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智汇百川 2019-11-20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兼论启功《结字黄金律》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教学价值

高 光 天

(中国科学院退休科学工作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启功艺术研究会顾问)

我与启功先生未曾谋面,十年前先生的《结字黄金律》像一枚强大的吸铁石吸引着一个小小的铁屑一样牢牢地把我吸引:抬头望去好像高山仰止,低头思考倍觉神奇,眺望远方又好像步入一个书学新世界……,这就是先生《结字黄金律》的魅力。“书如其志,书如其人”,当我想知道先生发现《结字黄金律》背后的故事,深入研究先生的有关著作和传记时,更为先生贯通古今的渊博学识和高尚道德的人格魅力所震撼,放眼历史长河,像先生这样的德艺双馨、名震寰宇的著名书画家、古典文献学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词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等等集多顶桂冠于一身的学界泰斗是罕见的,是几百年一遇的文化巨人。我与启功先生《结字黄金律》之间的情缘是后学一生最大的荣幸和难忘的情怀,因为我从中感受到《结字黄金律》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教学价值,下面分五个部分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段美好的回忆和感受。

一、 筑梦起源

我是中国科学院退休从事物理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退休后对花了十多年时间潜心研究书法理论尤其是对启功先生的《结字黄金律》情有独钟,说起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不解情缘。

我自幼喜欢书法,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跟祖父学习楷书,到上初中三年级之后因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而中断。我退休后有充裕的时间开始静心地练习书法了,但这时和孩提时期的临摹练字不同了,我有思想了,不再是亦步亦趋地简单临摹,而是带着想法,带着问题去临摹。我开始临摹并且研究王羲之《兰亭序》,并且别开生面地用现代数学分支——运筹学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研究《兰亭序》的偏旁和笔画代表字最优化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如何找出最多的偏旁,并且使每个偏旁不重复地配上两个代表字。一般的书法教材中只能找到30多个偏旁,而我能找出86个偏旁,这就是数学的作用。刚开始我花了大约三四个月的时间采用最笨的算法,后来在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吴凌云和李启寨教授指导下,又从朴素的贪婪算法改进为专业的匈牙利算法和应用R语言的计算机编程算法,最后用三种算法圆满地解决了我的第一个书法问题,这项工作其意义深远,因为在此基础上找到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与启功先生《结字黄金律》字的重心分布的联系。接下来自然要问,怎么从研究王羲之《兰亭序》转向研究启功《结字黄金律》?

这里面还一个机缘巧合的故事。记得那是2010年底我和老伴到福州过春节,一次偶然的朋友聚会认识了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虞晓勇教授在福州工作的同学,于是有机会认识虞教授,并且在他的热情帮助和引见下认识了书法系主任邓宝剑教授和其他老师。重要的机会是,时值2012年纪念启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北师大书法系主办第四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我向大会递交了“启功结字黄金律科学解析”论文[9],从此在书法系主任和各位老师的支持下开始了对启功《结字黄金律》系统研究和推广应用的征程,启动了我的“书法艺术科学解析”研究规划,筑起了“让启功结字黄金律走进中小学书法课堂”科学老人的书法梦。

我对启功先生的崇敬和对《结字黄金律》的酷爱有一个由浅入深、从低到高的逐渐升温过程,要说真正的深入认识和感受还得从第一次拜访北师大书法系前主任秦永龙先生谈起。记得那是2012年春天,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 ,李洪智博士后和虞晓勇博士后陪同我一起拜访秦先生,对一周前呈上的论文初稿向先生求教。十分荣幸的是,承蒙秦先生的高度评价:“如果启功先生还在,看到你的科学研究结果,他会习惯性地两手拍大腿,高兴地说‘太好了’!”[9]据秦先生讲,在启功先生发现《结字黄金律》之后,就希望得到物理学家或数学家的科学验证。我顿时倍感受宠若惊,因为秦先生与启功先生一起共事三十多年,是当今最了解、最懂得启功先生的著名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家之一。当我将用GB2312 楷体1000常用字科学验证《结字黄金律》的图片和数据展示给秦先生审阅时,秦先生不断夸奖“真是有心人啊”![9]

