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人格结构二|依恋模式如何影响你的一生?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1-15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南希·麦克威廉斯

理解人格结构二(依恋模式)

一个人的依恋模式是持续一生的人格模式。

当一个人来到你面前,在基本气质方面你是可以感觉到他是安静的,害羞的或者有攻击性,积极的还是被动的等等。

但是人格状态可能不能在早期发现,因为一个人来求医,对悲伤这样的情绪有可能会放大。

然后你可以问问他是怎么来评价自己的,或者爸爸妈妈惯常是如何来说他的,家里有没有关于他的玩笑话,询问病人他父母能不能理解到他的基本气质。如果家里有兄弟姐妹,父母一般都会有比较每个人个性如何。

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可以问问他的老师是如何来评价他的,因为老师一般都会对学生们有对比。

另一种会持续一生的人格特征就是一个人的依恋模式。

对于依恋模式的研究想法来自精神分析师鲍尔比,他认为理解一个人跟“联结和分离”有关的心理学内容比弗洛伊德强调的内容要更为重要。

弗洛伊德强调人类的动机是基于生物性的需要,比如饥饿和性欲的需要。

鲍尔比认为在满足这些需要之前,儿童先要能够有安全感,他要能够感觉到有一个照顾者在那里,并且能够理解他让他感觉到安全。

弗洛伊德有个非常爱他的母亲,他能够在母亲那里感觉到安全,很可能是安全型依恋模式,鲍尔比早年丧母,所以有非常的动力来研究母婴依恋关系,而且走的比弗洛伊德更远。

理解人格结构二|依恋模式如何影响你的一生?

著名的关于依恋关系的陌生人研究情境想必我们都已经清楚了。

就是先让妈妈和孩子在一个游戏室,然后让妈妈借故离开,几分钟以后再回来观察孩子们会有什么反应。

最初的研究基本都是中产阶级父母,对孩子大体是比较照顾的,所以当时他们得出了三种正常的常见依恋模式。

第一种是安全型依恋,半数的孩子是安全型的,就是当妈妈要离开的时候孩子会表现出伤心难受,希望妈妈不要走,但妈妈走后孩子能投入到玩具的玩耍,把玩具当成妈妈的替代者,当妈妈回来孩子会很高兴的向妈妈展示刚才玩耍的成果。

第二种是焦虑型依恋,妈妈要离开时孩子会表现的非常焦虑黏着妈妈不让他走,等到妈妈走后孩子还会非常牵挂着妈妈,也无法投入到玩具的玩耍中,表现的很焦虑,妈妈回来后孩子会有愤怒,他们也会把愤怒表现出来可以哭泣或者告诉妈妈你本来不应该离开我的。

这种类型的病人在治疗师要去度假或者要中断一下也会表现的非常焦虑,等到治疗师回来时他们也会对一些事情表现出很愤怒。

第三种是回避型依恋,妈妈走的时候孩子好像一点也不受影响,很快就可以融入到陌生人情境中,但是当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内心发生了什么做一些评估测量时就会发现孩子是在应对内心很多的焦虑,这样的儿童似乎对妈妈在不在场有点漠不关心,对妈妈再回来也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人们研究有两种养育环境造就了这种类型的儿童。

一种是推动儿童过早的独立,不想让儿童的需要打扰到父母,会让儿童觉得不能有自己正常的需要,他们也会感觉到父母拒绝了对自己的爱。

另一种则可能是相反,父母会过度卷入到儿童的养育中,会让儿童觉得窒息,感觉没有充足的空间去成长,使得儿童不得不表现出不需要父母以此去对抗父母过度的控制。

有些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人会发展成分裂型人格障碍,当他们难过时更愿意独自待着,不愿意别人靠近,这样的人在治疗时也是不愿意治疗师靠近的,特别是被过度养育的病人更愿意独自待着,与治疗师保持一些距离。

这种关于依恋模式的研究持续了几年,后来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新的研究对象都有些创伤的经历,比如说战争,药物成瘾,或者是孤儿院的孩子,由此发生了第四种依恋模式,紊乱型依恋模式。

养育者既是让他感觉安全的对象也是让他感觉恐惧的对象,养育者有一些让他感觉恐惧的行为,他会表现出对养育者的依恋但同时又会去咬他。

这种依恋模式会在那些极度边缘的病人身上发现,他们对于治疗师的态度是非常的恨你,觉得治疗一点用也没有,但同时又让治疗师感到你是唯一能够拯救他的人,唯一让他感觉安全的人。

治疗师会得到强烈的矛盾信息,就好像那些儿童既黏着养育者又咬他。

这样的病人会让治疗师感觉到非常耗竭,会有强烈的反移情,但如果你明白了他们这种紊乱的依恋模式,你就容易去理解他,共情他。

理解人格结构二|依恋模式如何影响你的一生?

