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眩晕”有4种类性,调理前要先了解自己症状,才能有效艾灸

 Cindyyeping 2019-11-18

昡晕,又称"头眩"、掉眩"冒眩"风昡”等。“眩"指眼花,“晕”指头晕,是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觉症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

本症的发生与肝、脾、腎三脏关系密切,病位在脑,起病常与劳累过度、忧思郁怒及饮食厚味等有关。临床上依据其症状主要分以下4种证型。

1.风阳上扰 肝气化火,阳气暴长火随气窜,因此本型可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2.痰浊上蒙 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或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受损,脾虚生痰,痰浊肆虐,因此症见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口黏纳差,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3.气血不足 久病体虚,或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乏源,因此患者症见头晕目眩,面色淡白或萎黄,神倦乏力,心悸少寐腹胀纳呆,舌淡、苔薄白,脉弱。

4.肝肾阴虚 素体阳胜或肝阴不足,导致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因此本型患者可见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倦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辨证灸治。

本病的临床表现特征是头晕与目眩并见,病情有轻重之分,或兼目涩耳鸣,少寐健忘,腰膝酸软;或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发作间歇期长短不可为数月发作一次,亦有一月数次;常可有情志不舒的诱因,但也可突然起病,并可逐渐加重,临床上一般依据其不同症状进行辨证灸治。

(一)风阳上扰

主穴:百会、风池、头维、太沖、太溪配穴:失寐加神门;心烦易怒加内关。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5~7天为1个疗程。

2.温针灸每穴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5~7天为1个疗程。

(二)痰浊上蒙

本症型除昡晕外尚有头重如裹、胸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烦、苔厚白賦脉滑等证,治疗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为主。

施灸穴位

主穴:百会、风池、内关、中脘、丰隆配穴:恶心加中脘;痰多加阴陵泉阴交。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5~7天为1个疗程。

2.温针灸每穴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5~7天为1个疗程。

(三)气血不足

本症患者除头晕外兼见神疲乏力,面色淡白,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此为气血不足之症,故治疗宜补益气血。

施灸穴位」

主穴:百会、风池、血海、气海、足三里

配穴:自汗加复溜;腹胀加天枢。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5~7天为1个疗程。

2.温灸器灸每穴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5~7天为1个疗程。

(四)肝肾阴虚

本型患者一般表现为眩晕久发不已,视力減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舌红苔薄,脉弦细,临床治疗上多以滋养肝腎,养阴填精为主。

施灸穴位

主穴:百会、风池、肝前、賢俞、太溪配穴:少寐加神门;心烦加内关;耳鸣加耳门。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5~7天为1个疗程。

2.温灸器灸每穴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5~7天为1个疗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