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iu21

 差点气死 2019-11-13

治疗热人心包证,1:温病条辨》’中用清官汤、安富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等方剡。从临床实践来看,以清官汤(元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芯、犀
角尖;、连心麦冬)送服安富牛黄丸为最佳选择。清官汤中用犀角、元参、麦冬  ·
相配以清营养阴,而以莲子心、连翘、竹nt透热转气。因为热人心包证除了奢
热阴伤之外,又有痰热蒙蔽心包,痰热不去,虽然使用大剂清营养阴的药物,蒌≤荦莹
变仍不能解除,所以又用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凉营,豁痰开窍。痰热一去,气机
通畅,营热就可以透出气分而解。清官汤与安宫牛黄丸同用,有清营养阴,豁
痰开窍,透热转气多方面的功效。如果是湿热化燥,酿成热痰蒙蔽心包,但湿
浊还未化尽,除了热人心包的见症外,又见舌苔滑腻,可以用《温病条辨》中清  .,
官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的方法治疗。用犀角、元参配至
宝丹以清营养阴,芳香开窍。以银花、连翘、竹叶清气透热,赤小豆皮利湿以宣
畅气机,四药相合,共同透热转气6如果热人心包又兼瘀血阻络,除了热人心  .
包的见症外,又有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暗,脉沉涩的表现,可以用<通俗伤
寒论》中的犀地清络饮治疗(犀角.汁、粉丹皮、青连翘j淡竹沥.、鲜.生地、生赤
芍、原桃仁、生姜汁、鲜茅根.、灯心草,、鲜石菖蒲汁)o方中用悍角、生地、茅根  .
相配以清营养阴。用竹沥,、鲜石菖蒲汁、姜汁豁痰开窍,丹皮、亦芍、桃仁活瘀
通络。使痰热、瘀血消除,气机自然畅通,用灯心草、连翘以轻清宣透,共同起    .
到透热转气的作用。如果热人心包又兼阳明腑实,-除了热人心包的见症外,又  ,
有腹满便秘,舌绛苔黄燥,脉沉滑效的表现,可以用<温病条辨》中的牛黄承气
汤治疗(安官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饯,分二次服)。用安富牛黄丸清
心凉营,豁痰开窍,用生大黄攻下腑实以透热转气,,二者合用,使痰热消除,腑
    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l
  厂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  实得下,气机通畅,邪有出路,心包营分的热邪就可以透转气分而解。
    总而言之,治疗营分证除了必用清营养阴的药物外,还必须配入清泄气
  f  热,宣畅气机之品,才能使营热外达,透热转气。营分热邪是否已透转气分,主
  ‘  要是观察神志与舌象的变化。营分证多见心烦不寐或躁扰昏谵,舌质绛?如
    果治疗后神志渐清,舌质由绛而转红,是营热已透转气分,病势渐轻的征兆。
    临床中也可以见到通过治疗后并不再出现气分证而营热直接内清外透的情
  ’  况,这也是清营养阴,透热转气,开达门径的功效。
    。(4)“人血就恐耗血动血”与“直须凉血散血”  ‘‘人血”,是指温热邪气深
    入血分,损伤血液的病变,它是温热病的深重阶段。因为心主血,肝藏血j肾藏
  ’  精,肾精与肝血互相化生,所以血分证与心、肝、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人体的
    生命活动依赖血液循行以供给营养物质,一旦血液受损,就将危及生命,所以
    叶天士用“就恐耗血动血”六个字强调了血分证的严重性。血分证的临床表
  -  现是:身热灼手,躁扰不安,甚则昏狂谵妄,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非时经血、
    发斑,斑色紫黑成.片,或蓄血,舌绛紫,脉数。血分证的病机,就是叶天士所说
    的“耗血动血..,o耗血,是指温热邢气消耗血中津液,如果血中津液大亏,就使
  ·  血液浓缩粘滞,越耗越滞,甚至使血液流行不畅而凝聚成瘀,这种瘀血的形成
    奥邪耗津所致,可以说是热凝而瘀。临床所见血分证的舌绛紫及斑色紫
芋萋黧
    ;是津液耗伤,热凝血瘀的征象。动血,是指温热邪气不仅灼伤血络,而且
    血液,迫血妄行,使血不循径,溢出脉外,造成人体各部位出血。如果血溢
    莩芏盟可见衄血、吐血、齿衄f如果血溢于下,则可见便血、尿血、或妇女非时
    经血;如果血溢手肌肤而瘀于皮下,则可见发斑;如果血溢于脉外而瘀于体内,
  .  则为蓄血;病情严重的,可以出现各个部位同时出血,就称为“大衄”o由于血
    热扰心,又兼血中津液亏损而心神失养,所以见躁扰昏狂谵妄'o身热、脉数,也
    是由血热而致。血热不除,身热、出血与神志症状都不能解除。血分证既耗
  .  血,又动血,而且往往是耗血与动血同时并见,使血液瘀者自瘀而溢者自溢,内
    瘀外溢,周身失养,所以病情危重。
    血分证表现为耗血与动血两个方面o耗血,应该用养阴法治疗;动血,应
  .  该用止血药物。然而叶天士并没有说养阴与止血,而是明确地指出“直须凉
    血散血”o这不仅强调了血分证的治疗大法,而且提示了治疗血分证应该注
    意的问题,虽然仅仅六个字,却含义深刻。”直须”二字,是强调血分证病情危
  .    重,除凉血散血之外,别无它法,启示后人临床切勿.犹豫,必须当机立断,义无
    反顾,才能力挽狂澜i救危亡于顷刻。
    “凉血”,是指用人血分的寒凉药物清除血分热邪,这对耗血与动血都是
  ‘    “釜底抽薪”的治法。耗血,是热邪消耗血中津液。阴津的消耗,是因热邪炽
  L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
    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盛所致,如果单纯用滋阴生津的药物,无异于“扬汤止沸”,不仅热不能清,反  ‘
  而有滋腻恋邪之弊,而用凉血的药物,就可以收到清热保津的功效6而且甘寒
  凉血的药物,又多兼有养阴生津的作用,如叶天士所列举的药物中,生地就不    -
  仅凉血清热,而且能养阴生津。叶天士在这里仅突出凉血而不提养阴,实际上  ‘
  是寓养阴于凉血之中,可以说是寓补于清。动血,是热邪鼓动血液而导致出
  血,要止其出血,必先清其血热,凉血法才是正本清源的治本之法。如果忽视  I
  了凉血而使用大量止血的药物,特别是炭类收涩止血药,实际上·是弃源塞流,    :
  不仅容易导致涩滞留瘀,而且容易敛滞热邪,使邪无出路,反.而更加重动血,这
  就是古人所说的“鲧堙洪水”之过。因此叶天士对动血的治疗也仅突出凉血
  而不提止血,实际上是寓止血于凉血之中。
    对于“散血”,一般多理解为“活血”,这种看法虽然不能说是错误阿,但是
  却难免失于片面。其实,散血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养阴,一方面是指
  活血。耗血,是热邪伤津导致热凝而瘀,津不复则瘀不能去。欲祛其瘀,必先  ·
  复其津液,使血中津液充足而不粘滞,则血流自然通畅而瘀血自然消散6所以
  说,必须在养阴生津的基础上才能活血散瘀,而木是单纯用活血药物所能奏
  效。叶天士所列举的四味药中,生地、阿胶滋阴养血生津,丹皮、赤芍凉血活血  ·
  行瘀,四药配伍,共收拮抗热凝,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之功,简而言之就是散血
  阿胶既不是凉血药,又不是活血药,而叶天士举它为凉血散血的代表药物,薹305
  见是取其养血滋阴的作用以收散血的功效。动血的见症是各部位出血,治!
  应该用凉血药以止血。但是投以大剂凉血药物,虽然有止血之长,却因为寒凉
  太过,难免有使“血遇寒则凝”的弊端,这种因为使用凉血药物而导致的瘀血,
  可以说是寒凝而瘀口在用凉血药的同时又加入活血药,有拮抗寒凝,活血化瘀  ,
  的作用,可以达到止血而不留瘀的目的。血分证中的发斑、蓄血都是血溢出脉
  外而瘀于体内的病变,这种离经瘀血留着在体内,阻滞血行,也可以导致血不
  循经而溢出脉外,这是因瘀血而又引起出血。对这种离经的瘀血,也必须采用  .
  散血法治疗,可以说是通过活血而收止血之功,所以活血药物更是必用之品。
  总而言之,对血分证中产生的瘀血,必须养阴生津与活血化瘀药物同用,才能
  达到散血行瘀的目的,二者缺一不可。叶天士之所以强调“馓血”而不提活  .
  血,用意就在这里。    .
