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隰县名菜“八大碗”

 摘文缘 2019-11-14

“八大碗”起源比隰县的大杂烩更早一些,是大杂烩的前世今生,是隰县民间菜肴的经典之作,是隰县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膳食史上的伟大创举。

走过祖国的山山水水,吃过各地的山珍海味,从未吃过像“八大碗”这样纯正,这样清淡的菜肴。“八大碗”的清纯,就像没有经过任何粉饰的美女,淡而不寡,纯而不俗,香而不腻,无论素荤,皆是如此,每碗都别具一格,八碗八个味。

“八大碗”的取料比较简单,分别是:黄豆芽、海带、粉条、烧豆腐、烧土豆、烧丸子、小酥肉、红烧肉等八样菜。现在有人把黄豆芽和粉条调成了小排骨和猪肠子,四素四荤,搭配更加合理,品味和档次更见高端。“八大碗”的佐料主要是食盐、食用油、花椒、葱段(葱丝)、蒜片、生姜、香菜、酱油、香油等。烹饪方法主要是烧和煮,一般是先烧后煮,比如烧豆腐、烧土豆、烧丸子、小酥肉、红烧肉这几样菜就要提前烧,烧好后,在清汤里面放入食盐、花椒、蒜片、生姜、酱油等佐料,等清汤沸腾后添菜,菜熟后盛碗,然后加葱丝、香油、香菜等即可。“八大碗”每一碗只用一样菜,因此,保持了菜本身的风味,比之别的菜“八大碗”显得更加纯正、清香。

“八大碗”起源于宋朝,盛行于明清,至今也传承不息,而大杂烩源于清朝,也是隰县的特色小菜之一。二者用料相同、做法相似,所以说“八大碗”是大杂烩的前世今生。

“八大碗”当时在隰县各地都比较盛行,特别是在红白事的宴席上,加上七道菜,称为“七碟子八大碗”,象征着“七星高照,八方来财”。“八大碗”的特点是就地取材,荤素搭配,使天然土特产变成了具有隰县特色的美羹佳肴。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它渐渐退出了城市的酒桌宴席,而在黄土、陡坡、寨子、午城这些乡村宴席上仍比较盛行“八大碗”,现在,县城内也有专营“八大碗”的饭店。“八大碗”根据地域的不同,各地取料也有所区别,所以自然形成了东川“八大碗”和午城“八大碗”两个特色、风味各异的菜系。

“八大碗”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除了好吃、可口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取材方便,容易保存,无论冬夏,三五日内不会变质、腐烂,所以,不论是喜事还是丧事,乡村宴席上都喜欢上“八大碗”。

小时候,“八大碗”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美味佳肴,总盼着有人家过事(红白事),上礼是大人们的事,吃饭就不止大人了。一桌酒席上常常是大人小孩都有,有时一碗菜刚传上来,大人还未来得及动筷子,小孩早已等的不耐烦了,噼里啪啦一顿狂吃,如秋风扫落叶般,顷刻间就吃的只剩下半碗汤水了,大人们只能望“碗”兴叹,将就着用汤水就馍,即使如此,也吃的津津有味,菜美汤亦香。看起来,一道好菜就如一盆好花,花娇叶茂,这样才能独领风骚,才能令你心动,令你乐此不疲,令你魂牵梦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