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诗记】刘秉忠:天地春秋几苍雁,江湖今古一扁舟(上)

 江河行地劲草庐 2019-11-17

刘秉忠是忽必烈最重要的谋臣之一,他的人生经历却很是奇特。他17岁时在老家邢台做过官府里的工作人员,到他23岁时,突然不想干了,于是就出家为僧。关于这件事,相关的记载史料不少,我仅将王磐给他撰神道碑中的一段话抄录如下:“一日,因案牍事有不惬意者,投笔叹曰:‘吾家奕世衣冠,今吾乃汩没为刀笔吏乎!丈夫不得志于世间,当求出世间事耳。’即弃去,隐于武安山岩谷间,草衣木食,以求所志。天宁寺虚照禅师,遣其徒招致,与披剃为僧,仍以公知经书、工翰墨,命掌书记。”


某天刘秉忠突然厌烦了文字工作,他觉得这不是大丈夫应当做的事,于是就躲进深山去做隐士。而后被天宁寺的高僧得知,于是派徒弟把他招唤到了寺内。在虚照禅师的劝说下,刘秉忠正式出家了。但有趣的是,刘因为厌烦抄抄写写的文字工作而躲进深山,他未曾想到的是而今出家成了僧人,大和尚依然命他在寺内做跟他原来一模一样的工作,历史没有记下来刘秉中对待这个宿命的结果是怎样的态度,但从这一点就可看出,他的一生恐怕脱离不了跟书本打交道了。刘秉忠出家后,师父给他起的法号叫子聪,因为他在寺内负责文字工作,所以又被时人称之为“聪书记”。


刘秉忠出家也不是没有缘由,因为在他出家之前就跟当地的至温和尚是好友,而这至温和尚曾经拜万松行秀为师,后来刘秉忠发达之后,就把至温推荐给了忽必烈,而后至温坐上了龙光华严寺的首任主持,此寺是蒙古上都的著名寺院。而该寺的第二任主持,就是嵩山少林寺的雪庭福裕。即此可知,该寺在当时有着何等显要的地位。而刘秉忠一直与至温和尚有着很好的关系,刘的诗文集中收录有一首写给至温的诗——《呈全一庵主》:


百结千围系物绳,古根金钟未忘情。
庄周一梦花间蝶,圆泽三生石上僧。
诗有仙风抛世网,酒藏奇计破愁城。
放他少室山头月,代祖流传不尽灯。


蒙古时期,忽必烈手下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名叫张易,张易后来官至枢密副使,此人也是经过刘秉忠的推荐而到了忽必烈的麾下。由此可知,当忽必烈还未发迹之时,刘秉忠就认定此人大有作为,于是他帮助忽必烈推荐重要人物。

墓址之上仅有这么一棵树


刘秉忠出家后不久,邢台一地闹灾荒,虚照带着刘秉忠来到了大同去投奔他的妹夫,后来邢台一地的灾荒得以缓和,虚照返回,而刘秉忠留在了当地。这个阶段,他无意中结识了海云和尚,这是他一生的重要转折点。按照刘秉忠《行状》上的记载:“会海云大士至,一见奇其才。时上在藩邸,遣使召海云老北上,因携公偕行。即至,见公洒落不凡,及通阴阳天文之书,甚喜,海云老南归,公遂见留,自是礼遇渐隆。”


海云很欣赏子聪,认定他是个奇才。而后忽必烈召见海云时也带上了子聪一同前去,忽必烈也觉得子聪气度不凡,尤其令他喜欢者,是子聪还会算卦搞预测,而忽必烈又特别相信这类法术,所以当海云返回之时,子聪就留在了忽必烈的身边。而后几经转折,子聪越发受到忽必烈的信任,最终成为了其身边最重要的谋臣。


当年子聪跟随忽必烈时,忽必烈还没有发达,这也正是子聪眼光独到的地方。蒙古宪宗二年,蒙哥皇帝命令弟弟忽必烈去攻打云南的大理国,想以此对南宋形成包围的局势,于是忽必烈从蒙古带领几十万大军一路南下,走了上万里,终于将大理国灭掉。这期间,子聪一直跟随在忽必烈身边。这个行军过程艰苦卓绝,因为交通的困难,使得蒙古军队伤亡惨重,在攻下大理国时,子聪劝忽必烈不要实行屠城政策,终于救活了一城的百姓。


忽必烈为什么那么听得进去刘秉忠的劝告呢?这跟刘能掐会算令忽必烈服气有很大关系。张文谦给刘秉忠所撰的《行状》中记录了忽必烈对刘的赞誉:“(刘秉忠)言无隐避,一皆出于忠诚。其天文、卜筮之精,朕未尝求于他人也。此朕之所自知,人皆莫得与闻。”看来若能取得上峰的信任,必须在关键时刻能够露一手。刘秉忠在帮助忽必烈时,一定亮出过自己的法术。关于这一点,危素在《送郭真人还玉笥山序》中说:“常山刘文正王,以沉机大略,最为世祖亲幸,且通秘术,用兵之际,役使鬼神,多著奇效”,果真,刘用自己精通的法术在关键时刻帮助了忽必烈。

