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眩晕中医辩证论治

 学中医书馆 2019-01-03

  眩晕是自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的症状。有经常性与发作性的不同,病位主要在脑髓清窍。多因气血营精不能上荣于头,或因风阳、火热上扰;痰浊、瘀血阻滞,清阳被遏等所致。

  【病因病机】

  风眩、脑络痹、虚眩、耳眩晕、子眩、子痫、产后血晕、晕动病、脑萎、神劳等疾病,头部内伤、项痹、某些药物中毒、脑瘤及眼耳鼻等五官疾病,皆可出现眩晕的症状。

  【辨证论治】

  [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痛且胀,头重脚轻,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则]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痰浊上扰]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体多肥胖,舌淡胖,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祛痰化浊
  [方药]半夏白木天麻汤加减。

  [瘀阻脑络]头晕,头痛如刺或固定不移,面色晦暗,舌有斑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脾虚气陷]时时眩晕,遇劳即发,气短神疲,气下坠感,食少便溏,面白少华,舌淡,脉缓弱。
  [治法]补气升阳。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气血两虚]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淡白,唇甲色淡,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

  [肝肾阴虚]眩晕耳呜,头痛且胀,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少寐多梦,口苦,腰膝酸软,遗精,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大定风珠加减。

  [肾精不足]眩晕,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肢冷,舌淡,脉沉细无力。
  [治法]阴虚者,补肾益精,阳虚者,温补肾阳。
  [方药]偏阴虚者,左归丸加减;偏阳虚者,右归丸加减。

  【单方验方】

  (1)桑寄生15g,1剂/日,代茶饮。
  (2)苦丁茶10g,夏枯草30g,野菊花15g,水煎服,1剂/日。
  (3)芹菜根30g,龙葵60g,水煎服,1剂/日,代茶饮。5.磁疗、激光照射等治疗。

  【中药成药】

  常用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天麻首乌片、刺五加片、脑心舒。强力脑心康、大麻丸、步长脑心通、天麻注射液等。

  【针灸推拿】

  (1)体针疗法:常用穴位有风池、百会、合谷、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等,透针用内关透外关、曲池透少海,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隔日针1次,7天为1疗程。
  (2)耳针疗法:常用穴有降压沟、脑干、内分泌、皮质下、神门、眼、心等。每日或隔日针1次,每次选用其中1~2个穴位,留针30分钟,7~10天为1疗程。亦可用埋针法或王不留行子代替埋针,每日按压2~3次。
  (3)七星针疗法:用梅花针轻叩头部、脊柱两侧,每次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
推拿按摩 百会、风池、风府、太阳、印堂、肺俞、心俞。胸俞、肾俞。用推拿、抹、按、搓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