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洪生1 张威1 侯青2 张洋1 孙印臣1 张晶1 程月飞1 马静1 赵佩林1;作者单位:075000 张家口,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神经外科1;075000 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2;通信作者:张威,Email:251zhangwei@sohu.com。 本文发表在《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8年6月 第4卷第3期;杂志官方网站:http://www.,神外前沿转载此文已获杂志社官方授权。 
【摘要】 目的 研究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总结其发病机制,探讨及时诊断、治疗的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67例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入院时按GCS评分:3~5分11例,6~8分36例,9~12分83例,13~15分37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颅高压症状,观察治疗过程中,76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深,94例患者肢体肌力减退,81例患者频繁呕吐,43例患者躁动,5例患者脑疝。 结果 手术治疗94例,保守治疗73例。所有患者依据GOS评分判断:恢复良好114例,中残32例,重残13例,死亡8例(4.8%)。 结论 动态CT观察是早期发现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的有效方法。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绝不能仅仅依赖首次CT结果即制定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案,应进行专科监测和动态CT观察,根据患者血肿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关键词】颅脑损伤;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意识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