    对血分热盛耗血动血的证候,治疗应该用凉血散血法。:凉血止皿与散血
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凉血止血,是止其欲出之血;散盥,是散其瘀血,散血
既可以抗凝血,也可以收到止血之功。所以凉血止血与散血并用,使止血而不
留瘀,祛瘀而有助于止血,二者同用,有清热、止血、养阴、,抗凝、活瘀诸方面的
作用,对临床治疗有重大指导意义。在叶天士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后世治疗耗
    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J
厂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血动血的证候多用犀角地黄汤。这个方剂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
方>,其组成是: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吴鞠通在<温病条
辨》中引用该方,改其组成为;干地黄—蘑,生白芍三钱,丹皮三钱,犀角三饯o吴
鞠通分析方中的药物说:“犀角味咸,人下焦血分以清热;地黄祛积聚而补阴;
白芍祛恶血,生新血;丹皮泄血中伏火。”从方中的药物来看,犀角、生地黄、丹
皮这三味药,孙.、吴二方是相同的。孙氏方中用芍药未分赤、白,吴鞠通方中用
白芍,而却又分析它的功效是“祛恶血,生新血”,根据药物功效及临床使用来
看,“祛恶血,生新血”_应该是赤芍而不是白芍,而且在叶天士所列举的凉血散
血药物中,也主张用赤芍,所以犀角地黄汤中的芍药应该用赤芍d方中以犀角
清热凉血,生地黄凉血养阴,二药配伍,既有凉血止血之功,又有养阴散血之
效。吴鞠通说“地黄去积聚而补阴”,这里所说的“去积聚”,是指生地黄通过
养阴生津稀释血液而散血,祛除血中积聚的瘀血而言。在吴鞠通方中生地黄
用量达一两之重,也是取其凉血养阴散血的作用。方中丹皮、赤芍凉血活血。
四药相配,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养阴活血,相辅相成,所以是凉血散血的代衷
方剂。‘
    如果温热邪气深入下焦血分,损耗肝血肾精而导致真阴耗损,甚至亡阴脱
液,虚风内动的证候,就应该遵照叶天士在本篇第5条中所说的“甘寒之中加
入咸寒”的方法治疗。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依据叶天士的理论,制二甲复
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诸方,是滋阴养血,潜阳熄风的代表方剂。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叶天士治疗温热病的基本观点是:邪在卫分,因为
病轻位浅,只宜用辛凉轻解法开郁散邪,清除表热,开通肺气,宣畅气机,使腠
理通达,营卫调和,则虽不发汗而自然病解汗出。卫分证既不可用辛温发汗之
品,以防助热伤津,又不可早用寒凝药物,.防其遏阻气机而致表闭病深∥邪到
气分,应该针对具体病情,或者用辛寒清气,或者用苦寒直折,或者用苦寒攻
下,总之是以寒凉清泄气分热邪为基本大法。但是必须注意,只有确认邪气已
经传到气分才可以浦气,如果邪气还在卫分,就应该用辛凉轻解法,而不能一
见热证,不分表里,就使用大寒之品。邪入营分,因为与血分比较而言还属轻
浅阶段,所以除了用清营养阴法治疗外,仍然可以配合透热转气法,用清泄气
热,宣畅气机的药物,使营热有外达之机。邪气深入血分,必然耗血动血,损伤
血液,病情危笃,治疗也应该当机立断,必须使用竦血散血的药物,以凉血止
血,养阴生津,抗凝活瘀,才能挽危救亡。
    从条文中“在卫”、“到气”、“.A营”、“人血”的语气中可以看出,随着温热
邪气沿卫分叶气分-营分-+血分逐步深入,病情也在逐步加重。因为这四个
阶段的病势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治法也有缓急之分。从条文中“可也”.”才
L一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
    !宙丫
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可”的语气可以看出,卫分证、气分证邪浅病轻,正气不衰,所以在治疗中不可
操之过急。卫分证不可早用凉遏之品,清气也要审慎而行,必须确诊已到气分
才可以清气。营分证虽然属深重阶段,血中津液已经被耗伤,但是比血分证尚
轻,虽然应该清营养阴,但是“犹可”“透热转气”,其治疗比卫分证、气分证急,
但比血分证尚缓。血分证是耗血、动血的重证,病势急迫,所以“直须”…凉血
散血”而刻不容缓。临床中能遵循这种缓急之法施治,就可望获效,而不遵循
这种缓急之法,很可能动手便错,反而使病情加重,甚或危及生命,医者必然惊
慌失措,束手无策。所以叶天士谆谆告诫后学:“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
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婆怼瓣粥隔如越魑隧瞄溺
  匈肇擞翘糕溺德刹
    叶天士在第8条中论述了温热病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
  疗大法。在第9条中,紧承上条而又加以补充,重点论述湿热病与体质的关
  系,强调了不同体质外感湿热邪气的治疗注意点,并对温热病与湿热病两类不
  同性质温病的治疗原则分别进行了高度概括,最后还指出了温病与杂病治疗
  的不同。他说:“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
  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乏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
  邪?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
  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
  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人里,里湿为
  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
  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
  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本条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全文可以分为四段。
    1.阳虚体质外感湿热邪气的治疗注意点
    这一段就是原文中所说的“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
  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而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
  功反弃。何以故邪?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这段话。叶天士在这里详细地
  分析了阳虚体质的人外感湿热邪气的治疗注意点。
    “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一句,指出居住环境与发病的关系。叶天士是江
  苏苏州人,春秋时期是吴国属地,所以习称为吴。这一地区东临东海,西滨太
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_J
    l血丫
  厂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  湖,河道纵横,水域广阔,湿气弥漫,往往容易感受湿邪而发病,所以叶天士针
    对这一地理环境的特点指出“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句中虽然只提出“湿
    邪”而未提出热邪,但是从地理条件来看,这一地区气候炎热,湿邪与热邪共
  ‘  同侵袭人体也在所难免,而且本条中的治法也明确提出了“法应清凉”,可见
    是不仅有湿邪,而且又有热邪为患。由此可以看出,叶天士本条所论述的是湿
    热邪气侵袭人体而导致的湿热病。上条论述温热病的治疗大法,病因是热邪;
  ·  本条论述湿热病的治疗注意点,重点在湿邪。温热病的治疗要点在于泄热保
    津;湿热病的治疗要点在于祛湿通阳。二者虽然同属温病,但是治疗却大有差
    异,所以叶天士在这里突出强调“湿邪”,以与上条相对照,在此基础上再深入
  .  论述湿热病的治疗注意点。
    “面色白者”,是素体阳气不足的表现。因为阳气虚,,鼓动无力,气血不能
    上荣于面,所以面白无华。这类体质的人患湿热病,治疗中要特别注意顾其阳
    气。因为湿为阴邪,遏伤阳气,,湿越盛则阳越虚,所以治疗湿热病虽然应该以
    清凉为法,然而治到邪去十分之六、七,就应该调整方药,减少或不再用寒凉药
    物。这是因为,湿热邪气虽去,人体的阳气也已衰微,如果再过甩寒凉,恐怕反
  I  而损伤阳气,使湿热病从阴化寒而转为寒湿病,以致造成“成功反弃”的恶果。
,.娄k    2.阴虚火旺体质外感湿热邪气的治疗注意点
文格    这一段就是原文中所说的“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
  I  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
  ‘  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这段话。叶天士在这里又详细地分
    析了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外感湿热邪气的治疗注意点。
    “面色苍者”,是素体阴虚火旺的表现。因为阴虚火旺,津亏血涩,所以面
    暗晦滞。这类体质的人息湿热病,治疗中要特别注意顾其津液,防止津液
    内炽。治疗湿热应该以清凉为法,治到邪去十分之六、七的时候,
  i  曩霾莩覆釜蠹鬟势减退,肌肤渐凉的表现。这是邪气渐退的征兆,不能认为是
  ·  虚寒而轻率地使用甘温补气的药物,防止它助热伤津,反使湿热病从阳化热,
    转为温热病而深入营分、血分口这是因为,病人素体阴虚火旺,虽然因为湿热
    渐退而“热减身寒”,但是虚火仍在,就如同炉中的焰烟虽然已经熄灭,但是灰
  .    中仍然蕴藏着余火。这时候如果妄用温补,就如同火上浇油,反而更助其热而
    伤其津,以致死灰复燃,化燥成温,损及营、血。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仔细观察,
    辨迁精当,即使确属虚寒,也只能施以少量温阳之品,使其阳气渐复而又不致
  .助热伤津。但是一定要谨慎从事,切不可轻率地使用大剂温补药物,以防变证
    蜂起,险象丛生。
    3.湿盛体质外感湿热邪气发病的部位及胃湿与脾湿的区别
    这一段就是原文中所说的“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人里,里湿为合。
  L-
    一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
    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这段话.o叶  ‘
天士在这里分析了湿盛体质的人外感湿热邪气发病的病变部位以及-胃湿”
与“脾湿”的区别。  ,  t._.1:.
