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王并立:一段被尘封的先秦往事,我们的历史还存在着多少谎言?

 云锦居士 2019-11-16

上古到先秦一直是一段“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历史,秦始皇很伟大,可是也很混账,如果没有焚书这场灾难,相信先秦时代保留下来的大量典籍资料不会让我们的历史变得真真假假。

许多不合情理之处却没有可靠的历史资料验证,许多看似合情合理的历史却又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西周末年到东周初年的二王并立,一段长久以来极为隐秘的历史,而这段历史的真相足以颠覆我们以往的历史常识,在这个真相之上是一个隐藏了几千年的历史大骗局。

一直以来,我们所接触的历史一直是这样的书写的,西周末年,由于周幽王无道,他不仅废除太子,而且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犬戎之乱,西周灭亡。

司马迁编著《史记》时已经是汉代,秦始皇焚书以后,导致六国保留下来的大量历史典籍遭到毁灭,以至于后人研究先秦时代的历史时面临着历史典籍稀缺的尴尬处境。

有理由相信,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也面临着这样的处境,这就导致司马迁在叙述《周本纪》时引用了一些错误的历史资料。

二王并立:一段被尘封的先秦往事,我们的历史还存在着多少谎言?

譬如关于“烽火戏诸侯”这件事,《史记》中如是记载:

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这是许多人非常熟悉的历史桥段,后来发生犬戎之乱,周幽王再度点燃烽火时,诸侯们以为周天子是在戏耍自己,于是都不发兵相救。

西周由此灭亡。

我再继续说一个成语故事,“讳莫如深”。

这个成语出自《春秋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其原文如是解释:

公子庆父如齐。此奔也,其曰‘如’,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它是指鲁庄公在位时间,鲁庄公的妻子哀姜和他的庶兄庆父私通,并且生下了孩子。哀姜的妹妹叔姜嫁给了鲁庄公,也生下了一个孩子。

另外鲁庄公的两个妻妾的后代也打算继承王位,由此展开了一场在鲁庄公死后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由于存在着乱伦、弑君等等敏感的词汇。

孔子在编纂《春秋》时也不愿记载这件事,而其它史书也抱着“讳莫如深”的态度不愿记载这件事,意思就是倘若如实记载这件事情的话,会伤害很多人。

所以把这件事刻意的隐瞒了。

二王并立:一段被尘封的先秦往事,我们的历史还存在着多少谎言?

但为什么叫“讳莫如深”,而不是叫“讳鲁如深”呢?

这就谈到我们的正题上来了,那就是关于西周末年到东周初年一段隐秘的历史,把这段历史说明白了,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叫“讳莫如深”了。

西周向东周的过渡,司马迁在《史记》中是如此记载的:

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於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烽火戏诸侯以后,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周平王被扶持为周天子,接着东迁洛阳,这是一直以来的历史顺序。

对于另一个周天子,周携惠王(或作周携王),司马迁一字一句也没有提,但这并不代表周携惠王不存在。

周携惠王何许人也?

一直以来少有史书提及,最早在西晋咸宁五年(279年)魏襄王墓葬中发现的《竹书纪年》如是记载:

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是为携王,二王并立。

周携王姓姬,名余臣,是周幽王的弟弟。

关于二王并立的历史,《竹书纪年》是如此完整记述的:

(幽王)八年,王锡司徒郑伯多父命。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为太子。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秋九月,桃杏实。王师伐申。十一年春正月,日晕。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是为携王,二王并立。

提到《竹书纪年》,有些人可能就会说这是一本伪书,毕竟这本历史资料给我们造成的冲击力更大,譬如《史记》关于尧舜记载的是和平禅让。

二王并立:一段被尘封的先秦往事,我们的历史还存在着多少谎言?

但《竹书纪年》记载的却是如此情景: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三言两语是不是给人以极大的震动感,几乎颠覆了我们的历史,在这里我对《竹书纪年》的真伪不做进一步的论述。

再来看看2008年捐赠给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清华简)是怎么记载二王并立这件事情的: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启于京师,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

以上文字是研究人员翻译过后的现代文字,被收录在《系年》中,通过比照《竹书纪年》和《清华简》的记叙,我们不难窥见到数千年前那段历史真相。

《史记》中记载的周幽王是被犬戎攻破都城杀死的,但是在这两个战国竹简中却记载了不一样的场景。

《竹书纪年》是如此记载的“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秋九月,桃杏实。王师伐申”。

也就是说周幽王废除太子宜臼和王后申后(申候的女儿),改立褒姒之子伯服(清华简作伯盘)为太子是历史事实,申后和废太子于是逃回了申候的封国。

《竹书纪年》中写申候很愤怒,打算联合犬戎攻打周王室,“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而周幽王也没有闲着,大会诸侯,准备进攻申国,《清华简》中也写“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

至于周幽王为什么非要击废太子和王后,这其中又是一段隐秘的历史了。

二王并立:一段被尘封的先秦往事,我们的历史还存在着多少谎言?

