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三十一 | 孟子为什么看不起苏秦、张仪?

 思明居士 2019-11-12

上一篇讲到了张仪分别游说了楚国、韩国、齐国、燕国,也总结了张仪的游说技巧。接下来,在绕了一大圈之后,张仪也准备回到了秦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但这个时候,张仪还没回到咸阳的时候,突然间秦惠王就去世了,紧接着儿子秦武王即位。秦武王是一个比较搞笑的国君,这一点接下来的文章再提一提。

秦武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已经不喜欢张仪了,而且大臣们多忌惮、以及嫉妒张仪,所以经常在秦武王身边讲张仪的坏话。而其他的诸侯国听说张仪跟秦国新国君之间有间隙,所以也都准备重新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所以可以看到,纵横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各个诸侯国忌惮的,并不仅仅是秦国,更是忌惮张仪、苏秦这样的纵横家。

对于张仪来说,处境也非常艰辛。好不容易游说了各个诸侯国,眼看连横的计谋就要成功了,合纵的计谋就要破产了,却来了一个新的国君,而且还对他不满意,这可如何是好?

对于一个优秀的纵横家来说,游说其他诸侯国是很重要的,但是能否说服自己的国君,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考验自己能力的。当然,张仪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如果秦王真的对张仪不满,而自己又无法说服秦王,则要侍从别的诸侯国。

所以,张仪也向秦武王进献了一个计谋,就是希望在东边制造混乱,为秦国得到更多的封地。东边,即韩国、魏国。

张仪知道齐王非常憎恨自己,所以自己去了魏国的国都大梁之后,齐国必定会举兵进攻,齐国和魏国就会纠缠在战斗当中无法脱身,这个时候秦国再进攻韩国,进入三川,要挟天子,夺得天下,这就是帝王霸业。秦武王同意张仪的计谋,于是张仪进入魏国,齐王果然发兵进攻魏国,这个时候梁王非常恐惧。

这里要说明一点,就是魏国之前因为献地给了秦国,所以只能够迁都到大梁,所以梁国、梁王都是指魏国、魏王。并不是说凭空出现了一个梁国。

张仪则对梁王说,派遣使者到楚国,接着使者再对齐王说,张仪去秦国必定会向秦王进献计谋,要让齐国、梁国两国争斗,然后秦国夺取三川。今天齐国果然进攻梁国,所以齐国国内必定会疲惫不堪,而又跟梁国结仇,这些都是张仪的计谋。

齐王听闻后,于是放弃了与梁国的战争回国。而张仪也担心回到秦国后,下场不好,所以也留在了梁国,在梁国做了国相,一年后去世。

至此,两个卓越的纵横家,均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他们留给后人的这些案例,却一直被人学习,被人评价。

张仪跟苏秦都是通过纵横之术来游说各个诸侯国,从而得到名利权位,所以天下都争相模仿。魏国人公孙衍,号为犀首,也以游说著称。苏代、苏厉、周最、楼缓的徒弟,也都遍布天下,都以辩论、欺骗、游说来为自己争得功名利禄,不可胜数。这当中,苏秦、张仪、公孙衍最为出名。

世人都说公孙衍、张仪、苏秦是大丈夫,是君子。只要他们一生气,所有的诸侯都会害怕,同时又能够平息诸侯国之间的争斗,能力是卓越的。

孟子对此,却有着不同的评价。他认为这样的评价是错误的。孟子认为这些人非但不是君子,而且是歪门邪道,偏离正道。

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而儒家注重的是仁义礼。什么是仁义礼呢?来看下《素书》中是如何说的。

《素书》:“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仁,就是指要仁爱百姓,要给予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让他们可以生活得好。

但是人总是有歪心思的,一味的仁爱,对那些坏人来说,反而会让他们更加为所欲为,所以需要义来规范百姓的行为。做得好的,则进行奖赏。做得不好的,就要加以惩罚。就像是小孩子做错事了,家长就要批评。如果家长的批评没有作用,则要打屁股,告诉小孩子,做错事是要受到惩罚的。

而为了维护仁义,则要对百姓进行教化。如何教化呢?那就是发明一整套规章制度,一整套礼乐。通过日常的训练,让百姓都能够知道什么仁,什么是义。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制定一套法律法规,接着用权力来维护制度的权威,同时要让百姓学习法律法规。

基于此,孟子提出了他心中的看法。作为一个君子,要行正道,处正位,能够成就自己的志向,那么就管理好百姓,带领百姓一起行正道,如果不行,那么就安守大道而不改。富贵的时候,不会过度放纵自己的欲望,贫贱的时候不会更改自己的志向,威武的时候不会欺辱百姓,这才是君子。

孟子认为他们偏离了正道,整天从事些欺辱诈骗的事情。作为君子,则要以百姓为本,以管理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为基本,这是仁德。而不是坑蒙拐骗,玩弄国君。

当然,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孟子之所以得不到重用,是因为天下已经坏了,坏到无法再用仁义来进行修补,所以只能够用特殊的手段,这也正是苏秦张仪等人,有发展空间的原因。如果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了,又怎么会需要张仪苏秦等人去做这种事情呢?

扬子也在《法言》当中说,虽然张仪和苏秦学习纵横术,在各自的国家施行,使得国家安定十几年,但是也不能称作是君子。因为他们是诈巧的伪人,做的是坑蒙拐骗的事情,而且目的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会遭到圣人嫌弃。

如果给予仁义礼的角度来看,就算是张仪、苏秦等人做出了贡献,也是低级的。这也就是他们会被孟子看不起的原因。


关注【稽圣】

了解《资治通鉴》的故事,学习古代帝王的治国理政思路,学习为人处世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