    “又有酒客,里湿索盛”,是举例而言。酒性辛热多湿,所以平紊嗜酒,豪  ‘
饮无度的人,往往损伤脾胃,使脾胃升降失司而致温浊.内蕴。由此推而广之,
凡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油腻、生冷、粘硬的人,一般多见脾胃失调而湿浊内
·困。瘟盛体质的人又外感湿热邪气,很容易内外合邪而发为湿热病,病变的部  ‘
位多以中焦脾胃为中心。湿邪越重,脾胃就越容易被湿困而呆钝,脾胃越呆
钝;湿邪就越不易化,从而形成湿热裹结,粘滞胶着的态势,所以病势缠绵‘,难
治难解口正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第63条所说:“……内不能运水谷
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发表攻里’两不可施’误认伤寒'必转坏证’徒清热则湿  }
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o    .
    湿热病的病变部位,从总体来看虽然多以脾胃为中心,但是由于病人素体
阳气盛衰的不同,证候类型又有“胃湿”与“脾湿”的区别。胃为阳土,主消磨
水谷,以阳气为用。阳盛体质的人多呈阳盛胃热,所以在湿热病中往往以热邪
为主而呈热重于湿,瘸变中心在胃,这就是叶天士所说的“在阳旺之躯,胃湿
恒多”o脾为阴土,主运化水谷与水湿,脾阳易受损伤。阳虚阴盛体质的人多
呈脾阳不足,湿邪停聚,所以在湿热病中往往以湿邪为主而呈湿重于热,病变≤毒荽
中心在脾,这就是叶天士所说的“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o
    “然其化热则一”这句话,是指湿热病虽然有属于热重于湿的“胃湿”与属
于湿重于热的“脾湿”两种类型,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治疗用药等因素的
影响,二者又都可以从阳化热,甚至最终化燥成温而转化为温热病,可以说是  .
殊途同归。.湿热病一旦从阳化热而转化为温热病,也就不存在”胃湿”与“脾
湿”4区别了,治疗一概用清热法。    。    .    1
  4.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疗原则及与杂病治疗的不同
  这一段就是原文中所说的“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
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这段话。计天
士在这里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论述了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疗原则及与杂病治疗  .
的不同。
    在本段中,叶天士提出了治疗温病的“救阴”与“通阳”两大法则。“救
阴”,是针对温热病而言;“通阳”,是针对湿热病而言D温热病是外感温热邪
气而发,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以温热伤阴为主要临床犄点,所以治疗应该始
终以泄热存阴为宗旨。如,卫分证用辛凉轻解法;气分证用清热法或攻下法;
营分证用清营养阴,透热转气法;血分证用凉血散血法等。以上治法,都是以
    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l
    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厂‘
    泄热存阴为着眼点,。再进一步分析泄热与存阴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泄热
    是存阴的手段,而存阴才是根本目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存得一分津液,便
    有一分生机”。因此叶天士在这里才特别强调治疗温热病必须着眼于“救
  ‘  阴”b湿热病是外感湿热邪气而发,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以湿邪弥漫,阻滞
    气机,阳气不通为主要临床特点,所以治疗应该始终以祛除湿浊,宣畅气机,通
    达阳气为宗旨。如,上焦湿热证用辛宜芳化法、中焦湿热证用辛开苦降法、下
  ‘  焦湿热证用淡渗利湿法等。治疗湿热病的开上、畅中、渗下诸法,都是以祛湿
    通阳为着眼点,湿邪一去,阳气通达,则热不独存。再进一步分析祛湿与通阳
    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祛湿是通阳的手段,而通阳才是根本目的。因’此叶天
  ‘  士在这里才特别强调治疗湿热病必须着眼于“通阳”。
    .“救阴犹易”与“通阳最难”,是把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疗相比较而言。温
    热为无形之邪,清之即解,热退则阴液得存,即使是阴液已经大伤,用甘寒、成
  ·  寒的药物养阴生津,一般来说阴液就可以恢复。因此温热病的“救阴”与湿热
    病的“通阳”相比较,还属“犹易”o而湿为有形的阴邪,重浊粘滞,在湿热病
    中,湿热襄结,热蕴湿中l’氖氲胶滞,难解难分。湿不去则热不能清,热不退则
  ·  郁蒸湿邪,因而湿越滞则热越郁,热越蒸则湿越粘,始终胶着粘滞,缠绵困顿,
    气机,使阳气郁而不通。如果用辛温的药物如桂枝、附子之类通阳,就会
宰萋翼蓁鍪;如果用寒凉的药物清其热,反而容易导致湿邪冰伏,所以这两类药
    。湿邪不除,阳气就始终不能通,而祛湿.又难求速效,所以叶天士
    才有。薹錾耋难。之说。正如陈光淞在本条按语中所说:。热处湿中,温蕴热
    外,湿热交混,遂成蒙蔽。斯时不开,则热无由达,开之以温,则又助其热,然通
  .  阳之药,不远于温,今温药既不可用,故日‘通阳最难’o”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句话,是进一发
    阐述“救阴”与“通阳”两大法则的具体运用。
  .    血、精、津、液虽然都属阴,但毕竟又有所不同。在温热病中,温热伤阴主
    要是指耗伤津液,即使是营分证、血分证,也是以血中津液耗伤为主,而不是造
    成血谴。同时,在温热病中由于高热蒸腾‘,也多见汗出,汗为津液所化,汗出就
    更伤津液。因此叶天士特别提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以此来告诫学
    t    一
    者,温热病的“救阴”,并不是指用温性柔腻的药物如当归、熟地、山萸肉等来
    补血,而是要着眼于“津与汗”o
    温熟耗滓,当然要保津、生津。保津,就应该以泄热为法;生津,就应该以
    甘寒药为主。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耗伤肺津,治疗要用辛凉轻解法以宣透热
    邪而保津,热解则津不再伤,同时还可以佐以甘寒生津之品,如银翘散中的芦
    根就有生津作用。热邪到气分,耗损胃津‘,治疗要用清气法以泄其热,泄热即
    L-
    一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可保津,同时还可以佐以生津之品,如白虎汤中的知母,既泄热又生津。如果  ‘
气分热炽,津液损伤严重而导致肠燥腑实,燥屎内结,治疗要用苦寒攻下法,以
急下而保津存阴;如果燥屎不去而津亏液涸,治疗就要滋阴与攻下并施,如增
液承气汤中生地、麦冬、元参与大黄、芒硝同用,’就有增水行舟的作用。热人营  。
分,耗伤血中津液,治疗要用清营养阴,透热转气法以保津、生津,如清营汤就
是治疗营热阴伤的代表方剂。热人血分,.血动血,治疗要用凉血散血法,凉
血就可以止血、保津,而散血也必然要用养阴生津的药物,这类方剂以犀角地  -
黄汤为代表。至于热人下焦血分,耗损真阴,这类证候的“救阴”之法,就必须
在甘寒生津之中加入咸寒的药物以滋阴增液,代表方剂如大定风珠。
    温热病“救阴”与汗的关系,应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要忌发汗,一  ·
方面是要泄热以止汗。温热病初起,邪在卫分,不同于伤寒初起的表闭无汗,
所以只能用辛凉轻解法清透表热而不能用辛温发汗,以防助热伤津,反而引邪
深入导致内闭外脱的重证。热人营分、血分,因为血中津液大伤,汗源匮乏,往  ·
往见身热无汗,治疗要清营凉血,养阴生津,更不可一见身热无汗,就乱用辛温
发汗之品,以盼劫阴动血。由此推而广之,热人营分、血分,由于津液大伤,也
常见尿少或无尿,治疗要养阴生津,使津液恢复则小便自下;切忌用淡渗利尿  ·
之品,以防重伤津液。热到气分,或呈无形热盛,或呈有形热结,因为里热蒸
.腾,多见大汗不止,治疗要用清气法或攻下法以泄其热,热退则汗自止,不能霉3}
黄芪、白术、麻黄根、牡蛎之类的药物收敛止汗,以防闭门留寇。至于因高热大
汗,伤津耗气而导致津气欲脱而出现身热骤退,冷汗淋漓,脉微细等见症,就应  I‘
该急用补气生津,敛汗固脱的药物,使阳气得固,则汗不外泄,阴津内守,则阳
气不脱。    ..
    湿热病中的阳气不通,是湿阻气机所致,如果使用了辛温通阳的药物,反
而会鼓动湿邪,助长热邪。‘要使阳气通达,必须先祛除湿邪,所以叶天士指出,
了“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o这里所说的“利小便”,是为了强调祛湿就可  .
以通阳,读这句话应该与本篇第7条互参p第7条说:M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
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条文中已经明确指出,祛
湿应该用分消走泄之法,开上、畅中、渗下并施.,使肺气宣畅,脾升胃降,.水道通  .