依恋模式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稳定的,但有研究者发现有两种情况依恋模式会朝着安全型发生改变。

一种是持续五年投入的充满爱的稳定婚姻或伴侣关系,一个人可能会学会怎么去信任别人,也有可能跟他人建立一个安全的依恋模式。

另一种是两年密集的治疗关系,可以看到病人的一些变化。

心理治疗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就是能够让病人感觉到更安全,减少焦虑,能够有能力发展出对他人的信任。

心理治疗除了可以减少病人当初来诊时的一些典型症状,也希望病人能够对于身处这个世界感觉更安全一些。

而对于依恋的增加,南希老师认为并不是你对病人施加了多少的影响或者有什么特定的技术,病人安全感的增加是在长期的治疗之后随着对病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在长期关爱的环境中,改变就发生了。

人格障碍的临床模式

不同的人格障碍是有不同的人格特质,就比如像强迫症人格障碍的病人身上其实是有强迫的人格特质。

人格内容的研究来自那些遭受了最多压力最糟糕情况的病人,虽然有些人格听上去是病理性的,但那也是健康的人格类型,只不过我们的研究对象是那些更加紊乱的病人。

当我们说强迫型、恐惧型、癔症型人格的时候并不是说必然会形成人格障碍,我们每个人都会形成一种或几种混杂在一起的人格类型。

治疗师应该从三方面来看待人格:

一是人格是一个连续谱,一端是高度的健康功能的,另一端可以变得非常的紊乱,甚至可以是精神病性的。

二是人格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这个人有多少,并且有多少是典型的。

三是不是看待这个人人格的有或无,而是看他潜意识的主题和冲突,还有看他所具有的张力,这个是应该关注的核心内容。

对于应该关注的主题内容,治疗师会看到一个强迫的人总要变得清洁有序,可是在他的另外方面总会有表现的一团糟的地方,所以在他的人生主题中会出现控制与反控制,清洁与不清洁这样的冲突内容。

理解人格结构二|依恋模式如何影响你的一生?

比如说分裂型人格的人,他们的典型特征是要退缩,但是也有的时刻想要和别人极度亲密。他们的心理学内容是在亲密和孤独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冲突。

而偏执型人格,人们认为他们基本的表现是怀疑他人不能够信任他人,但这种说法不完整,因为有时他们对别人又会有太多的信任,比如对那些政治宗教人物和明星却是完全信任,而且认为他们就是应该对所有的事物说到做到。

所以说这种人格不是不能够信任他人,而是在信任这件事上是有问题的,他们的主题内容就是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

另外一个就是自恋型人格,人们惯常认为就是典型的傲慢,轻视,对他人的贬低,但治疗师就会发现自恋病人对于任何批评都极度敏感,脆弱,他一直需要别人持续的给予他认可。

所以自恋的病人一方面看起来是自大和傲慢,但同时他们也是很容易感到受伤害的。

南希老师举了一个她的自恋病人的例子,这个病人告诉南希老师说她应该感到很幸运有他这样一个病人,因为他觉得自己很有趣,所以应该给他降低费用,南希老师询问他这样做合适吗?这种问法让病人非常的暴怒,因为他感觉到了被批评,而且感觉受到了治疗师的评价让他难以承受。这样的病人来治疗要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好,但又要面对那些让他感到羞耻的事情,这对病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当我们谈论不同人格之间的差别时,比如像分裂、自恋、强迫、抑郁、癔症等等的差别,我们并不是说有或没有某种人格特质,而是更多强调的是有哪些相对立的主题。

像分裂型人格并不是说他会不会退缩,而是在亲密和保持距离之间有一个主题冲突,而自恋型人格就是贬低和夸大的冲突,强迫型人格是控制和反控制,偏执型人格则是信任与不信任。

像这样的主题冲突内容多大程度在病人身上被保留下来,也是需要治疗师在临床上与病人开展工作的。

心理治疗不是让一个人的人格类型变成另外一个类型,而是在已有的人格类型上让他变得更加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