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度崛起的中国鞋王:曾一年关店1821家,巨亏19亿,现年入上百亿

 小天使_ag 2019-11-17

“我等了三年,是要等一个机会。不是证明我了不起,而是要告诉大家,失去的一定要找回来!”《英雄本色》这段经典台词,拿来描述当下的李宁体育十分贴切。在中国运动服饰品牌的发展历程中,2010年似乎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争其艳,但在这之后几年里国产运动品牌相继进入了寒冬期。如今,在经历了数年的调整期后,国产运动品牌又开始走向复苏,而在这复苏的过程中又要以曾经的国产运动品牌霸主李宁的复苏最受人关注。

去年12月,李宁品牌“快闪店”登陆广州太古汇,人声鼎沸,继深圳万象天地、北京太古里后,这是其在一线城市潮流地标第三次开设快闪店。 而在2018年,李宁先后两次登陆纽约、巴黎国际时装周,大洋彼岸惊爆眼球的秀场在国内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几乎所有秀场同款商品被秒杀,乃至断货。而在人流密集的地标落地快闪店,走近目标消费者,助推“潮牌”形象深入人心,正是快闪店的初衷。比如,以三里屯“NING SPACE”为例,刻意营造出1990年代的街头运动潮流氛围,凸显了时尚尖货的气质。


作为一个体育明星,李宁在1990年创办李宁品牌之时就引起了极大关注度,特别是又在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上的超级曝光后,李宁品牌更是家喻户晓。事实上,从李宁品牌成立到2010年的20年间,其几乎一直处于不断上升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

资料显示:2001年,李宁的营收就达到了7.34亿,之后便一路高歌猛进,以每年10亿左右的增长成长为中国运动品牌的霸主。2009年,李宁以83.87亿元的营收超越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二的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成为仅次于耐克的第二大品牌,稳居国产运动品牌霸主地位。2010年,李宁的营收规模达到94.55亿人民币,走向自身巅峰。

然而,此时中国体育产业的繁荣已经深陷危机。一位体育从业者对2008年后的体育产业繁荣有一个比喻:李宁、安踏、耐克都进了电梯,一个在里边跑步,一个在里边做俯卧撑,一个在里边拿大顶。别人问他们是怎么上来的,他们说,跑步、做俯卧撑、拿大顶上来的,其实都错了——是电梯把他们拉上来的。这电梯,指的就是2008奥运刺激下的整个中国体育产业的勃兴。

也正是因为这种蓬勃,体育用品企业都带有一种盲目的热情投入生产。2010年初,整体供大于求,行业颓势已十分明显。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经历过几次经济危机,对市场更敏感,很快开始打折,但李宁还在大量生产。更要命的是,李宁还在此时开启了一场非常失败的品牌年轻化运动,换了logo和标语,结果不仅没争取到年轻人,还把原有的忠粉给弄丢了。

于是在2010年,李宁业绩发生断崖式下跌,净利润暴跌至11.08亿,股价在短短5个月时间内被腰斩。2011年,其净利润已缩水至3.86亿元,同比陡降65%。而这样的挫败,让“李宁”在2012年全面陷入“内忧外患”之中。数据显示,2012年,李宁关店1821家,巨亏19.8亿元,还把行业老大地位拱手让与安踏。

2014年底,李宁公司在经历了两换一把手均无明显改善后又让李宁本人重新回归了李宁。“一切皆有可能”随即重启,这一举动引发了新旧粉丝共鸣,人们对国货“李宁”燃起了希望。“重新步入发展起步元年”,是2015年李宁对公司的新定位。同时战略方向由体育装备提供商,向“互联网 运动生活体验提供商”转变。

2015年,李宁公司发布与华米科技合作的智能跑鞋,倡导智能运动生活方式,同时使其真正大众化:凭借亲民价格和智能噱头,该款跑鞋发售半年就售出40万双。 2016年,李宁不少的明星产品都掀起了销售的“小高潮”。“李宁弧2016”让跑友们自发地发表使用测评;“韦德之道4”在上市发售时引起球迷排长龙购买;“音速4代”“驭帅10代”等专业产品也点燃了篮球迷们的讨论热情。

而在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中,李宁交出了半年营收47.13亿元,同比增长17.9%;经营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45.6%的成绩单。而按照这样的增速下去,李宁公司在2018年营收突破百亿几成定局,这也将是目前李宁的又一巅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