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运河遗产地苏州七里山塘

 我的七彩石 2019-11-15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山塘街位于苏州古城阊门外西北,东至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约3600米,约合7华里,故称“七里山塘到虎丘”。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

唐宝历二年(825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对苏州城外西北河道进行疏浚,开挖成山塘河,傍河而建的古街被称为山塘街,沿街均为古建筑。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山塘街上河道多、桥多的特征充分体现了苏州这个水城的街巷特点。其河道逶迤平行,绵延至虎丘长达七里。山塘河的东、段民居大多都是临水构筑,水榭和水阁都是由木桩支撑着的。河的西段水面则疏朗宽阔,两岸种植花木绿树。水面上横跨的古桥或平或拱、或单孔或三孔。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山塘沿街两侧的大多数古建筑,大多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为几落几进构成的建筑群体,纵向为落,横向为进。其单门面种类有:石库门、栅板门、遮堂门、矮挞门、雀宿檐门等。建筑入口有门厅、轿厅、花厅、楼厅等三到五进,有些住宅则拥有七进,其前后两巷相通。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在纵贯线上,明代的建筑几乎都是一路的,但到了清代,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人们开始崇尚奢侈,所以就出现了三路、五路。备弄的设立在纵横交错的各路之间,往往是由备弄隔开的。弄不但是建筑的前后进通道,又起到了各路间的消防作用。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古往今来,山塘向来是帝王国君、文人墨客的钟爱之地。无论是乾隆康熙,亦或是伯虎秋香,都曾流连于山塘河两岸。清乾隆帝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这里应该宝地,皇帝到过的地方。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载入中学语文课本中提到的《五人墓碑记》、弹词名篇《玉蜻蜓》中的经典段落《桐桥得子》、国际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和他家的祖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化团体“南社”、野芳浜处的陈圆圆董小宛,皆与山塘有关。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吴门表隐》中说道: “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一,苑桥北一”,证实山塘街为居民区。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清乾隆年间,画家徐扬创作的《盛世滋生图》长卷(也称《姑苏繁华图卷》),画了当时苏州的一村、一镇、一城、一街,其中一街画的就是山塘街,展现出“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市井景象。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七里山塘阊门码头附近有白公祠。据介绍:苏州人民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修筑七里山塘之功劳,早在清嘉庆年间山塘街上就修建有唐少傅白公祠。白公祠门外围墙上的题字:乐府诗神,山塘始祖。这是对白居易的客观赞扬。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七里山塘,以阊门渡僧桥为始,热闹就在渡僧桥。南面即是苏州繁华商业区石路,北沿是环城河,即苏州城池,东边是阊门城墙。东西交通在此交汇,城池上是吊桥,吊桥旁是万人码头。可以想象当年船来车往、抬轿驱马的热闹景象。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渡僧桥是苏州阊门外,南北直垮上塘河的一座小桥。上塘河是吴越通航大运河的支脉,在运河整治前,还是主要航道。上塘河一头连着寒山寺,一头连着阊门。渡僧桥一坡连着石路,一坡连着山塘街。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是:河道包括城区故道(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和现京杭运河苏州至吴江段等河道;遗产点包括山塘历史文化街区、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全晋会馆4个运河相关遗产和盘门、宝带桥、吴江古纤道3个运河水工遗存。

【江苏】大运河遗产地七里山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