写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提出质疑:启功先生当年发现《结字黄金律》是根据他收藏的大量金石碑帖,通过对唐楷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的深入研究,而你这里是从电脑字库里选择GB2312 楷体1000常用字做验证能行吗?坦率地说,这也是我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因此带着这个疑惑向秦先生求教。因为这个问题与选择1000常用字作为统计样本密切相关,所以应该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选择1000常用字。科学研究的艺术首先要寻找最简单的方法去揭密最深刻的道理。根据汉字统计常识,1000常用字的覆盖率占90%以上,所以没有必要选择几万个大量汉字作统计对象,只选择1000个常用字就够了。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唐楷字库有限,1000常用字唐楷(注意不是1000个唐楷字)是绝对找不出来的,既便查遍欧、颜、柳体等唐楷的所有碑帖、拓片也是找不全的,怎么办?令人兴奋的是,秦先生的回答是“可以。”秦先生解释说:“因为GB2312楷体也是由书法家写出来后再加工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合理,个性不突出,但具备唐楷的基本结构特征。” [9](日后看到华东师范大学雷石教授在《小学语文》杂志2014年第5期发表 “给小学毛笔书法课的若干建议”一文提到类似的问题,经专家研究后的意见与秦先生的观点完全一致。)接着向秦先生请教启功先生发现《结字黄金律》背后的故事。秦先生说:“启功先生发现《结字黄金律》时心情非常好,并且写了一首论书绝句。”接着请教秦先生:自从发现《结字黄金律》之后,启功先生是否自己也在使用黄金格?在启功先生后来的书法作品中能否看到变化?秦先生说:“从86年以后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启功先生写字时更加注意结构,好像更加美观,更加有神韵了。”秦先生顺手展示一幅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饶有兴致地透露了启功先生写字的一个“小秘密”:“启功先生写字有时将画好的带有黄金分割比例的‘方格’垫在宣纸的下边写字”,秦先生一边说一边为我们做示范。“啊,原来如此!”目睹此时此景我和当时在场的两位书法博士后都精神为之一振,感觉恍然大悟,真是“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4] [9]。写到这里,谨向秦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因为是秦先生帮助我通过了启功《结字黄金律》跨学科研究的第一难关,也是认同我的验证方法和验证结果的第一人,日后还有其他重要问题承蒙秦先生指教。

二、 内容概要

1.发现过程

1985年9月7日至11日,启功先生应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的邀请首次在香港举办“启功书法展”,期间在“书法艺术讲座”中讲到了“黄金律结字法”[10],后来编入启功先生主编的《楷书概论》书中。[2]为了对“黄金律结字法”的认识从“方法”的层面提升到“规律”的高度,在我的论文和著作中称作《结字黄金律》。

“在笔法和结字两个方面,启功先生认为结字是首要的问题。启功先生对结字的探讨,一方面基于自身的书法创作体验,一方面借助坐标方格进行实测。”[13] 通过对欧阳询、柳公权等前人经典书法碑帖的深入研究,发现了《结字黄金律》。运用这个方法进行楷书的结体,可以使字的体势端庄遒健、舒展得体,其操作方法也简便易行。

2.内容要点

为艺术与科学相融合树立了典范,为我们继承、发扬中国书法艺术提供了创新思路,是自从隋唐以来对汉字结构规律最深刻、最精辟的总结:[9]

● 结字为上原则:“用笔与结字是辨证

的关系,但从学习书法的深浅阶段讲,则与赵氏相反”。“每笔起止,轨道准确”。 [8]

● 重心会聚原则:字的会聚处并不在中心一点或一处,而是在距离中心不远的四角处”(见图7)。

● 没有真正的“横平竖直”:横画总是斜向右上方,竖画不是笔直,而是直中有曲。

● 各笔之间,先紧后松。后来进一步总结为“三紧三松”,即“内紧外松、上紧下松、左紧右松”。

3.相关诗句

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中这样表述他发现“黄金律”之后欣喜的心情“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4]

与此相关,启功先生还有两个名句“行笔如乱水通人过,结字如悬崖置屋牢。”[1]前句讲用笔,强调用笔既要有轻松感,又要有阻力感;后句讲结字,强调结字既要稳定(不丢重心)又要造险造势(增加动感)。如果将上面两句看作“两个基本点”,那么“结字黄金律”则是“一个中心”,是几千年来对结字法的高度概括,难怪有人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概括启功先生的书法理论核心。

4.蕴藏视觉科学

启功《结字黄金律》虽然总结的是书法艺术规律,但里面却蕴藏着视觉科学原理。

(1)“上紧下松”的视觉科学

在造型心理学里有一个经典的关于上紧下松的范例[7]:有两个大小、颜色一样的正方形,纵向的把两个正方形叠在一起,见图1。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视觉上会误认为上面的正方形较下面的正方形面积稍大。为了维持视觉的等量均衡,习惯性的将上面的正方形处理得小一些紧一些,这种视觉均衡的处理原则无论是中国的书法还是国外的字体当中,都采用相同的手法,见图2中楷书“昌、哥”二字和阿拉伯数字“8”及英文字母“S”。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图2. 上大下小的例子

