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中书令到同平章事,浅析北宋前期宰辅制度的变革

 bookman1959 2019-11-15

宋朝建国之初,沿用的是后周旧制,是以“中书”为最高行政机构。中书全称为中书门下,也被称做政事堂、都堂、政府、东府,是宰相和参知政事(副相)的议事与办公处,和枢密院(枢府、西府)合称“二府”

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宋史.职官一》

从晚唐、五代以来,就是以担任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其以上的官员,才能担任宰相一职。基本上担任宰相一职的大部分都是侍中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史书中最后一个在中书令的官职上担任宰相的,是五代时期的冯道,他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死后,就再也没有用中书令的官衔任命过宰相,宋代也没有用中书令衔任命宰相。由此可见,到了宋代,其实宰相的官秩其实下降了。

从中书令到同平章事,浅析北宋前期宰辅制度的变革

《册府元龟卷308.宰辅部.总序》更是记载了“唯侍中、中书令及平章事,是为正宰相之任,五代相承,未之或改”。

宋初一直到元丰官制改革以前,宰相的职衔分为侍中和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等。侍中的官职要高于同平章事。在整个宋朝的历史上,只有极少几个权位隆盛或者德高望重的同平章事衔宰相,最后晋升为侍中衔宰相。由此可见侍中衔的宰相是何其难的。

《宋史.职官志一》:“国朝以秩高罕除,自建隆至熙宁,真拜侍中才五人。”

这里讲的“真拜侍中”,指的是以侍中官衔任宰相,不用再加上“同平章事”差遣衔。所以被称作“真宰相”。上面所提到的这五个人是范质、赵普、丁谓、冯拯和黄中庸。咱们就举北宋前期范质和赵普的例子,来证明以侍中官衔任宰相不用再“同平章事”差遣衔。

范质在乾德二年(964年)罢相时的官衔是:司徒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

赵普两次以侍中衔任宰相,分别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和淳化元年(990年)罢相,这两次罢相时的宰相衔是:“开府仪同三司、司徒(后一次为守太保)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梁国公(后一次为上柱国,许国公)”,全都不带同平章事差遣衔。

这就说明如果以侍中拜相,不必加同平章事差遣衔。但是这种职衔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整个宋朝才5人而已。

从中书令到同平章事,浅析北宋前期宰辅制度的变革

前面咱们讲过了,中书令入相在宋朝已经没有了,侍中入相整个宋朝就五个人,没有普遍性。所以说,宋朝的丞相最为常见的差遣衔就是这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了,让我们来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平章事,在北宋元丰官制改革之前,是可以充当宰相的低级职衔,只要具有三省六部中“丞、郎以上至三师”官称的官员就可以担任宰相同平章事“差遣”职衔。初任的宰相都是此衔。

唐、五代旧制,宰相都照例兼任三馆的馆职。宋代也沿袭旧例,宋太祖建国之后,就任命宰相为同平章事兼集贤殿大学士,称集贤相;随后升任兼监修国史,称史馆相;最后才能升兼昭文馆大学士,称昭文相。如果同时任命两相时,一兼监修国史,一兼集贤殿大学士,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出两相的官衔的高低。

平章事为真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以丞、郎以上至三师为之。其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其次为集贤殿大学士。或置三相,则昭文、集贤二学士并监修国史,各除。唐以来,三大馆皆宰臣兼,故仍其制。国初,范质昭文学士,王监修国史,魏仁浦集贤学士,此为三相例也。

自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之后,初任同平章事衔的宰相,就常常先不兼领馆职了,以后才升迁兼馆职,其中也有任相二三年直至罢相也未兼馆职的。而侍中衔的宰相则是都兼昭文馆大学士衔,所以就被成为昭文相。昭文相的地位要高于史馆相和集贤相,在三相之中是首相、上相。

从中书令到同平章事,浅析北宋前期宰辅制度的变革

宋代除了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相之外,还有一种入相的方式,那就是使相。是么是使相?

