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大心篇第七

 泮溪秋玉 2019-11-12

【原文】: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见闻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译文】:

将心量放大就能体察天下所有的事物,如果还有没有被体察到的事物,说明人的心没有真正排除对事物的偏见(存在私心的时候看到的事物就会范围缩小了,因为心量太小了)。世间人的心,仅停止在狭窄的见闻面上。圣人能够穷尽事物的本性,他们不会让听到、见到的表面事情束缚自己的内心,他们观察天下每一件事物都还有我的影子,是我的心映射到物体的身上,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穷尽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能通达了解本性和天命的道理(一切的事物都离不开天的本性,都是平等的,因此用舍弃小我的心看一切万物时,感觉它们就是自己,没有差别)。天虽然大但是一切都包含在它的运行法则之中,所以如果自己有了自私自利的心,那么就不能与天的大心合在一起。见到、听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这是通过事物在一起发生相互感应的关系而了解到的,这并不是依靠天所赋予的德能所感知来的,德能所感知到万物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耳目所听和所看到的东西(天性无所不包,耳目只是有限的试听,因此这些表面的现象很容易让人做出错误的决定,认为所见所听都是真实的,而忽略是天性在看在听)。

【原文】:

由象识心,徇象丧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

【译文】:

根据事物客观存在的形体来认识自己的本心,那么在这些客观存在的物象发生变动的时候自己也会跟随着丧失自己的本心(随着物象的变化来寻找自己的心,永远找不到,因为物象总有消失的时候,而心是不会消亡的)。能够认识了解事物的形体,叫出它们的名称,这是由于我们的心能够认识它们的缘故,但是能够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象,只是无始以来我们的一种妄想心罢了,这怎么能够称为是我们的本心呢?(无始以来我们都有给事物命名的能力,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我们能认识它们并不是我们的心,而是同类之间口耳相传的一种认知。这并不是我们的心,只是大众共有的一种认知,随着事物在变化)

【原文】:

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知合内外于耳目之外,则其知也过人远矣。

【译文】:

人们都认为自己有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能力,但这仅仅是由于耳朵和眼睛得到的感受而已;人之所以能够得到这种感受,真正在于外在的事物映射到自己的内心,并已经被自己的内心认同接受的缘故(眼耳能够看见和听到,这并不是人的能力,并且能够分别感知的也是流传下来的认知,并不是人的本心)。能够明白这种由内而外的一种感知,并不是通过耳朵和眼睛起到作用的,只是自己的心得到感知而已,那么这种人的感知能力已经远远超过普通人了(眼耳所见和所听的是外在的,内心能够感知到外在的事物,并且不会认为是眼睛见的,耳朵听的,这样就不会受到眼耳的影响了)。

【原文】:

天之明莫大于日,故有目接之,不知其几万里之高也;天之声莫大于雷霆,故有耳属之,莫知其几万里之远也;天之不御莫大于太虚,故必知廓之,莫究其极也。人病其以耳目见闻累其心而不务尽其心,故思尽其心者,必知心所从来而后能。

【译文】:

天上的光明没有能够超过太阳的,所以用眼睛看到的太阳,我们并不知道它离我们有几万里的高度;天上的响声没有能够大过雷声,所以我们用耳朵能够听到,但是也不知道它离我们有几万里远(眼睛和耳朵见闻的范围太小,太虚之中还有更多看不到听不到的);天的无边无际没有阻碍的范围没有能大过宇宙的,所以一定知道要有所放大,但是仍然没有办法来感知它的没有极限,人们最大的错误就是经常用耳朵来听、用眼睛来看,并且把它们全部储存到自己的心里,使心背负很多的不是真实的东西,但是这些都不能使自己真正穷尽自己内心的作用(心里装的全是眼耳见闻到的外物的信息,时刻都不停息,不知道原来自己的真心是自己能见能听的,不用借助眼耳),因此那些思考怎样能够使自己的心量放大,能够找到自己本心的人,一定知道心是从哪里来的然后才会发挥本心的能动作用(心只有放下外在的一切物象就能还原,心的来源离不开天性,心只有顺应天道运行规律才能发挥作用)。