调,邪有出路,三焦弥漫之湿得以祛除,则气机畅达而阳气自通。因为第7条
巳详细讲述了治疗湿热病要用分消走泄法,这里是承前条而论,所以简而言
之,以“利小便”为例,指出通阳必须祛湿。读这句话要前后条文互参,不能局
限地理解为祛湿通阳只有“利小便”-_条途径。
  “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这句话是承上句而强调温病与杂病治疗的不
同。温热病是外感温热邪气为患,.温热伤阴主要-耗伤津液,并不是血虚,所
    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J
厂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以洛疗原则是“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o内伤杂病的阴虚,或由先天不足,
或由情志所伤,或由饮食劳倦所致,多为肝肾之阴亏损,因为“乙癸同源,,,肝
血肾精可以互相化生.,所以杂病的滋阴与补血往往同用,熟地、山萸肉等是必
不可少的滋阴补血药,而这类药物在温病中.却绝不能用。湿热病是外感湿热
邪气为患,阳气不通是湿阻气机所致,,所以通阳就要用祛湿的药物,因为湿中
又有蕴热:,不能使用辛温通阳的药物,所以治疗原则是:l通阳不在温,而在利
小便”o内伤杂病的阳气不通,多是由于脏腑功能障碍,阴寒困遏所致.,所以
治疗要用辛温走窜之品破阴寒而通阳,如桂枝、附子等就是通阳的常用药。由
此可见,温病与杂病虽然都要用滋阴法与通阳法i但是用药却大有不同,临床
·  在第10条中叶天士承第7条进一步阐述在湿热病气分证的治疗中卞法
的运用及其与伤寒下法的不同。他说:“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阴.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
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0伤寒大便溏为
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酒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
    .r
力无湿矣。”    ..  :  .
    第7条论述了湿热邪气不传人血分而留滞三焦气分的治法,采用开上、畅
中、渗下的药物以分消走泄,.使邪有出路,湿热从外而解。本条又进一步指出,
三焦气分湿热不能从外而解,,就“必致成里结”o里结的部位是“在阳明胃与
肠也”o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湿热阻滞气机,脾胃升降失司,食滞内停,
湿热夹饮食积滞粘滞在胃.肠,结聚不下所致。因为是湿热夹食滞里结于胃肠,  .
非攻下不能去,所以“亦须用下法”o至于“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这
句话,是指出了温热伤津导致阳明燥结,不及时攻下,热邪无出路,就要深入下
焦血分而消耗肝血肾精,必须急用攻下才能泄热存阴,防止窜入血分而耗血动
血,’或深入下焦消灼真阴。也就是说,攻下就可以阻断其传人血分。而湿热邪
气氤氲粘滞,始终留滞三焦气分。既不传血分,一般又不伤津,所以多以清化法
治疗,而少用攻下。但是如果湿热夹食粘滞胃肠,已.经形成里结阳明之证,则
又非攻下而不能解,所以它虽然没有传人血分的趋势,但¨亦须用下法”,不能
拘泥于它留滞气分不传血分就认为不可攻下。也就是说,是否用攻下法,不在
L一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
    !裔丫
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于气分之邪是否有传人血分的趋势,而是取决于是否有“里结”o凡里结于阳
明胃肠的病变,无论是燥热还是湿热,也无论它有无传人血分的趋势,都必须
    ,    .    k    -
用下法。.一一.  …    二  一.  .,
    伤寒的阳明腑实证与温病的湿热里结阳明胃肠之证都要用下法,但是由
于病因、病机、证候不同,攻下药物的配伍及运用也有所区别。“但伤寒邪热
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这句话,指出了伤寒的阳明腑实证是寒邪化热入
里,阳明热盛,消灼津液而致燥热内结,肠燥便秘。其临床表现是:日晡潮热,
手足溅然汗出,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硬痛拒按,时有谵语,舌红苔黄燥,甚则焦
燥,脉沉实有力。因为津液越伤则燥结越甚.,而燥结越甚则津液越伤,所以必
须用苦寒重剂猛攻急下,才能收泄热存阴之功。《伤寒论》中的大承气汤以大
剂量的大黄、芒硝与厚朴、枳实相配,荡涤破滞,攻下燥结的功力非常强,是峻
下实热燥结的代表方剂lo“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这句话,指出了湿热里
结阳明之证是湿热夹食滞粘滞于胃肠所致。其临床表现是:身热,胸腹灼热,
恶心呕吐,大便溏滞不爽,色如黄诲,夹不消化之食物,舌苔黄腻或垢腻,脉濡
数。因为湿性粘滞,难以速除,非÷攻豇尽,而且用苦寒重剂狂攻急下反易损
伤脾胃阳气而致洞泄不止,所以应该用轻下、缓下之剂从容治疗,俞根初<通
俗伤寒论》中的枳实导滞汤(大黄、枳实、厚朴、槟榔、黄连、连翘、紫草、木通、
山楂、神曲、生甘草)是代表方剂。方中药物分为攻下、行气、祛湿、清热、消导
五类,共奏清热祛湿,导滞通下之功。方中药物剪用量都很轻,攻下力缓,,不至
于损伤正气,可以连续服用,直至湿热里结尽除为止。
    伤寒的阳明腑实证以大便燥结不通为主症,攻下之后若见大便溏,说明燥
结已去,邪气尽解,就应该立即停药i不可再用攻下,以防损伤阳气,这就是叶
天士所说的“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o.湿温病中的湿热夹食滞牯滞
胃肠以大便溏滞不爽为主症,,用轻下、缓下之剂后大便仍然溏滞,就说明湿邪
未尽,必须再连续用药,反复通下,直至大便成硬为止。因为大便由溏.而转燥
转硬,说明湿邪已尽除.,所以不可再用攻下,以防损伤正气,这就是叶天士所说
的“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i以粪燥为无湿矣。”概
括地说,伤寒的阳明腑实证以大便燥结为可下之征,以大便溏为停下之度;湿
热病的阳明里结证以大便溏为可下之征,以大便硬为停下之度。
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J
    譬
    !盎丫
    清代吴鞫通-所著的《温病条辨》刊刻于1813年,是一部理、法、方、药自成
体系的温病学专著。这部书问世迄今已经近二百年,因为对温病的辨证论治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指导意义,所以一经刊行,就传播到大江南北,被
广大医家所称誉、效法,至今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被看作是学习和研究
温病学的重要参考文献。但是因为它的体例独特,内容纵横交织,初学者往往
难于掌握要领,所以在这一章里,对这部书以及作者的学术思想进行简要的评
介,以供大家参考。
.  ..    《温病条辨>的作者吴瑭,字配珩,号鞠通,江苏淮阴人,生卒年代为公元
    1758-1836年(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o在他19岁时,由于父亲病故,他“愧
    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于天地间”,于是就立志攻读
    医书。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深受张仲景思想的启迪,于是“慨然弃举子
    业,专事方术”o四年之后,他的侄子患温病,请了不少医生诊治,多用辛温发
    散药物,终因治不得法而夭亡Io鞠通当时因初学医,“未敢妄赞一词,然于是
    证,亦未得其要领一o由此,更激励他深入研究关于温病辨证论治.的问题。又
    过了三年,他来到北京,在检校《四库全书>的过程中,看到了明末吴又可所著
    昀《温疫论>-书。他认为吴又可“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一,然而“细察
    其法,亦不免支离驳杂,大抵功过两不相掩.,盖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也”o于
    是他“又遍考晋、唐以来诸贤议论”,认为“非不珠壁琳琅”,但“求一美备者,盖
    不得”。对于晋、唐以来直至当时温病学说未能得到大发展的原因,他认为:
    “其故皆由不能脱却<伤寒论>兰本。”也就是说,是由于未能摆脱<伤寒论》的
    框框所致。他赞赏王履、吴又可大胆突破《伤寒论》的束缚,在温病学说的发
    展上所做出的努力,但也指出了他们的不足之处,他说:“至王安道,始能脱却
    伤寒,辨证温病,惜其论之未详,立法未备。吴又可力为卸却伤寒,单论温病,
    惜其立论不精,立法不纯,又不可从。”他非常拥戴叶天士,认为叶天士“持论
    平和,立法精细”,但也指出了缺憾:“然叶氏吴人,所治多南方证,又立论甚
    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由他这些话可以看.出,在  ’
    吴鞠通所处的时代,经过历代医学家的努力,温曼1.学派已经逐渐脱离《伤寒
    论》的框框而向前发展。但是当时并没有一郊系统研究温病学的专著,温病
    学说也还未被广大医家所接受。叶天士在温病学方面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和  ‘
    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没有得到推广,当时医界的多数人还是沿袭伤寒法治疗温
    病,因此用药杂乱,收效甚微,这也就促使吴鞠通下定了发愤著书的决心o'他
    说:“癸丑岁(1793年),都下温疫大行。诸友强起瑭治之,大抵已成坏病,幸存  ‘
    活效十人,其死于世俗者,不可胜数。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
    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因有志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
    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已意,以及考验,合成L书,名日《温病条辨>。”这部书  ·
    完成于1798年,刊刻于1813年。可以说,吴鞠通是由于不满于当时医界沿袭
    伤寒法治疗温病的时弊而潜心攻读历代名家著作,吸取前人经验,结合自己的
·  读书体会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才写成了<温病条辨》这部  ·
  温病学专著的。从某种意义来讲,可以说它是一部愤世之作,乜是一部温病学
  的集大成之书。
    吴鞠通平生著作除《温病条辨》外,现在所能见到的还有《吴鞠通医案》、  .
