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气的运转

 简单了幸福 2019-11-17

请看实例:下图是2015.7.8日,乙酉日,小暑节气上升的气。外圈的气,用的是中气。

燥气酉金交在夏天,不得气,前不应。这叫火的岁气,夏天小暑的时令司天,乙酉的酉金燥气上从。不得气,乙酉始于当日寅初水下一刻。这里说的五运六气运转就是在中华大地的南方为一州之气,一个地域中五运六气的运转。要用阳气先天,阴气后天,或阴气先天,阳气后天的方法看气。所谓太虚的寥廓,肇基化源,在这里指的是这个夏天小暑的时令的时间,为寥廓天体化的源气。(同理,春天定位等,都是一个太虚寥廓的天体)。在下图,少阳夏天南方地域定位,太阴的中气阳明燥气司天,左右还有间气的地域定位,每个地域的天上都有六气的中气司天。

当燥气交于前太阴长夏的地域时,为气不应,但应前,长夏生秋,所以气应该始于亥时辰的中后。在亥时是中间,应该见到辛酉,但是热燥行,阴气不生少生,受湿燥治,为平气,在亥时前又生了火为平气,这要看运转盘才可知。正好是书中说的再加十气后,见的是火气。所以应见 癸巳。注意:癸巳行了一周又上临少阳风的气,然后再论,上临天的风气。天上少阳的风气盛,内气癸火次之,所以补它。补气先从平原地域的天上司天的风气、阳气化气开始,至初夏洼地(内圈少阴),为当其地位的胜气,风胜于火后,风是春令,是正在消去的气,先治春风。燥气上临火气,不得气,又至阳明之高地,阴先阳后,为燥气不及。燥气在顺着天上阳明太阴的中气阴气行,要补燥气,燥气首先从阴化又后从阳化,从阳气化,阳气是夏气胜,所以为干土。火旺土旺,是司岁的气最盛,火盛土旺,在顺少阳的中气风的阳气行的时候又克伤了寒气。

图中内圈的少阴为东南,少阳为正南,都为洼地,此地域见气,为阳气为先天,为盛气,阴气为不及,在阳气后。内圈的阳明为西方,为西北乾方,为高地,此地域见气,阴气为先天,为盛气,阳气为不及,在阴气后。内圈的厥阴为山地,内圈的太阴为平原,都随司天,在泉的气。这是五运六气行于内的气。客气行在司天的六气和五运气的中间,上临着天的气下,化生着,又被各地域的地气承着运行。所以客气在运行中,都写在了司天的气和五运的气中间。

内气的运转,指的是乙丁己辛癸的日气,(即侯气)在正化时生成的气。书中叫一州之气。其实,应该叫当其位生成的气,在一个地域,或叫一个地方、一个地点生成的气。书中说必明天道地理,这里说的是地上的地理,即在一个地域,一个地方,一个地点的地形有高低的差别。高者的气,阴气盛,为阴气先天,阳气后天。洼地方的气,阳气盛,为阳气先天,阴气后天。地域小大的差别,小者有小异,大者有大异。以中原渭河流域向远方,以气候验之,大者在东西南北相差万里之遥,小者只是高下几里,或几米。地形的差异,越近,阴阳气的差别越小。越远,阴阳气的差别越大。在论内气运转的时候,其实指的是图中,五方的地域,也就是五季,五脏,五运所说的五个气位。初运春天的61天,为山地的地域;二运初夏和夏天的121天,为洼地的地域;三运的61天,为平原的地域;四运秋天和五运的冬天121天,为高地的地域。在这五个地域,有六个司天的气。书中说,不明天地之气,指的是,不明白这六个地域中,各有阴阳之气,不明白这六个地域的天上,各有六个司天的气,也各有阴阳之气。虽有了《黄帝内经》书中告知的五运六气运转的天道,你还是转不起来。在医疗中虽有上圣救生的药物和秘方,不明白地理的地道,同样犹未免是世中的诬斥。

在以上的这个描述中,是描述了一个天体的形象,按照书中的话说,为太虚寥廓,肇基化源,五运六气的回簿,衰盛不同,但是对五运六气的损益相从是一样的。五运六气的上升,上应天的气,五运六气下降,下应地的气,五运六气总是回绕依迫在天地间。人也同样如此。如果天地间生成的是平气,如:

巳亥厥阴风,敷和的平气,生而勿杀;寅申少阳火,升明的气,长而勿罚;丑未太阴湿气,备化的气,化而勿制;卯酉阳明燥气,审平的气,收而无害;辰戌太阳寒气,静静的气,藏而勿抑。都为平气,为成数的气。气的运行回绕依迫在天地间不同的气位时,受益得气必成为太过的气,受益的气虽然还用成数表示,而气已成为太过的气了。虽然太过的气还用成数表示,而气已成为太过的气了,而后必然出现杀、罚、治、害、抑的问题。平气受损失气,必成为不足的气,不足的气用生数表示,不足气已成为平气以下的气了。

如果天地间生成的是不足的气,如:巳亥厥阴风,委和不足的气;寅申少阳火,伏明不足的气;丑未太阴湿气,卑监不足的气;卯酉阳明燥气,从革不足的气;辰戌太阳的寒气,涸流不足的气。都是平气以下,达不到阴阳平衡的气,为不足的气,都用生数表示。不足的气,在回绕依迫在天地间不同的气位时,受益得气必成为平气,虽然还用生数表示,而气已成为平气了。受损不得气必成为二次受伤的气。虽然还用生数表示,而后必然出现受杀、受罚、受治、受害、受抑的问题。故叫乘危而行,必遭盛气治的气。

如果天地间生成的是有余的气,如:巳亥厥阴风气,发生成有余的气;寅申少阳火,赫曦成有余的气;丑未太阴湿气,敦阜成有余的气;卯酉阳明燥气,坚成成有余的气;辰戌太阳寒气,泛滥成有余的气。都是太过以上独盛的气,独统天周地域的气,都用成数表示。独盛的气,在回绕依迫在天地间不同的气位时,受益得气必成为郁塞的气,虽然还用成数表示,而气已成为独盛的气了。受损不得气必成为太过的气,看着气盛有成数表示,好像是天不应的。虽然还用成数表示,而后必然出现五运六气的倒行逆施的问题。凡是持着自己有余太过的气,淩犯不胜的气的气,必然郁塞在天地间中,倒行逆施,这样的气也必然齐了天的气,出现天治色气的问题。

所以说《气交变大论六十九》专讲五运六气在当其位,用当其位的气定位,讲述日气乘天的气行,说明五运气的更治,都应六司天的气,阴阳的往复,寒暑的迎随,不应五运,五脏,五方的内气,从而进行五运六气的运转。故为必明天道的道理。

《五常政大论七十》专讲一个地域,四方高下,阴阳的差别,天气制之,气有所从,论五运六气的运转。故为必明地道的道理。两篇文章合到一起,才能说明白五运六气运转的天道地理。

                          拄其间  锷未残

                                         2019.11.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