今人的题字与题诗


在跟随忽必烈远征大理的途中,刘秉忠还忙里偷闲地写了不少诗,比如他写过一首《西蕃道中》:


鞍马生平四远游,又经绝域入蛮陬。
荒寒风土人皆怆,险恶关山鸟亦愁。
天地春秋几苍雁,江湖今古一扁舟。
功名到底花梢露,何事区区不自由。


这首七律的前四句讲述了征战途中的险恶,而后四句则显现出了刘秉忠的达观人生态度,由此可知,他对功名利禄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关于这种格调的诗,他还写过《过丰州二首》,其中之一为:


平生清兴在林泉,世路谁教也著鞭。
马上青山长万里,镜中华发已三年。
又经黑水还沙漠,才自乌云出瘴烟。
盖世功名正低首,西风秋树一声蝉。


刘秉忠说自己淡薄功名,虽然跟随忽必烈南征北战,然而他对这种盖世功名却并不那么介意。但他是否真的不介意?这一点确实难以分析。事实上,等到忽必烈战胜了其他竞争者并最终取得大统之位时,子聪和尚也获得了他应有的荣誉,在他的神道碑中记有这样一段话:“中统五年(1264)秋八月改至元元年,翰林学士承旨王鹗奏言:‘书记刘秉忠,效忠藩邸,积有岁年,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忠勤劳绩,宜被褒荣。今圣明御极,万物惟新,秉忠犹以野服散号,萧条闲寂,守其初心,深所未安,宜与正其衣冠,崇以显秩,实遂众望。’上览奏,欣然嘉纳,即日命有司,备礼册,授公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事。”

夕阳西下


忽必烈登基后的第五年,正式改元为至元元年,而后在大臣的上奏下,刘秉忠取得了显赫的地位,而其大名的来由也得自皇帝所赐,《元史》卷五《世祖本纪二》中称:“癸丑,命僧子聪同议枢密院事。诏子聪复其姓刘氏,易名秉忠,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原来,忽必烈下令让刘秉忠到朝中做高官,并且让他恢复原姓,同时改名为“秉忠”。刘秉忠做了二十六年的和尚,而今又还俗为朝中的一品朝官,同时被封为极其尊贵的太保,其地位之显赫,在元朝的汉人中几乎没有人能与之比肩者。忽必烈对刘秉忠极其重用,包括国家的体制建设、年号的确定、首都的规划等等,这一切重要事件全都是由刘秉忠一手策划者。


因为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所以他们没有自己的正统国名与年号,蒙古人就以草原上牧草的荣枯作为记年方式,赵珙在《蒙鞑备录》中说:“其俗每以草青为一岁。人有问其岁,则曰几草矣。”这就是所谓的“草木记年法”。再后来,蒙古建国,于是又先进了一步,采用汉人所使用的十二生肖,比如“鼠儿年”、“鸡儿年”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地支记年法”。从蒙古国建成到忽必烈建大元,这之间的四朝都是使用这种方式来记年。


忽必烈登上了帝位,刘秉忠告诉他正统的皇帝不能没有正统的年号,忽必烈觉得刘说得有道理,于是命刘起一个年号,而刘起出的蒙古人所使用的第一个年号就是“中统”。当然,这个“中统”跟国民党早期所使用的那个“中统”,不是一个含意。刘所起的“中统”,是“中华开统”之意,这个年号的涵意是强调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也是中原王朝体系中的一个单元。蒙古人几经征战,灭掉了许多国家,而后成为了世界上疆土最为辽阔的大国,如此说来,宋朝只是被蒙古人灭掉的几十个国家中的一个,但忽必烈登基之后却接受了刘秉忠的建议,将蒙古人所建立的政权接续于中华正统王朝的递传延续。以我的私见,刘秉忠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恐怕就是这一点。


到了中统五年,皇位争夺已经尘埃落定,刘秉忠又向忽必烈提出了改年号的建议:刘根据《易经》中“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一句,将年号改为“至元”。其实不仅如此,作为朝代的元朝,这个朝代号也是刘秉忠所起,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九《元史元建国号始用文义》中称:“元太祖本无国号,但称蒙古,如辽之称契丹也。世祖至元八年,因刘秉忠奏,始建国号曰大元,取‘大哉乾元’之义,国号取文义自此始。”并且在朝代之前加个“大”字也是刘秉忠的发明,虽然中国古代的朝代中也有称为“大唐”者,按照明朱国祯的考证:“国号上加大字,始于胡元,我朝因之,盖返左衽之旧。自合如此,且以别于小明王也。其言大汉、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夷尊称之词。近见新安刻《历祚考》一书,于汉、唐、宋及司马晋,皆加大字,失其初矣。唐碑有称巨唐者,巨即大也。宋曰皇宋,皇亦大也。刘越石表亦云天祚大晋。”(《涌幢小品》卷二)看来,除了大元确为其称呼,余外者都是当时蕃属国对正统王朝的尊称。由此可知,在朝代前加“大”字,也确实是刘秉忠的发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