  <医医病书》a从他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在中医学理论上有相当高深的造■者}一
  诣,临床经验也非常丰富。他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绎典著作都做过深飞丫”
  人的研究,而且有很多独到的精辟见解,对后世诸多名家的著作也涉猎极广。
  他既能吸取前人长处加以发挥,又不盲从,对前人错误观点的批评有很多地方
  是恰中要害的。关于吴鞠通的治学态度和为人品格,他的友人曾经有所评述。
  汪瑟庵说他是“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稀古  .
  人,虚心而师百氏”(《温病条辨·汪序:》)o征保说他是“近师承于叶氏而远
  追踪乎仲景。其临证也,虽遇危疾,不避嫌怨。其处方也,一遵《内经》,效法
  仲祖。其用药也,随其证而轻重之,而功若桴鼓”(<温病条辨·征序》)o这些  .
  评价,虽然难免有溢美之辞,但与吴鞠通本人著作的内容对照来看,确实也反
  映出了他学识渊博,学有所宗,临床经验丰富和性情刚正,不人云亦云的品格。
    吴鞠通之所以能著成《温病条辨>这部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的著作,除了他本人的勤奋努力之外,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也有着密切的美系o
  吴鞠通生活于清代中期的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处
  于清朝的鼎盛时期,即所谓“康乾盛世”o这个时期,清帝国的政权相对稳定,
  比较重视发展文化,人民的生活也较为安定,这就为文人、学者读书学习、致力
  于研究工作和著书立说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等卷帙浩繁的丛书相继问世。吴鞠通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机会“来避京  .
    ...J
    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一
广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  师,检校1:四库全书>”,能够从中看到历代医家的著述,这不能不说对开阔他
    的视野,奠定他迸一步深造的基础起到了重要的柞用。在中医学的学术上,自
    金、元、明代直至清初,经过刘完素、王履、吴又可、叶天士等医学家的不断深入
研究和倡导,,温病学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已经逐步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有
自成体系的趋势。特别是叶天士的《: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和《临证指南医案》的
问世,对《温病条辨>.的成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正如吴鞠通自己在<温病条
辨·凡例>中所说:“瑭故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为是编之作。
诸贤如木工钻眼,已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做园满会耳。”另外,从<温病条
辨》和<吴鞠通医案》中也可以看出,吴鞠通二生治疗过大量的温病患者,因此  。
他有机会在临床观察中深入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情况,总结温病的辨证论治
规律,这也为他著书立说提供了可靠的实践依据。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吴鞠通是一位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在实践中
探索的伟大医学家。他在当时有利的社会条件下,继承了前人的理论和经验,  .
但又不落窠臼,能结合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而有所创见,花费了数十年的精
力,终于著成了<温病条辫>这部集温病学之大成的专著,从而丰富了祖国医
学宝库的内容,给后人留下珍贵的财富。2.<温病条辨>的编写特点
    (l)此书仿效张仲景《伤寒论>的作法,以条文分证,使读者便于记诵,故
名日“条辨”o又于条文后自加分注,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并免后人妄
注,曲解原意。
    (2)此书“往往义详于前而略于后,详于后而略于前”,阅读时须前后互相
参照,才能全面深入理解。
    (3)此书主要内容在三焦篇。其结构特点是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把六  ‘
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穿插于三焦各病之中。下面把这四者在书中的作用分
别介绍。
    1)三焦辨证在《温病条辨》中的作用:书中的三焦篇以三焦辨证为“纲”,  .
纵贯全文,实质上是以三焦来划分病变部位:上焦——心(包括心包)、肺病
变;中焦——脾、胃、大肠病变;下焦——肝、肾病变,从而按温病侵袭人体的部
位分为上焦温病、中焦温病、下焦温病三类不同的证候群。每一类证候群中,    .
都包含了多种不同的证候。三类证候之间,又有由上至下、由浅人深传变的内
在联系。正如吴鞠通在“中焦篇”第1条分注中所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
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关于三焦温病的治则,吴鞠通在“卷四·杂说·治病法论”中说:“治上焦
如羽,非轻不举;洽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这就明确地:萋妻
指出:病在上焦,用轻宣的药物治疗,以举邪外出;病在中焦,治法虽有多种,但
总的原则不外祛除邪气,调整脏腑升降功能的平衡;病在下焦,肝血肾精受损,
往往见虚风内动之证,治疗要用质重潜镇的药物以熄虚风。这段文字虽然简
洁,却为治疗三焦温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病名分类在《温病条辨》中的作用:在三焦篇中,吴鞠通以病名为“目”,
把各种温病分门论述,实质上是依据各种温病的病因有别,治法有异,把它们
按照病变的性质归纳为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凡因温热邪气致病的,都属
温热病范畴;凡因湿热邪气致病的,都属湿热病范畴。
    风温、温热(春温)、温疫、温毒、冬温五个病为一门,这五个病的病因都属
温热邪气,所以皆属温热病范畴。
    暑温、伏暑为一门,病因有温热邪气与湿热邪气两种。因为其病因不同,
临床表现及治法也都有所区别。感受暑热邪气而发病的称为暑热病,属温热
病范畴;感受暑湿邪气而发病的称为暑湿病,属湿热病范畴。吴鞠通在“上焦
篇”第35条中说:“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署温,多手太阴证而宜清;偏于
署之湿者为湿温,多足太阴证而宜温;湿热平等者,两解之。各宜分晓,不可泥
也。”这段话的用意在于强调暑病应该分为暑热与署湿两类,二者不可混同。
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_J
  厂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  在“上焦篇”中,暑温与伏暑虽然分为两门,但吴鞠通在伏暑病名下加了按语
    “按:暑温、伏暑,名虽异而病实同,治法须前后互参,故中下焦篇不另立一
    门”o
    湿温为一门,病因为湿热邪气,属湿热病范畴。三焦篇中都载有寒湿病,
    )    “
    “上焦篇”与湿温同列为一门,中、下焦篇另列一门,实际上寒湿病并不属于温
..  病的范畴,但它与湿温病都有湿邪为患,临床表现也有相似之处,所以附人篇
    l温对照,以示鉴别。正如吴鞠通在“上焦篇”第49条分注中所说:“载
    昕以互证湿温也……以见湿寒、湿温不可混也。”另外,“中焦篇嚏与“下
    湿温门中都有“疟痢疽痹附”,这四种病虽然不是湿温病,但因为多是感
    %邪气而致病,也属温病的范畴,所以在湿温门后附带提出,又因为前人
    j种病的论述较多,所以书中不再详述。
    l疟为一门,其证候大多属温热病范畴;也有少数证候属湿热病范畴。因
    !要是上焦证候,所以仅在“上焦篇”中列为一门,中、下焦篇不再列出。
    秋燥为一门,其病因是燥热邪气,属温热病范畴。“上焦篇”中附有<补秋
    二差耋毳》,是讲凉燥为病的,实际上不属温病范畴,但可以与温燥病对照
.  分析。
_▲喜 -
378
  l
  I
上述内容可以归纳为下表。
风温.
暑温、
涅湿
秋燥
温疟
温瘸分类表
I    由以上所述及表格中可以看出,吴鞠通把温病按病名分类的用意,是在于
!  强调每个病种各自的临床特点,也就是个性。把这些病按病变的性质归纳为
    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又是为了突出这两大类温病各自所包含的几种温病
    的共同特点,也就是共性,也可以说是为了执简驭繁。
    3)六经辨证在《温病条辨》中的作用:在三焦篇各病证中,多处提到六经
L一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
    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辨证,其作用是以六经统括其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病变所在脏腑的定位诊断。  ‘
如太阴温病——指病变在上焦手太阴肺或中焦足太阴脾;少阴温病——指病
变在上焦手少阴心或下焦足少阴肾;厥阴温病——指病变在上焦手厥阴心包
或下焦足厥阴肝;阳明温病——指病变在中焦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D
    4)卫气营血辨证在《温病条辨>中的作用:在三焦篇各病证中,也常常穿
插卫气营血辨证,其作用是以卫、气、营、血味标明邪气由表人里、由浅人深的
传变层次,用来划分病变浅深轻重的四个不同阶段。卫分证,标志邪气在表,  :
邪浅病轻;气分证,标志邪气人里,正邪相争激烈,多见里热炽盛:营分证、血分
证,标志邪气深入,消耗血中津液,或耗血动血,病势危重。卫分证与气分证属
功能活动障碍的阶段;营分证与血分证属营养物质损伤的阶段。由书中可以  .
