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你学会“一目十行”的本领,“瞬时记忆”助你成为最强大脑

 好好生活图书 2019-11-11

记忆从保持时间上,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忆的目的是实现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来自于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又开始于瞬时记忆。所以,我以为,让记忆保持更久更牢固,不仅仅要选择合适的记忆法,还要让瞬时记忆顺利转化为短时记忆。本文中我将结合整体感知训练,谈谈我理解的几个影响瞬时记忆效果的因素。

瞬时记忆亦称“感觉记忆”,记忆系统的一种,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短暂记忆。通常是指1秒钟左右的时间,即刚刚感觉到所注意的信息时间(有人把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时间极短,大量的、被注意到的信息很容易消失,能够记住的东西才进入短时记忆。

瞬时记忆的作用

“最强大脑”中“一目十行”的神人现象、一本《论语》、甚至是厚厚的《红楼梦》,为什么有人能一目十行,不到几分钟,就可讲出书中的内容,连具体的数字也能复述出来?实际上,这就是瞬时记忆,瞬时记忆是一种重要的短时程记忆,它负责将“正在经历”的信息进行短暂的储存和运用。

我们为什么需要瞬时记忆?你现在可能正坐在靠椅上,眼睛不自觉地扫描着每一行字。你知道我在向你讲些什么,同时你也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周围的动静。你听得见翻书的声音,你感觉得到靠椅的舒适,所有这些感觉在你看书时都是存在的,只是你在书上投入太多的注意而几乎没有意识到它们。但是如果有人突然推门近来,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抬起头,或者你已经从脚步声中听出来者是何人,为何事而来,总之你是停下手中的书了。这说明你确实随时都意识到周围的变化的,瞬时记忆的作用就在于它暂时保持了你接受到的所有器官刺激以供你选择。

速读训练本身的要求是“感知”,整体感知也是对瞬时记忆的一种锻炼,但如果真的能记忆正确,也是在瞬时记忆上有所得的证明。

影响瞬时记忆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1.数量

让你学会“一目十行”的本领,“瞬时记忆”助你成为最强大脑

如同记忆的“魔力之7”一样,对于内在没有意义联系的记忆内容,超过7个就会增加瞬时记忆的难度。

2.排列组合方式

数量对瞬时记忆的影响很重要,但记忆内容本身的排列组合方式也很重要:

1)内容占用范围的大小,范围越大,记忆的难度越大。

让你学会“一目十行”的本领,“瞬时记忆”助你成为最强大脑

这有点形近于视福。一个视幅之内的内容,可以在瞬时被眼睛和大脑接收;反之,看不全内容,就需要多次移动视线。

2)排列的有序与否。

让你学会“一目十行”的本领,“瞬时记忆”助你成为最强大脑

整齐有序的记忆内容,大脑容易识别和处理;杂乱的内容会增加大脑的工作,影响瞬时记忆的速度。

3.色彩

整体感知里有图形感知、数字感知和文字感知。其中,图形感知(以上三组图为图形感知例子)里的图形是彩色的,与单一颜色——黑色的数字感知和文字感知相比,前者对眼睛和大脑的刺激更强烈,印象更深刻。

4.对比

即查找异同,抓关键点,减轻工作量

同类的内容,不易辨异,却易于归纳;不同类的内容,虽然记忆数量多,但经纬分明,在种类不过多的情况下,反而因为与众不同,更易引起眼睛和大脑的注意。

让你学会“一目十行”的本领,“瞬时记忆”助你成为最强大脑

如图形感知里,有单一图形,也有多图形,一般情况下,单一图形超过8个,我就难以保证正确率了,但是当这8个图形是多图形组成,且为a个圆,a个方,b个三角时,因为圆和方的数量相同,所以只要记住三角和圆方其中之一的个数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的多数量感知正确率比单一图形的感知正确率还会更高。

整体感知对于记忆内容的呈现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转变:

①瞬时记忆呈现的记忆内容越少越好,减轻眼睛和大脑的压力。如果内容本身较多,可以把内容划分为多个部分,再在每个部分理出关键词和层次,尽量少而精。

②内容的呈现范围最好保持在眼睛的视幅之内,一眼可以看到全部的内容;超出视幅,就无法在瞬间看清全部,更无从谈记忆;

③如果第一手的记忆内容杂乱无章,尽量把它整理成有条理、有结构的方式,如表格、结构图等,轻重点一目了然;

④多使用图形(直观)、色彩(加强眼睛和大脑刺激)等右脑思维元素加深瞬时印象,帮助瞬时记忆;

⑤抓关键特性,如关键性的差别、异同,使核心记忆点清晰,同时以分类归纳降低记忆的工作量,提高瞬时记忆的效率

总之,虽然整体感知在速读训练下,且不影响速读升级与否,它不仅是对速读,更是对记忆的考察,既引导我们重视视幅扩展,更启发我们不断从一次次训练得失中思考怎样把瞬时记忆做得更好,是一项看似是速读“预热”,却对速读和记忆训练都帮助良多的训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