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兵勤王的诸侯,为何拥立了具有“弑君弑父”之嫌的周平王?

 刻在星星上 2019-11-17

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   ,改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伯服为太子。太子宜臼出奔申,申侯联络鲁侯、许文公表示支持太子宜臼。《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之《疏》述刘炫引《竹书纪年》曰:“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周幽王准备兴兵伐申。申侯得知后联合缯国、西夷犬戎乘周幽王的军队尚未出动之时,先发制人攻打幽王。以犬戎为主体的申、增、犬戎叛军很快攻进西周都城,幽王出逃在骊山下被叛军所杀。犬戎趁机在镐京进行了一番烧杀劫掠。

郑国、晋国、秦国等诸侯国得知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后,起兵勤王进兵镐京。在各诸侯勤王之师逼近时犬戎烧了周王宫,撤离了镐京。勤王大军到达时幽王已死,犬戎军队早已撤离,昔日辉煌的周都却是满目疮痍残败不堪。


面对此种场景,起兵勤王的各路诸侯经过一番利益权衡后,不但没有追究联合“异族”起兵反叛的申侯,反而与申侯共同拥立“弑君弑父”的前任太子宜臼继位为周平王,唯独虢公立王子余臣为周携王。

各诸侯拥立具有“弑君弑父”之嫌的宜臼为周王,多半是居于形势和利益的考量。

首先是因为周幽王的统治并不得人心。讽刺幽王的毛诗《蓼莪》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民莫不穀,我独不卒!”《楚茨·序》:“政烦赋重,田莱多荒,饥懂降丧,民卒流亡,祭祀不享,故君子思古焉。”可见赋役繁重,人民劳苦,流离失所,不得终养。除周都国人外各诸侯对幽王也甚有不满《史记·周本纪》说:“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莞柳·序》说:“暴虐无亲,而刑罚不中,诸侯皆不欲朝。”


其次叛乱的发生也是因为幽王废嫡立庶,从周礼上来讲是幽王先不守礼法。当然申侯愤怒,联络“异族”攻周,是为大逆不道,但这却不是年轻的平王所能控制的。幽王和太子伯服死后,宜臼作为前任太子曾誓于宗庙,告于天下,相比王子余臣在道义上仍能获得周人的同情,因而最具合法的王位继承权。《王风·黍离》孔颖达疏:“宗周丧灭,非平王之咎,故不刺平王也。”可见宜臼并没有完全丧失道义的支持。对于周天子的拥立诸侯还是要尊重周人的意见的。


再者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已是既成事实,况且犬戎在勤王大军到来之前已经撤离。周人也比较同情宜臼,各诸侯没必要为一个已死不得民心的幽王再兴师动众的劳师追击犬戎,而申侯一族几代人一直作为周王朝西部边陲的方伯替周王镇守西部在周王都附近的势力不容小视,这样一来各诸侯就更没有必要和申侯过不去了。

最后既然周人都同情认可宜臼继位为王,宜臼作为申侯的外甥而且还年轻,申侯自然就能在后面掌握周朝大权,前来勤王的诸侯就更没必要得罪申侯了,况且申侯也拉拢各诸侯并以周平王的名义给予他们一些利益。


郑国:任命郑武公担任周王室的卿士,并把虎牢以东的大片土地赏赐给郑武公。

晋国:赐命晋文侯为侯伯,授晋以汾田,许晋代王征伐的大权。《今本竹书纪年》:赐秦、晋以邠、岐之地。

卫国:将卫国爵位由侯爵晋升到公爵。《史记·卫康叔世家第七》: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

秦国:正式将秦封为诸侯国,并赐秦襄公以岐西之地。《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就是在这种形势和利益的驱使下,原本起兵勤王的诸侯们,最终与联合“异族”灭西周的申侯站在了一起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王的拥立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