.明显看出,卫气营血辨证主要是用于辨温热病,而在湿热病中就较少提及。
    总而言之,《温病条辨》中的三焦辨证,是用来划分病变部位,把温病分为
三类不同的证候群,并标示出温病由上至下传变的内在联系。病名分类的目    .
的,是根据病变的性质,把多种不同名称的温病分为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
别,以便于执简驭繁,这是一种出杂返约的分类方法。六经辨证,是用来判定
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的。可以说,三焦辨证是粗线条、大范畴的定位诊断,而  ,
六经辨证则是细线条、具体脏腑经络的定位诊断。卫气营血辨证,是用来划分一-..一
病变浅深轻重的四个不同阶段的。三焦辨证、病名分类、六经辨证、卫气营袭罩乏
辨证四者相互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独特的分类辨证体系,为临床治疗提供
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_J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厂
    病。”本条讲述了太阴温病初起风热邪气侵袭肺卫的临床表现并从脉象上与
    伤寒初起做出鉴别诊断。它是“上焦篇”第2条所说的三焦温病“始于上焦,
    在手太阴”的具体证候,是感邪即发的新感温病的发端。
    以下各条是论述上焦温热病各证候的辨证论治,可以归纳为:
    温热病初起,风热邪气侵袭手太阴卫分,导致卫外失司,肺失宣降,治疗要
    f  辛凉轻解以清透表热,宣畅肺气。其中以卫外失司,发热,微恶风寒为主症者,
    用辛凉平剂银翘散;以肺失宣降,但咳为主症者,用辛凉轻剂桑菊饮。温燥犯
    {  肺’以燥热伤津为主要特点者'治疗要清宣凉润,方用桑杏汤。
    太阴卫分热邪未解,内传太阴气分,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争,人体功
    能活动亢奋,以壮热,汗出,口渴,脉浮洪为主症者,治疗要辛寒清气,泄热保
    津,达热出表,方用辛凉重剂白虎汤。如果热邪耗气伤津,热邪仍盛而津气已
    伤,就要清热与扶正并施,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如果持续高热,大汗不止,导致
    津气欲脱,治疗要补气生津,敛阴固脱,方用生脉散。其余各方,如清燥救肺
    汤、栀子豉汤、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芩黄连方、翘荷汤等,都属清泄气热的
    方荆。如果气分热邪已解而津液损伤,或发热、或咳、或渴者,应以廿寒清热生
    津为法,方如沙参麦冬汤、雪梨浆、五汁饮。总之,气分证类型虽多,组方虽各
  。甚气
  3210一有不同,但是都不外乎以清泄气热为法。
  飞fr‘    热邪深人手少阴营分,消灼血中津液,热邪盛而营阴伤,以身热夜甚,躁扰
    不寐,舌红绛为主症者,治疗要清营养阴,透热转气,方用清营汤。如果卫营同
    病,卫有邪阻,营有热逼,使血液瘀于皮肤表面的血络中而发疹者,治疗要清透
    卫营与凉营养阴并施,用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方。热邪
    内陷手厥阴心包,灼液成痰,痰蒙热扰,以神昏谵语,舌蹇肢厥为主症者,治疗
    要清营养阴,豁痰开窍,方用清官汤或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如果见气
    营两燔,治疗要清气与清营并施,用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
    热邪深入血分,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往往导致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见各
    部位出血,治疗要凉血散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如果见血从上溢,口、鼻出血,
    用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如果是气血两燔,血溢脉外,瘀于皮下而发斑,治疗
    要清气凉血化斑,方用化斑汤。
    综观“上焦篇”温热病的条文,可以看出,尽管病情有浅深轻重的区别,温
    热邪气有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的不同,治疗方法有清解表热、清泄气热、清
    营透热、清热凉皿之分,但是因为都属无形之热,所以总起来说,治疗原则可以
    统称为清法,清热即可以保津。如果津液耗损较重,可以在清热之中加入甘寒
    生津之品。
    清法,是“上焦篇”论述的重点。
  L
  一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
    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2)中焦篇第1条说:“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  ’
  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
  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
  汤主之……”本条紧接“上焦篇”,引出“中焦篇”的证候,是承上启下之文,论  ’
  述了上焦太阴气分热邪不解,传至中焦阳明气分的证治。《灵枢·经脉》说: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可见手太阴肺与足阳明胃
  因经脉相连,所以上焦手太阴气分的无形热邪不解,势必顺传中焦,导致足阳  :
  明胃的无形热盛,论其治疗,仍然需要清泄气热。因为白虎汤中的主要药物石
  膏、知母既清肺热,又清胃热,所以仍然要用白虎汤。由此可见,白虎汤是两解
  太阴、阳明气分无形热邪,泄热保津的重要方剂。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所以  ·
  阳明病多属里实热证,临床见一派高热之象,但因为又有邪在足阳明胃与在手
  阳明大肠的区别,所以证治又大不相同。如果肺胃高热不解,大汗不止,津液
  大伤,导致大肠燥热,传道失司,热邪与糟粕相炼成实而形成有形热结,再用白  ·
  虎汤清热,就无异于扬汤止沸,必须要用大承气汤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从临睐
  表现来看,阳明温病虽然有相同症状,但是又有无形热盛与有形热结的不同反
  映。本条从脉象加以区别,实际上是以脉象论病机。无形热盛,里热蒸腾,气血  ·
  涌越,所以“脉浮洪躁甚”,治疗用白虎汤清泄气热;有形热结,燥屎内壅,气机
  滞,气血内闭,所以“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治疗用大承气汤攻下曩-哮妻
  结。至于有形热结的证候还应见腹满痛拒按等症状,以大承气汤之方测其证
  可以知道,所以条文中省略未述。简而言之,把本条内容与上焦篇联系起来分
  析,可以概括为:上焦手太阴肺的气分无形热盛用白虎汤_中焦足阳明胃的气
  分无形热盛仍然用白虎汤_中焦手阳明大肠的气分有形热结用大承气汤。
    “中焦篇”其余各条,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口
    一种类型是足阳明胃的气分热盛影响到其它方面,但尚未形成腑实证,治
疗也用清法,方剂如减味竹叶石膏汤、黄连黄芩汤、栀子柏皮汤、冬地三黄汤、  .
小陷胸加枳实汤等a如果中焦气分无形热邪深入营分、血分而引起气营两燔  l
或气血两燔,治法同“上焦篇”,仍然用清气凉营法或清气凉血法。
    另一种类型是阳明腑实,有形热结,治疗用下法,这部分内容是“中焦篇”  !
