)等。雄激素起效往往在服药2~3个月后,疗程至少6个月以上,宜长期维持治疗。

考点五 溶血性贫血(助理不考)

1.临床表现

(1)急性溶血性贫血为血管内溶血,起病急骤,如异型输血,可有严重的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随后高热、面色苍白和血红蛋白尿、黄疸。

(2)慢性溶血性贫血以血管外溶血多见,有贫血,黄疸,肝脾肿大这三大特征。

每日一学 | 临床——血液系统(一)贫血

2.实验室检查

(1)提示红细胞大量破坏的实验室检查 除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外,①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尿胆原和粪胆原排出量增多,提示血管外溶血;②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等提示血管内溶血。

(2)提示红细胞寿命缩短的检查红细胞寿命缩短是溶血最直接证据。

(3)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检查 网织红细胞增多、外周血中出现幼红细胞、骨髓幼红细胞增生及周围血中大红细胞增多等。

(4)确定溶血性贫血病因的实验室检查①如有肯定的化学、物理因素的接触史或明确的感染史;②抗人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依据;③周围血片发现有特殊红细胞畸形者;④患者无红细胞畸形而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可进行血红蛋白电泳以除外血红蛋白病,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以除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⑤有血红蛋白尿者要做酸溶血试验(Ham试验)及用流式细胞仪检查血细胞膜上的CD55和CD59等,以排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3.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祛除病因。如停用药物、食物(蚕豆)等。

(2)支持治疗 输注悬浮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以缓解贫血症状。治疗急性溶血时的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3)药物治疗 如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4)脾切除治疗 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会有满意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