“使相”就是指“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

其实很简单的说,使相就是享受宰相礼遇,但无宰相实权的荣誉衔。史书记载,自唐中叶设使相以来,都只作为荣誉衔,从未行使过什么职权。只有《续资治通鉴长编.乾德二年》中记载了,乾德二年,赵光义以“使相”衔行使了一次宰相的职权。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当时的宋太祖急于罢免了原后周的宰相范质等人,造成了次日当他任命赵普为宰相时,却发现没有在任宰相而无法签署敕令,为了使赵普的任命合法化,宋太祖以其弟赵光义有“使相”衔,令其签署敕令,这才完成了对赵普宰相的任命。这也是唐代创设使相以来,使相唯一的一次行使宰相职权。你想啊从唐代设置使相以来,到赵匡胤时代,一百多年里,这使相的职能,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了一次,这还不算是荣誉衔啊。

从中书令到同平章事,浅析北宋前期宰辅制度的变革

宋太祖在乾德二年正月任命赵普一人为宰相,但是赵普一个人忙不过来啊,于是就想为赵普设个副手,以协助他处理政务,但是隋唐五代都只有宰相,没有副相。没有这个先例,就不知该取什么名称为好,于是就召问有学问的翰林学士承旨陶穀,问他在前朝历代,比宰相低一等为何官?

陶穀其实也对前代的官制一知半解,竟然回答说:“唐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当时赵普的宰相职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然而唐代的参知政事一职的地位其实是高于同平章事的,尽管这件事后来遭到宋真宗时期的宰相李沆的讥讽,“陶失之矣”。但是参知政事这一官职,却因此成为宋代副相的职衔。

先是,已命赵普为相,欲置之副,而难其名称。以问翰林学士陶穀曰“下宰相一等有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故以命之。

参知政事刚开始作为副相时,职权和地位都比较低,不在政事堂举行“上事”(就职)的仪式,也不能在政事堂办公,这个时期的参知政事,还不能被称作“副相”,它实际上只是宰相的助理而已。宋代第一任的做参知政事的官员是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薛居正和吕余庆。

仍令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殿廷别设砖位,敕尾著衔降宰相,月奉杂给半之,未欲与普齐也。

宋太祖在开宝六年(973年)六月决定提高参知政事的职权,与宰相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使之真正具有副相的职权。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赵普擅权。宋太祖提高副相的权力,就是为了制约赵普。

从中书令到同平章事,浅析北宋前期宰辅制度的变革

上述的情况只是特例而已,之后的参知政事的职权,又有所降低。真正参知政事的权位实际上与宰相相当,实同次相,是从寇准开始的,而且从寇准开始后,就没有再更改过。

至道元年,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押敕齐衔,行则并马,自寇凖始,以后不易。

至道元年(995年),参知政事吕端升为宰相,奏请提高仍为参知政事的寇凖的权位。太宗采纳吕端的意见,提升了参知政事的地位,这才使得参知政事真正有了副相的权力。

“诏自今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其位砖先异位,宜合而为一,遇宰相、使相视事及商议军国政事,并得升都堂(政事堂)”

关于宰相和参政的编制员额的问题,在北宋前期,并没有完全固定,时多时少,但大体总数不会超过5员。例如太祖时赵普独相,在设置参知政事后,曾经有过薛居正和吕余庆、刘熙古3人同任参知政事,出现“一相三参”的局面,这也仅仅是四人而已。

从中书令到同平章事,浅析北宋前期宰辅制度的变革

赵普罢相后,以薛居正和沈义伦为相,卢多逊为参政。宋太宗即位之后,卢多逊也晋升宰相,连续6年保持了“三相而无一参”的状态。至道三年(997),吕端独自为相,而吏部尚书温仲舒和兵部侍郎王化基、工部尚书李至、户部侍郎李沆4人同时为参政。此后,“颇以二相二参为率”,就是同时委任2员宰相和2员参政。从这时开始,宰相和参知政事的员额才真正固定起来。

从此之后,宋代的宰相制度才算真正的建立起来。一直到元丰改制以前,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