论述的重点。书中根据有形热结的轻重缓急程度,分别论述了苦寒急下的犬
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三个方剂的运用。在这个基础上,又根据有形
热结的各种兼证、变证的不同情况,讲述了几个新组制的通下方剂的具体运
用。一是下后邪气未尽,阴津耗损,邪气复聚,又成腑实,用护胃承气汤滋阴清
热通下。一是应该用下法而未及时攻下,迁延时日,以致实邪未去而气阴大
伤,用新加黄龙汤攻补兼施。一是阳明腑实又兼痰热阻肺,肺与大肠同病,用
.    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J
“无水舟停”,用增液汤滋阴润下,如无效,再用增液承气汤滋阴与攻下并施。
以上几个方剂是吴鞠通在<伤寒论》三承气汤的基础上,针对温病的不同情
况,对下法的灵活运用,也是对《伤寒论>下法的发展。另外还讲述了阳阴腑
实兼痰热结胸证用承气合小陷胸汤治疗,以攻下与清化并施。阳明热结发黄
证用茵陈蒿汤治疗,以通利大、小便,泄热降火。这类方剂也属下法的范畴。
    再一种类型是使用攻下法之后,阳明有形热结已去而无形热邪仍存或津
液未复的善后治疗,方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银翘汤、清燥汤、栀子豉汤、益
胃汤、雪梨浆、玉竹麦门冬汤、牛乳饮等。如果见下后疹续出,是腑实已去,气
血宣畅,已被逼入营分的热邪外达的反映,治疗要清透与凉营养阴并施’,方用
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元参丹皮汤。
    综观“中焦篇”温热病的条文,可以看出,温热邪气在中焦气分,属无形热
盛的,用清泄气热法,以清热保津;属有形热结的,用下法,以急下存阴。
    下法,是“中焦篇”论述的重点。
    ( 3)下焦篇第1条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
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
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o”本条紧接“中焦篇”,引出
“下焦篇”的证候,是承上启下之文,论述了中焦阳明气分有形热结之证不解,
深入下焦,吸灼真阴,土燥水竭,必然导致肝血肾精大亏的真阴耗损证。中焦
阳明气分有形热结证与下焦真阴耗损证,二者虽然都有燥热与阴伤的表现,但
虚实却判然有别,本条是以热型与脉象作为鉴别的标准。中焦阳明气分有形
热结的腑实证.,是以燥热为主,症见高热而“脉沉实”,无论是否用过下法,都
必须用下法以急下存阴。下焦真阴耗损证,则症见“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
足背”。脉虚大,是指轻取浮大而重按空虚,是因为真阴亏损而致心阴虚,脉
中津液不足,阴不敛阳,阳气虚浮所致。所以必须用加减复脉汤以滋阴复脉,
兼清虚热,这是“下焦篇”的首方,篇中有7条都是讲这个方剂的适应证。篇
中的救逆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方,都是由这
个方剂加减化裁而来,统称“复脉辈”,“下焦篇”还有小定风珠方,也属同类方
剂。这类方剂都是由大队滋补之品组成,纯属滋阴法,必须以真阴耗损为主症
者才可以使用,如果热邪仍盛者切不可滥用,以防闭门留寇。正如吴鞠通在第
17条中所说:“壮火尚盛者,不可用定风珠、复脉”o以上的证候与方剂是“下
焦篇”沦述的重点。
L一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
超了1.|.f.J.|
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下焦篇”其余各条,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真阴耗损而热邪犹存,治疗要清热与滋阴并施,方剂如黄连阿
胶汤、青蒿鳖甲汤、竹叶玉女煎、连梅汤等。
    另一种类型是热邪深入下焦与血互结,形成瘀血停蓄的证候,这类证候多
属实证,治疗要泄热行瘀,方剂如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加减桃仁
承气汤等。
    再一种类型是下焦温热病治疗后,邪气退而未尽,或邪气已退,但阴液已
伤、或阳气已伤、或气阴两伤各证候的善后调理法,方剂如桃花汤、桃花粥、护
阳和阴汤、加减复脉汤仍用参方、半夏汤、桂枝汤、小建中汤、五汁饮、牛乳饮、
益胃汤、三才汤、专翕大生膏等。
    综观“下焦篇”温热病的条文,可以看出,论述的重点是温热邪气深入下
焦肝肾,导致真阴耗损,治疗用滋阴法。
    滋阴法,是“下焦篇”论述的重点。
    总而言之,<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温热病,沿上、中、下三焦传变,
按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由浅入深发展,在传变发展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温热
伤阴这一特点。在治疗上,上焦用清法,清热以保津;中焦无形热盛仍然用清
法;有形热结用下法,急下以存阴;下焦以滋阴法为主。三焦温热病的治疗,都
以泄热存阴为原则。可以说,温热伤阴与泄热存阴.是吴鞠通对温热病辨证论
治学术思想的核心。
    温热病传变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治疗原则可以归纳为下面的简表。
    厂上焦
    覆一中焦
    L下焦
    温热瘸传变规律与治疗原则筒表
    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J
                 .                           .1  L
                                           '1  f
  厂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另外,吴鞠通对温热病的治疗禁忌也很重视,他主要强调三个方面:
    一是忌辛温发汗。吴氏在“上焦篇”第4条银翘散方论中说:“温病忌汗,
  I+汗之不惟不解,反生它患。…上焦篇。第.6条中也说:。太阴温病,不可发汗。。
    一是忌淡渗利尿。吴氏在“中焦篇”第30条说:“温病小便不利,淡渗不
  I  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
    一是慎用苦寒药。吴氏在“中焦篇”第3l条说:“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
  ‘  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从这些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吴鞠通治疗温热病处处注意保护津液的学术
    思想。
    2.湿热病
    在三焦篇中,吴鞠通把暑温、伏暑中属于暑湿病的证候与湿温病一同归人
    湿热病范畴。因为其病因是湿热邪气,湿热熏蒸,弥漫表里,初起卫分与气分
  ·  的界限并不明显,在湿热未化燥的阶段,一般又不入营分、血分,往往始终流连
    气分,所以用卫气营血辨证很难标示湿热病的传变发展规律。湿是重浊之邪,
    有自上流下的特性,而三焦辨证恰恰能清楚地标明湿热邪气由上至下的传变
  ·  途径,所以书中论述湿热病很少用卫气营血辨证,而是以三焦辨证为纲领。综
    焦篇中湿热病的内容,始终突出湿邪弥漫,阻滞气机这一特点,治疗上则
囊蛩盖羹姜湿浊,宣畅气杌,湿去则热不独存。
    (1)上焦篇第43条说:“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褐,脉弦细而
    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日湿温……三仁
    汤主之。”本条讲述了湿热邪气在上焦的临床表现及治法,从湿与热的比重来
  .  看,是湿重于热。湿邪困阻上焦,肺气失宣,表气不畅,则头痛,恶寒,身重疼
    痛。湿阻脾胃,升降失司,所以见胸闷不饥口临床见症虽多,但都是因为湿邪
    困阻,肺气失宣所致,所以治疗采用轻宣肺气,化湿泄浊法,正如吴鞠通在本条
  .  分注中所说:“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
    也。”其它如新加香薷饮、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方等,也都属这类
    方剂。
    如果属热重于湿者,则以清热为主,兼以祛湿,方剂如白虎加苍术汤。
    (2)中焦篇、下焦篇湿热邪气在中、下焦,主要临床特点是湿困脾胃,升
    降失司,三焦气滞,小便不利,治疗要以辛开苦降,宣畅气机,健脾开胃,淡渗利
    湿为组方遣药的原则。吴鞠通在“中焦篇”第59条分注中所说的“以升降中
    枢为要”,在“中焦篇”第63条分注中所说的“共成宣气利小便之功,气化则湿
    化,小便利则火腑通而热自清矣”都是指中、下焦湿热证的治疗要点。因为湿
    热病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的区别,所以在药物配伍上也有不同变
  L一一
    一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
    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化。治疗湿重于热,用辛温、苦温、淡渗三类药物相配,以祛湿为主,从湿中泄.’
热,方剂如茯苓皮汤、一加减正气散、二加减正气散、三加减正气散、小半夏加
茯苓汤、二金汤、厚朴草果汤、滑石藿香汤、宣清导浊汤等。治疗湿热并重,用
辛温、苦温、苦寒、辛寒、淡渗的药物相配,祛湿与清热并重,方剂如半夏泻心汤.  ‘
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杏仁滑石汤、人参泻心汤、黄芩滑石汤、宣痹汤、慧
苡竹叶散、加减木防己汤、茵陈五苓散、草果知母汤等。治疗热重于湿,要以清
热为主,辅以祛湿之品,方剂如栀子柏皮汤、茵陈蒿汤、三石汤、杏仁石膏汤、加  ·
味白头翁汤等。
    总而言之,《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湿热病,在沿三焦传变发展的
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湿邪弥漫,阻滞气机这一特点。在治疗上,上焦用轻宣肺  ·
气,化湿泄浊法;中焦用辛开苦降,宜畅气机,健脾开胃法;下焦用淡渗利湿法。
三焦湿热病的治疗,都以祛除湿浊,宣畅气机为原则。吴鞠通对上、中、下三
焦湿热病的治法,可以用开上、畅中、渗下六个字来概括。也可以说,这是吴  ,
鞠通对湿热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的核心。另外,因为湿热邪气有弥漫三焦
的特点,所以治上焦要兼顾中、下焦,治中焦要兼顾上、T焦,治下焦也要兼
顾上、中焦。综合剖析书中治疗湿热病各方剂的配伍,可以明显看出处处兼  ,
顾三焦的特点,而且以用杏仁、滑石、通草三味药相配通利三焦水道为用药-;25
特长。    飞丫扩
    湿热病传变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治疗原则可以归纳为下面的简表。
湿热病传变规律与治疗原则简表
    一温邪困阻.肺气失宣——.一轻宣肺气,化湿泄浊——开上
    ’祛
    除
    蒌一蔷
蓁千壬二艄,艨炯,鞠铺-.幽铋,-渗T.a
    宣  二
    畅  焦
    气
    显阻气饥,三焦气滞,小便不利——淡渗利温——渗下    机
  另i:三对湿热病的治疗禁忌也很重视,他在。上焦篇。第43条中明
确地提出了治疗湿温的三禁:
    一是禁辛温大发汗,以防鼓动湿邪内蒙心包,上蒙清窍。他说:“汗之则
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o
    一是禁苦寒峻下,以防损伤脾阳。他说:“下之则洞泄”o
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j
厂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一是禁滋腻壅补,以防阴柔敛邪助湿。他说:“润之则病深不解”。
    综上所述,《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标明了多种温病的各类证候,以条
    文形式论述了各类证候的辨证论治,并在条文后自加分注、方论,以分析病
’  机及方药配伍原则。书中理、法、方、药条分缕析,是一部在理论上和临床实
    践上都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温病学著作,它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
    l    《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系统完整的温病学著作。但是,它毕竟成书
    J  于十八世纪末,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受当时学术水平和作者学识所限,书中难
    :  免存在一些缺点、错误。能够对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对深入研究
    l  这部书会有很大帮助。
    1    1.三焦辨证、病名分类、六经辨证、卫气曹血辨证四者交错运用的得失
    :    《温病条辨>的重点内容在三焦篇。它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把六经辨
t0}一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穿插于三焦各病之中。
-,,-.7-o -    三焦辨证、病名分类、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四者相互结合,交错运用,
    :  构成了一个独特、完整的分类辨证体系,这是<温病条辨》在结构编排上的主
    l  要特点。但是,吴鞠通对这四者交错运用的各自作用和内在联系却未做明确
    l  交待。另外,书中虽然右以卫气营血辨证辨温热病、以三焦辨证辨湿热病的倾
    :  向,但也没有明确提出,这些都不能不说是书中存在的缺点。对这样纵横交错
\  J  的分类辨证体系,纷繁庞杂的内容,如果不反复研讨,深入探究,是很难掌握其
    l  学术特点的。所以不少初学者往往致力于背诵条文,其结果多是虽能全篇背
    !  诵,但所获知识凌乱纷杂,仅局限于一证一方之得,而对其学术体系却未必能
    I  够得出完整的概念。因此,不少人对这部著作做出编排混乱的评论,这种说法
    l  虽然有失公正,但却也不无道理。
    1    2.“凡瘸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竹的偏差
    I<温病条辨·上焦篇>第2条说:“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口”吴鞠
    1.  通在本条分注中说:“温病由口、鼻而人,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这
    !  种说法,不能说全无道理,但是却失于片面。吴鞠通这句话是从<叶香岩外感
    I  温热篇》中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这句话脱化而来。叶天士的原意是说温
    l  热邪气侵袭人体,自口、鼻而入,由于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上通于口、鼻,所以
    J  温热邪气由口、鼻内侵脏腑,必然首先犯肺。这句话的关键在于“上受”二字.