可见犬戎之乱是周幽王主动进攻申国导致的结果,而不是所谓的“烽火戏诸侯”引发的,“烽火戏诸侯”桥段无疑是对周幽王的抹黑。

历史上是否存在着这件事也已经随着这批竹简的出土而真相大白。

周幽王率领诸侯盟军主攻进攻申国,但是申候联合犬戎击败了周幽王的军队,周幽王和伯服、还有郑桓公也在这场动乱中死去。

周幽王的妃子褒姒被犬戎掠夺俘虏,看来申候、鄫(同曾)以及犬戎之间的并不是联盟关系,而是缔结了某种利益交换,关于这些历史细节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周幽王死后,申候以及支持宜臼的诸侯(主要是晋国、秦国和郑国)扶持他为周平王,而支持周幽王之弟余臣的诸侯(虢(guo)国)则扶持他为周携惠王“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

也就是说,在一个叫做“携”的地方拥立余臣为另一个周天子,当时周携惠王的国都大致是在今天河北省望都县(汉称望都县)或任丘县(汉称鄚县)一带,以鄚阳城为王都。

由于周平王之前已经被周幽王废除,而且勾结敌对势力做出了弑君夺位的事情,已经不具备继承周王室的正统性。

但他毕竟还是由于某种目的被申侯还有其他诸侯拥立为周平王,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就出现了二王并立的事情。

后来,申侯和晋文侯可能达成某种交易,这些历史细节还有待考证。

周携惠王二十一年,晋文侯率兵击杀了周携惠王,周平王知道后很高兴的颁布一篇名为《晋文侯命》的诏书赞美晋文侯。

二王并立:一段被尘封的先秦往事,我们的历史还存在着多少谎言?

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曰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

尽管周携惠王已经死去,而周平王成为唯一的周天子,但是其他诸侯都不承认他的合法性,“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

也就是说,这些诸侯根本就不去朝见周平王,晋文侯强行把周平王拥立为周天子,过了三年,又把他迁往东边的洛阳,以便利于控制周平王。

周平王东迁以后,国家形势急剧变化,周天子成为名存实亡的傀儡,失去对各诸侯的控制和影响力,“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彊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实际上不难想象晋文侯为什么要扶持弑君夺位的周平王,而不是拥立周携惠王,说明这些诸侯也在试图摆脱周王室的控制。

这些野心勃勃的诸侯都打算在这场周室动荡中谋求某种利益和目的,无疑他们达到了,东周时期的周天子几乎就是一个傀儡,一个摆设。

这些诸侯从中捞到了不少好处,如《竹书纪年》记载“二年,秦作西畤。鲁孝公薨。赐秦、晋以邠、岐之田。”

这也符合《史记》中记载的“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但其中的细节之处可能有所不同。

郑国也从中得到了好处,那就是被封为诸侯“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

而拥立周平王的好处就是有把柄掌握在手里,由于周平王的合法性已经不再,所以他也需要这些支持自己的诸侯的帮助。

二王并立:一段被尘封的先秦往事,我们的历史还存在着多少谎言?

于是,双方的这种需求就不谋而合了,而关于周携惠王的历史也可能在周平王的施压下被各国隐去不记。

倘若说各国是为了照顾周王室的面子而自觉性的隐去这件事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就造成我们长久以来都不知道有关于这段历史。

结果只有当时不太买周天子账的楚国记载了这件事,魏国也在《竹书纪年》中提及了这件事。

而孔子在编撰《春秋》时却刻意的隐去了这件事,由于当初周携惠王的国都在莫易之地,所以这就有了“讳莫如深”这个成语的来历。

但后来却被张冠李戴应用在鲁庄公的头上,可是细细追究起来,讳莫如深和鲁庄公却没有任何关系。

可见,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其实就是充满了政治黑暗的阴谋,而各诸侯国也都“讳莫如深”的没有记载这件事。相信将来随着更多的先秦古籍出土,我们还将见到更多的历史真相。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