【原文】:

耳目虽为性累,然合内外之德,知其为启之之要也。

【译文】:

耳朵和眼睛即使因为本性的能见能听而使它们成为承载用具,但是只要看到和听到外在的东西能够和自己的本来具备德性的内在之心能够统一,那么这就是开启自己内在智慧的首要途径(这也是外在天赋的德能与内在所存在的天性相统一,内外一如,也就没有眼耳的小见与心的起浮不定了)。

【原文】:

成吾身者,天之神也。不知以性成身而自谓因身发智,贪天功为己力,吾不知其知也。民何知哉?因物同异相形,万变相感,耳目内外之合,贪天功而自谓己知尔。

【译文】:

成就我的身体的是天的两种气体的神变功能。不能理解需要开发自己先天的德能本性来成就自己的身心,而自己却偏执的认为要靠身体不断地劳苦实践来开发圣人的智慧,这就是贪图天德的功劳而要将它变为自己的小智小慧,我不知道他们这样做是否能真正得到智慧(天的德能原本存在,只有舍弃自己小我的认知才能获得大的智慧,如果劳苦的践行圣人的言行,而不愿舍弃自我的眼见耳闻和心想,那么就很难得到圣人的智慧)。人们怎么会理解呢?因为物体之间都是依靠相同和差异的形象来靠人们认知的,身体当中不断的发生各种气体运动的变化以此来相互感应发生作用,而我们用耳朵听到的、用眼睛看到的已经与心能相互融合了,即使我们已经达到了与天的本心本性和合的最高境界,但是我们仍然在遵循着天的客观运行的法则,我们只是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并不能认为自己得到了天的智慧,而起任何小我的私心(我们的心放下外在的物象越多,我们与天性便能合一,使内外都会如一,这时我们心量越大越不能起贪婪心和贡高心)。

【原文】:

体物体身,道之本也,身而体道,其为人也大矣。道能物身故大,不能物身而累于身,则藐乎其卑矣。

【译文】:

能够体察万物和自己的身心关系,这就是阴阳之道的本源,由体悟身体的变化能够体悟到道的运行规律,这样的人也就有了一定的境界(修养境界越高,人的体悟能力越强要使自己的身心顺应天道发展变化)。因为道能够统领我们的身体运行所以它才显得大不可及,如果不能统领我们身体的运行规律,那么身体就会发生病变,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与道的高大同行呢?就会显得渺小与卑微(道是统领着身心变化的,如果身心没有道,那么就会生出各种疾患,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天地之道)。

【原文】:

能以天体身,则能体物也不疑。

【译文】:

能用天的德性来体察自己的言语作为,那么也就能体察万物的运行规律而不会怀疑(天性如果能够开显和运用的好,那么就会觉察自己的行为处事能否能与天地之道合一)。

【原文】:

成心忘然后可与进于道。

【译文】:

将自己成长过程中那个能记忆事物的心忘记,那么就可以共同探讨道义了(人在成长中那个心永远都是装知识和生知见的,只有把它忘记了,才能开显天性成为真心,才能真正明白道义)。

【原文】:

化则无成心矣。成心者,意之谓与!

