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茶香飘万里 2019-11-09

今天我们接着来聊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梁思成曾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立面结构做过这样的总结:“中国的建筑在立体布局上明显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一)台基,(二)墙柱构架,(三)屋顶。任何地方,建于任何年代,属于何种作用,规模无论细小或雄伟,莫不全具此三部...”

北宁喻皓在《木经》上也提出过“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这就是中国古建筑的“三分说”

古代建筑上这三个部分,最早从敦煌壁画上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来。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在西方的古典建筑中,“屋身”作为建筑立面的视觉核心,在整个建筑的装饰系统里是非常重要的。建筑的屋身(墙体、柱子)上,往往会进行大量的雕刻和绘画装饰。

而中国的古代建筑,最重要的视觉焦点往往是在屋顶,最华丽的部分也是屋顶。同时中国古建筑的屋身外面,往往有一圈“副阶周匝”,也就是在屋身外面还有一圈围廊,屋身和墙体会隐没在这一圈围廊里,也就是脱离了视觉焦点而“虚化”了。(《华夏意匠》语)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而在"虚化"了的墙身部分,起到装饰性作用的,除了柱子和画满彩画的阑额,还有一种建筑构件,既承担起重要的结构作用,又具体极强的装饰作用。

那就是“雀替”。

雀替的起源

虽然雀替这种构件成熟的较晚,但它的雏形可以上溯到北魏。最初只是建筑转角结构上的一块不起眼的“替木”。

在宋代《营造法式》中,雀替还没有成为重要的构件,只是说到“阑额”时提到了它:“檐额下绰幕枋,广减檐额三分之一,出柱,长至补间,相对作㭼头或三瓣头”。这说明至少到宋代,这种构件还只是一种托起阑额的横木,没有什么装饰作用,也不被人重视。

这里提到的“绰幕枋”,就是雀替的前身。“绰”字,到了清代就被传为“雀”字,“替”就是“替木”的意思。也就是在明代之后,“雀替”这种后来大放异彩的构件,才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自从斗拱脱离了柱头单飞之后,中国建筑的檐柱部分急需一种能替代柱头的装饰部件。没有了“柱头”部分的柱子,像摘去了帽子一般,仿佛感受到了吹向头顶的一丝凉意。

在建筑发展的早期,斗拱似乎并不急于放飞自我,因而还是比较保守地只用于“柱头铺作”,也就是只在柱头部分施加斗拱。

唐代建筑上,两柱之间并没有斗拱,而是用一种“人字拱”支撑;宋代也只是用了一朵斗拱。也就是斗拱仍然作为一种柱头装饰,似乎是给了柱子一些面子。

不过到了清代,斗拱大概觉得世界很大也想去看看,因而在柱间越放越密,竟形成了一条“檐口线”,完全不顾及柱头的位置。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自从斗拱脱离开柱头独立发展之后,柱头上支撑阑额的那块不被人注意的拱形横木,悄悄起了变化。在横向的梁和竖向的柱组成的夹角中,这块横木的作用越来越大。

有了这块横木,一是可以防止梁与柱相交而成的的方形框的变形,二是可以加强水平构件产生的剪力。柱子两旁像一对翅膀一样伸出的雀替,天生有一幅当网红的好底子,以结构上的需要,使自己成为继斗拱之后,替代柱头的又一个明星构件。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雀替的类别

在日益繁琐的明清建筑装饰部分,不得不说雀替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成就。

由于斗拱大多数情况下是藏于檐下,不易分辨,而雀替却是大大方方的露于柱子两边,很好的解决了柱头部分的装饰问题。在注重装饰的明清建筑上,雀替的形状也由早期的简单的横木,发展出了越来越多的曲形的变体,使柱间形成的框格形状变得柔和,增加了建筑上的空间层次。

自从雀替参与了建筑上的进化与发展,就开始了由简到繁的不断演变,甚至超过了斗拱的演变程度。

最终雀替发展成了七大类,即: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牙子。再加上由花牙子演变而来的用于室内装饰的“罩”,这个繁复庞大的雀替家族,简直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上的装饰半边天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常见的清代建筑上的雀替,就叫“雀替”“大雀替”是用大块整木制成,直接坐到柱头之上。“小雀替”体型较小,主要用于室内。“通雀替”是柱子两侧的雀替为一个整体,穿过柱身而形成。“骑马雀替”在距离较近的梁柱间使用,也就是因距离过近,相邻的两个雀替想连接了起来。“龙门雀替”专用于牌楼上,造型格外华丽,并附有云墩、梓框、三福云等独有的造型。“花牙子”又称挂落,纯粹起装饰作用,常被用于园林建筑的梁枋下。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讲到这里要提一下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在柱头部分的不同演变。