    l
    -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
    一刘景源沮病学讲稿—]
明确指出了是新感温热邪气致病,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而吴鞠通的话,从  ’
字面上看似乎与叶天士相仿,但却出现了偏差。这句话所以不确切,就在于
“凡病温者”的“凡”字。“凡”字在这里是指规律之意。吴氏把“始于上焦,在
手太阴”作为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确实是过于绝对化,所以说他有失偏颇。  ‘
因为温病从发病类型上看,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类,新感温病的特点是感
而印发,这种类型虽然多“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但也有其它情况。比如,暑
温就可以不始于手太阴肺而直接侵入足阳明胃或手少阴心。伏气温病的特点  ‘
是伏而后发,邪气侵袭人体的当时并不发病,而是潜伏于体内,遇适当时机自
内而发,这种类型更未必始于上焦手太阴肺。正如王盂英对这句话的按语所
说:“伏气自内而发,则病起于下者有之。胃为藏垢纳污之所,湿温、疫毒,病  ·
起于中者有之。暑邪夹湿者,亦犯中焦。又,暑属火而心为火脏,同气相求,邪
极易犯,虽始上焦,亦不能必其在手太阴一经也。”
    3.以桂技汤为全书一方的问题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条说:“太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初起
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o
温痛是温热邪气致病,如果用辛温药物治疗,势如抱薪投火,必然助热而劫阴,    .
反而会使病情加剧。古人说“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可见桂枝剂尤其不能用
于温病。吴鞠通把桂枝汤作为全书第一方的理由,他自己在《温病条辨,卷:哮主‘
四·杂说·本论起银翘论》中说:“本论第一方用桂枝汤者,以初春余寒之气
未消,虽日风温(系少阳之气),少阳紧承厥阴,厥阴根乎寒水,初起恶寒之证
尚多,故仍以桂枝为首,犹时文之领上文来脉也。”这种说法实质上是自相矛
盾的,既然是“初春余寒之气未消”,“初起恶寒之证尚多”,就属伤寒的范畴,  ,
不是温病。如果说是风温,就是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病,治疗应该用辛凉轻解  1
法,而桂枝汤断不可用。吴鞠通把桂枝汤列为<温病条辨》第一方,并加这段,
说明,并不是他不懂伤寒与温病的区别,也并非真的主张用桂枝汤治疗温病,  .
而是违心之说,其中有难言之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医家多推崇<伤寒
论>.治疗温病也多用伤寒法,温病学派作为不同于伤寒学派的一个新体系而
出现,在当时还没有被广泛接受。所以,吴鞠通迫于医界偏见的压力,在倡导  .
温病学说的时候,也不得不借推尊伤寒学派之名,行标新立异之实。究其本
心,吴鞠通对太阴温病初起的治疗.是力斥辛温发汗而主张用辛凉之剂的。他
在银翘散方论中明确指出:“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懈,反生他患,盖病在手经,
徒伤足太阳无益,病自口、鼻吸受而生,徒发其表亦无益也。”而且他在“本论起
银翘散论”中也明确指出:“本论方法之始,实始于银翘散。”可见,<温病条辨》第
一方用桂枝汤是假,而用辛凉平剂银翘散是真口综观全书,前后对照,反复推
    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J
    广—-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厂
    敲,就可以看出他的本意。虽然如此,但是对初学者来说,对吴鞠通的用心是
    很难一目了然的,往往容易迷惑,因而误人非浅。对吴鞠通的这种做法,叶霖
    评价说:“售奸欺世,莫此为极。.H这种评价虽然未免过于苛刻,但也确实指出
    ’    了问题的实质。
    4.个别条文中治疗方药与证情不符的错误
    《温病条辨》的条文中所述的证候与方剂绝大多数在临床中都有效验,对
    ‘  临床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但是在个别条文中,也存在治疗方药与证情不相
    符的错误。如<温病条辨·中焦篇>第56条说:“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
    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先宜芳香通神利窍,安官
    ‘  牛黄丸,继用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从本条证情来看,“吸受秽湿,三焦分
    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是属湿重于
    热,以湿邪为主的证候。神志昏迷,是湿浊蒙蔽心包所致,治疗要辛宣芳化,祛
    ·  湿开窍,以用温开的苏合香丸为宜,而吴鞠通却提出用凉开的“安富牛黄丸”,
    应该说是不可原谅的错误。“舌白”却用大寒的药物,必然导致湿邪冰伏而变
    证丛生。推究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吴鞠通对这个证候并无治愈经验可
    ·  谈。因力作者受条件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温病纷繁复杂的各类证候.
  - - JI    必都有亲身治疗经验,在著述过程中,为了求得系统、全面,在某些方面必
  锄:慧
  可彳矿    参照、引用前人经验。由于没有经过亲身实践的检验,又没有进行深入分
    析,盲目照搬,就难免出现纰漏。叶霖在《:温病条辨·中焦篇》第54条后对湿
    温门的各条加以评论说:“此篇湿温,全抄叶氏湿门医案十余条,并未剪裁,惟
    捏撰方名而已……<临证指南)-书,本非香岩先生手笔,乃门诊底簿,为诸门
    .  人分类刊刻,其获效偾事,不得而知,安能便为不磨之矜式哉?”这段评论,虽
    然对吴鞠通的否定有过分之处,但对书中所出现的错误发生的根源,确实分析
    得合情合理。另外,吴鞠通所说“先宜芳香通神利窍”,“继用淡渗分消浊湿”
    .    的方法也不可取。因为湿不去则窍不能开.,所以本证的治疗方法,应该是芳香
    开窍与淡渗利湿同时并用,才能使湿去而窍开。临床应用,以茯苓皮汤送服苏
    合香丸为宜。
    5.书中个别地方有唯心主义的成分
    由于作者的认识水平所限,致使书中个别地方存在着某些唯心主义的成
    分。如《温病条辨·下焦篇》第II条分注中说:“前人训鸡子黄,佥谓鸡为巽
    木,得心之母气,色赤人心,虚则补母而已,理虽至当,始未尽其妙。盖鸡子黄
    有地球之象,为血肉有情,生生不已,乃奠安中焦之圣品,有甘草之功能,而灵
    于甘草。其正中有孔,故能上通心气,下达肾气,居中以达两头……”在这段
    话中,所引述前人对鸡子黄药理作用牵强比附的解释,已属唯心。吴鞠通又进
    L—一
    一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
    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一步说它“有地球之象”,“其正中有孔,故能上通心气,下达肾气,居中以达两  ‘
头”,就更属无稽之谈了。类似这样唯心主义的内容,书中虽然并不多见,但
也有必要指出来,通过分析,加以扬弃,剔除了其中的糟粕,会使这部著作的科
学性更为严密。
    总而言之.<温病条辨:}是成书于二百年前的著作,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不  ‘
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是我们今天对它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分析、批
判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产生这样一部对温病学的发展具有重大  ‘
贡献的著作,是难能可贵的,所以不能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而否定它在温病学
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