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思维,提升智商的方法——《思维本质》再理解(3)

 kanglanlan 2019-11-19

什么是思维?反省思维的四个特征

  • 反省思维有四个特征

  1. 引起思维的疑难;

  2. 解决疑难的探究;

  3. 目的牵引的连贯;

  4. 具有批判的检查。

在前面的例子中,气温的突然降低是一个疑难,也可称为一个问题,它需要一个解释。抬起头看看天,这是寻求事实解决疑难的动作。初得的事实是纷乱的,但至少暗示了云,抬头观察云就是确定所暗示的对不对,这个动作是探究或研究。这个动作在于寻取事实而得到一个有力的证据,从而判断是否会下雨(达成避免淋雨)的目的。如果我们身边有湿度计,就会再次检查自己的判断。

再举一个寻常的例子。在外地旅游,走到一个分岔路口,踌躇着不知道哪一条对。怎么解决这个疑难呢?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武断的,盲目的走一条,听凭自然;一种是先思索一下,找到认为可能对的那一条。如果是出于后者而以思维来决定,则必须从记忆或仔细观察中再探究更多的事实,如此才能找得到对的一条路的证据。他可以爬到树上去眺望,可以两条路都试走一段以探求一些线索,以求反复检查可能的选择。他的反省思维,目的在于寻找这些事实,这些可以替代路标或地图的东西,反复找出判断最佳归程的依据。

“寻路案例”现实意义的扩展:我们平日常说的“行动大于思维”的道理就在于这,即为达成目的,在不明确的情境下,通过行动和试错来寻找更可靠的证据。显然,这种行动也可以说是反省思维的一个过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执行力重要的内在缘由。在现实活动中多数情境是不明确的,缺乏足够知识和经验,我们不得不强调行动以求更多更细的观察和体验,以求更多证据以深化思维。但要清晰行动的真正目的,毕竟这是更消耗资源的。而最终目的达成或者说成功不过是个一自然发生的物性结果,反倒没什么可以多说的了。

  • 四个特征总结说明

思维起于岔路的疑难,起于取舍。如果行动是顺畅而毫无困难的,如果思维只是聊以自娱的幻想,那就没有反省的必要。只有遇到困难,在将信将疑之时,我们才会停顿下来,细细思索。思维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自然燃烧”,必有引起它的情境。让孩子或成人去思维,但却没有他们自我经验中感觉到的疑难,那是完全无效的。

解决疑难的需求是持续引导思维的因素。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欲望,思维必然停滞,因此必须有暗示——一种暂定的计划、一种可能的解释。现有事实不能提供答案,只能暗示这个答案。暗示的来源是什么呢?那就是过去的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接触过类似的情境,处理过类似的事实,那么暗示容易发生。否则即使客观上存在疑难或问题,思维还是不会发生的。

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上,思维或思想的流动必然向着一定的目的前进,循着一定的路径形成连续的流。每一个暗示和假定都围绕着目的来判断和取舍。解决疑难的目的需要支配着探究的性质和结论。如果旅人的目的只是随处欣赏风景,而不是寻求最佳归程,那么探究的立场也会随之而异。目的或立场支配着思维的方向和过程。

不过,即使说有了疑难,探究,目的一以贯之,也不一定属于反省思维。我们说反省思维是正确的思维方法,既然说是可学习的方法,那就不仅是指具有前三个特点,还要强调其保证正确性的关键方法:批判的检查。思想不经过批判检查,所持的结论就难有充分的依据。一个人,如果因为怠惰或轻率,不肯耐心寻思,而只以获得的第一答案为最终结论,那仍是没有反省思维。只有甘于忍受犹豫于不安,不烦于探究的劳苦,才会有反省的思维;而有些人要直接痛快,养成了独断专行的习惯,并把迟疑严密当做缺乏能力的表现,是不具备反省思维的。在这点上,反省思维和不良思维习惯迥然不同,真正的思维,需要愿意延长犹豫和迟疑以获得彻底的探究,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轻易接受任何结论或信念(这与基于群体现状而选择果敢表现不矛盾,其实果敢只是表面,背后是经过长期有意无意深思的)。可以说,在批判检查这一点上,暗示是要变为明示的,即指示性的要求。如此思维的正确方法才有具体指导性:反省思维的批判检查特征不断指导、修正、循环前三项特征,直到证据充分,真实目的达成。

  • 反省思维应用:创新思维理解 

据此,关于创新是什么,是一种什么思维也就能理解的很清楚了。创新的过程正是反省思维的过程,创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有所凭借的,也是有可依从的方法的。只有在暂时停顿的疑难之中,从不断的探求和批判检查中,我们才可能去主动寻求观察事物的新角度新立场,从这角度或立场重新梳理各事实的关系,从而具备创新的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