西方古典建筑的柱式形式多变,多利克、爱奥尼、科林斯、塔斯干等柱式都有自己独特的柱头样式,但发展到最后,柱头部分并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而中国建筑的柱头,经过演变,发展出了“斗拱”“雀替”这两种独立的构件。早期的雀替仍然带有柱头,雀替也是比较狭长的形状。直到柱头消失后,形状才更加宽厚。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在雀替的七种类型中,有一种类型,可以明显看出来它与“柱头”的传承关系,那就是“大雀替”

这种“大雀替”,并不只是因为体积大而命名,当然,它也是够大的,更重要的是,它并不像其它种类的雀替那样插在柱子两边,像两个翅膀。它是用一整块木头制成,直接坐在柱子顶端,承载梁枋的重量,其实更像一种往横向发展的柱头

由于“大雀替”需要比较大的承重力,因而尺寸也比一般雀替要大。清代规定,官式建筑的雀替长度为房间面阔的1/4,而大雀替的总长度,甚至可以达到面阔的1/2。这种“大雀替”,更多的是用在清代喇嘛庙的大殿上。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在雀替的大家族里,还有一种专门用在牌坊上的雀替,叫作“龙门雀替”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雀替形式,特殊在哪呢,主要是在它上面,加了很多装饰性的附属构件,比如“云墩”、“梓框”、“麻叶头”、“三福云”等等。

加一些装饰构件本来也没什么稀奇,毕竟雀替本来就是个装饰大户,但有一个构件的出现,让这种“龙门雀替”变得与众不同,是什么构件呢?

这个构件叫“三福云”“麻叶头”。为什么说它不一样呢,我们看雀替都是横向和竖向发展的,唯独这个三福云,是向里插到龙门雀替里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在X轴和Y轴的基础上,又加入了Z轴。这让雀替在空间上一下子从二维变成了三维,增加了纵向的欣赏角度。

下图里竖向插进雀替里的就是“三福云”。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雀替”这种构件,最早起源于北魏,却一直到明清才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建筑上重要的装饰部分。当然,中国建筑上,只有装饰作用没用实际意义的构件并不多见,即便是屋檐上的脊兽这么强的装饰意义,也是有实际作用的(脊兽实际上就是瓦钉帽演变而成的)。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而雀替里的一种“花牙子”,或叫“挂落”,则基本是只有装饰意义而没有实际功能的。

花牙子比普通的雀替要纤细、精致很多,由细小的棂条拼成图案,或雕饰卷草等纹样,还有很多做出镂空纹饰,悬挂在梁枋之下,一般上面还装有一种叫“倒挂楣子”的构件。这两种构件都是主要起装饰作用的,并不具有什么结构上的意义。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驼峰

我们一直在说雀替,其实还有其他的类似雀替的构件,比如“驼峰”

我们可以把“驼峰”看做是把“大雀替”反过来,放在了柱子的上面,也就是和“大雀替”的位置垂直镜像了一下。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驼峰”的作用是支撑梁架上边的短柱(瓜柱)的,一开始如雀替一样,是由柱两边的两块小木头(角背)发展而来,后来就形成了一整块结构。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清代将瓜柱和驼峰合起来称为“柁墩”雀替、斗拱、驼峰合起来又叫作“隔架科”。你看,我们说了半天的这三种极具装饰感的构件,最终用这种形式统一了起来,成为了一个整体。

结语


总结一下,除去装饰作用,雀替的结构作用,是为了加强水平构件产生的剪力,增强同一净跨所承受的重量,从而起到防止梁与柱形成的方形框格变形的作用。

简单点儿来说,就是为了加强柱子之间的梁的承载力

柱之间加上雀替这种联结物(包括牛腿、驼峰、角背等具有同样作用的构件),最大作用是可以“减短净跨”,也就是相当于减少柱与柱之间的距离,加强建筑的稳固性。可以说这也是中国建筑上很多构件的作用和职能,包括斗拱。

不过在建筑发展的后期,装饰作用几乎已经成了雀替这类构件存在的全部意义。

论中国建筑中雀替的演变

虽然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和性质,但总体来说都是为了“转角加固”这个一致的目标而存在。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只有装饰功能无结构功能的变体,但总体来说还是起到了很大的结构上的作用,形式上也是在结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小樘以前学习现代建筑史时,看到过芝加哥学派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斯·沙里文的一句名言:“形式追随功能”,我想,这句话也是很准确的描述了中国建筑在成百上千年发展中形成的“结构为大”的理念吧。

今天就到这吧,我们下次再聊。

参考文献:《华夏意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