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川贝母(第124种)

 茂林之家 2019-11-11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川贝母(第124天)

植被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川贝母(第124天)

药用

中药速记

定位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鳞茎。

别名

虻、黄虻、莔、贝母、勤母、药实

产地

暗紫贝母:分布于四川、青海。甘肃贝母: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棱砂贝母: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粗皮,晒干,生用。

性状鉴别

暗紫贝母、卷叶贝母、甘肃贝母的鳞茎,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棱砂贝母习称“炉贝”。

松贝

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杯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厚须根。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青贝

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炉贝

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性能特点

本品性寒味微苦,能清泄肺热化痰,又味甘质润能润肺止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甘。归肺经、心经。

功效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病症

虚劳咳嗽,肺热燥咳,瘰疬,乳痈,肺痈。

药理作用

贝母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均有镇咳作用;川贝流浸膏,川贝母碱均有不同程度的祛痰作用。此外,西贝母碱还有解痉作用;川贝碱、西贝碱有降压作用;贝母碱能增加子宫张力;贝母总碱有抗溃疡作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服1-2g。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慎服。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每日一测

川贝母的药性是 (单选)
20人
87%
A.性微寒,味苦、甘
0人
0%
B.凉,味苦、甘
0人
0%
C.辛,味苦、甘
3人
13%
D.性微寒,味苦、涩
投票已结束

答完题后,也可以在公众号中写下你的解析

答案将在明天的文章中公布

【昨日每日一测答案】

答案:D

解析: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