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是“防控糖尿病 保护你的家庭”。 生命是延续幸福的唯一方式,而糖尿病却危害着越来越多的人群,为个人及家庭带来痛苦和负担。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 中国大约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没有进行足够的血糖控制。专家表示,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属于亚洲最高的国家之一,绝对数是全世界最大。社会发展太快,胚胎和童年营养不良、后期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相结合,造成糖尿病加速蔓延。 识别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具体表现为餐后血糖在7.8mmol/L之间(即糖耐量减弱),或空腹血糖在6.1mmol/L到7.0mmol/L之间(即空腹血糖受损)的状态,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 当出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 1、管住嘴 别再把你的胰岛素“往死里整”。 中国营养学会在第十三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上发布了《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为2型糖尿病患者及关注健康的普通读者提供膳食指导: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 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2、迈开腿 在无运动禁忌的情况下,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可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是指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 3、定期监测 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4、减轻体重 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有研究显示,体重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5、释放压力 精神紧张时,肾上腺会分泌更多的皮质激素,会让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血糖上升,加重胰岛细胞负担。因此,应学会减压,例如深呼吸就是简单易行的减压方法。 同时,心情舒畅是血糖平稳的秘诀之一,糖友们如果能够保持一个平和开朗的心态,非常有助于控制血糖。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推动糖尿病防治势在必行。在“早发现、早治疗、早达标、早获益”的原则下,医生患者统一战线,重视预防。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应及时进行筛查,把糖尿病挡在发病之前; 对糖尿病患者应积极干预,尽早控制病情,阻断并发症的产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