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自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的症状。有经常性与发作性的不同,病位主要在脑髓清窍。多因气血营精不能上荣于头,或因风阳、火热上扰;痰浊、瘀血阻滞,清阳被遏等所致。 【病因病机】 风眩、脑络痹、虚眩、耳眩晕、子眩、子痫、产后血晕、晕动病、脑萎、神劳等疾病,头部内伤、项痹、某些药物中毒、脑瘤及眼耳鼻等五官疾病,皆可出现眩晕的症状。 【辨证论治】 [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痛且胀,头重脚轻,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 [痰浊上扰]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体多肥胖,舌淡胖,苔白腻,脉濡滑。 [瘀阻脑络]头晕,头痛如刺或固定不移,面色晦暗,舌有斑点,脉弦涩。 [脾虚气陷]时时眩晕,遇劳即发,气短神疲,气下坠感,食少便溏,面白少华,舌淡,脉缓弱。 [气血两虚]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淡白,唇甲色淡,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肝肾阴虚]眩晕耳呜,头痛且胀,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少寐多梦,口苦,腰膝酸软,遗精,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肾精不足]眩晕,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肢冷,舌淡,脉沉细无力。 【单方验方】 (1)桑寄生15g,1剂/日,代茶饮。 【中药成药】 常用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天麻首乌片、刺五加片、脑心舒。强力脑心康、大麻丸、步长脑心通、天麻注射液等。 【针灸推拿】 (1)体针疗法:常用穴位有风池、百会、合谷、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等,透针用内关透外关、曲池透少海,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隔日针1次,7天为1疗程。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95.中医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