【译文】:

物体变化的时候是没有成长忆念的心理。说是成长变化的心,其实就是自己的意识在起作用(天性永远存在,物性各有各的特征,没有一处需要动用心,只因天性越来越蒙蔽了,照不亮物象了,所以才有意识心出现了)。

【原文】:

无成心者,时中而已矣。

【译文】:

没有成长变化的意识心,那么就已经达到中和天性的境界了(讲意识心去除了,真心便会现前了,这也就是天的本性)。

【原文】:

心存,无尽性之理,故圣不可知谓神。

【译文】:

如果意识心存在着,那么就不会有穷尽天的本性的道理,所以圣人把不可以探知的境界称为神变(因为圣人已经舍弃意识心了,所以一直是天性在发挥作用,它的变化无法探知,所以称为神变)。

【原文】:

以我视物则我大,以道体物我则道大。故君子之大也大于道,大于我者容不免狂而已。

【译文】:

用我的眼光来体察万物那么就会显得我的作用很大,如果用天道的眼光来体察万物和我,那么就会显得天道的作用很广大(但是我的眼光是有杂染的,而天道的眼光看万物都是没有分别的)。所以君子的作为、作用很大比道的作用都大,如果存在我的概念那么就会出现狂妄的心理(君子有神圣的天赋使命,因此遵从天性丝毫不能傲慢,否则就会与天道相违背)。

【原文】:

烛天理如向明,万象无所隐;穷人欲如专顾影间,区区于一物之中尔。

【译文】:

蜡烛照明的时候就好像天的道理在遍及万物一样,万物没有一种不被教化(天道的光明没有隐藏,它会遍及一切的万物,导引它们谨守天道规律);穷人如果只看到眼前微小的利益的时候,那么只能使自己的心灵在微小的事物中显得更狭小(不论知识还是生活的贫苦,都离不开心的意识,越是贫苦越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更要想着怎样利益大众,这样才能让心不背离天道规律)。

【原文】:

释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灭天地,以小缘大,以末缘本,其不能穷而谓之幻妄,真所谓疑冰者与!

【译文】:

学佛的人不知道天的性命所以就用心中生起的法的生灭来诠释天地的道理,这就是在用心中生起法的小来衡量天地承载万物的大,也就是在用心的最初生起来衡量天地永存的本性,他们这样仍然不能穷尽天地的道义,所以就说万物是心生起的幻象,这样的认知就像是在阐释冰凝结在水中的道理一样,仍然没有真正的了解天地的道理(佛家的思想注重心,理学的思想注重气,心是后天形成的一种自然认知,天性是最高的认知万物的真心)。

【原文】:

释氏妄意天性而不知范围天用,反以六根之微因缘天地。明不能尽,则诬天地日月为幻妄,蔽其用于一身之小,溺其志于虚空之大,此所以语大语小,流遁失中。其过于大也,尘芥六合;其蔽于小也,梦幻人世。谓之穷理可乎?不知穷理而谓尽性可乎?谓之无不知可乎?尘芥六合,谓天地为有穷也;梦幻人世,明不能究所从也。

【译文】:

学佛的人诠释天的本性不知道天的作用,就用六根的微小变化来展示天地的变化。光明不能用尽,就说天地日月都是幻化的,隐蔽了天地的作用在一身之中,掩盖了心志的作用在虚空当中,所以他们不论怎么说大与小,都已经偏离了中道的意义(学佛能使人断恶修善,明白心性的道理,能永远与太和合一,体用如一,而在太虚中气体处于变动中,穷尽天性的道义便也没有天性,因此这里的中道只能理解为在天地之中的道)。说的过于大了就认为尘埃当中有虚空万物,说的过于小了就认为人生犹如梦幻。能说穷尽天的道理了吗?不知道穷尽天理怎么能通达天性(一尘中包含万象,是站在本性遍及一切处的角度说的,人生如梦幻是站在心的无常变化角度说的,要穷尽天的道理必须通达天的本性,天的本性就是气体的运行变化规律,这是《正蒙》所站的角度)?说没有不知道的事吗?芥子当中含有万物,说天地有尽头;人世犹如梦幻,其实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他从来不谈气体只谈心,要去假心显真心,他所说的一切没有离开心,但是《正蒙》以气本论为主,只谈阴阳两种气体的聚散变化,所以从这里我们只能选择包容心理,两种角度,两个层面的认知,上升到天性,与佛家觉悟本心本性所走的路相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