(2)“左紧右松”的视觉科学

按照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6], 我们看到的图像都是具有“视觉重量”的,也就是说图像内容是有重量的。有趣的是这个重量不仅和图像大小、颜色的深浅等直觉经验有关,而且还与其所在位置、紧凑感、孤立性、形状等视觉因素有关 。类似上面图形的上下位置关系,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形,由于有左右位置视觉关系,右边的圆形会感觉比左边的更重,见图3。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图3 左轻右重示意图

进一步,由于视觉重量与紧凑感有关,两组大小、数量相同的线条,密集者重,疏散者轻,见图4。应用上述视觉重量的概念很容易解释“左紧右松”原则,目的是使左右视觉重量平衡,在古代书论中有“左促右宽”相似的记载。如图5中欧、颜、柳三体的“林”字(从左向右排序),看起来舒服,因为通过左右笔画疏密的变化调节了左右位置的视觉重量错觉,达到视觉平衡。反之,如果将“林”字的两个部件“木”写成大小、疏密一样就会造成“左轻右重”视觉不平衡。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图4. 疏散轻密集重的例子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图5 左紧右松的例子

(3)“内紧外松”的视觉科学

由于视知觉心理力或视觉张力的作用,一个正方形外框的中心处最稳定[6],所以汉字的笔画分布,只有当各种笔画向中心汇聚时,眼睛看起来才舒服,否则会产生视觉张力向外框移动倾向,感觉不稳定,自然不舒服,见图6及“南、田”二字的写法。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图6 内紧外松示意图及例子

三、学术价值

1. 发现楷书重心分布规律

古往今来,凡是学书的人都知道重心的重要性,它是汉字正确结体的根基。许多书家、学者提出过多种分析汉字重心的方法,但一直停留在凭感观、经验的定性分析阶段。到底汉字的重心在哪里?众说纷纭,却无人能解。一直到1986年启功先生首次公布他发现的楷书结字秘密:字的重心“不在中心一点或一处,而是在距离中心不远的四角处”[2](见图7左)。我用科学方法证明了启功先生的这一重大发现(见图7右)。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图7 结字黄金律示意图及楷体重心分布图

将物理学中形状任意和密度不均匀分布的二维平面物体的重心与汉字的重心联系起来,解决了书法艺术中具有任意字体、笔墨深浅任意变化的单个汉字的重心坐标计算问题。当我获得计算结果的那一时刻心情非常激动,对启功先生的崇拜,对结字黄金律的神奇发现而震撼,情不自禁地油然而生,如果我的科学验证能让启功先生的在天之灵感到安慰,后学一生足矣!启功先生对楷书重心分布规律的发现及其科学证明的重大意义在于使人们对汉字重心认识突破了千年来的传统,从凭借经验和直觉的感性认识阶段,提升到定量计算的科学分析阶段。更让人震撼的是,启先生的这项重大发现,不仅仅适合于楷书而且也适合于行书《兰亭序》324个字的重心分布(见图8)。[9][14] 这简直是千古未见的奇迹,如果启功先生知道了这件事,一定会欣然大笑,因为他又得到一位异代知己——“高光天静玄是也” !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图8 兰亭“畅”字重心及兰亭重心分布

2.“横不平竖不直”及其审美

启功先生回忆发现“横不平竖不直”说:“因为临帖总不像,就把透明纸蒙在帖上一笔一划地去写”“一次想像专在结构上探索一下,竟使我感觉吃惊。我只知横平竖直,笔在透明纸上按照帖上笔划轨道走起来,却没有一笔是绝对平直的”。“根据用坐标小格测定,没有真正死平死直的笔划”[2]。书写竖画不是笔直,而是直中有曲,这如同人自然站立时,不可能总是站得笔直,只要站得正就行了。就像人的正常的生理弯曲一样,竖画也有它的轻、重及曲、直的变化节奏,但不是一味地笔直,而是涩进中求挺直,“曲中见直”,好象人体的后背一样虽然有弯弓但感觉是挺直的,这样能表现出一定的力度,所以只要求竖写正不求笔直。实际上“竖”有时或左或右倾斜,尤其是左右竖;“横”不是水平而是“左低右高”,其目的都是用来调节视觉平衡,用来造势,增加动感的手段,比如常见的“曾头点”、“其脚点”、左撇右捺组合,以及“以”字左右部件的高低错落,为了产生动态美感其横向排列都是“左低右高”。书法艺术不追求美术字般的静态平衡,而是祟尚正中有奇的动态平衡,与现代西方视觉艺术造型阿恩海姆的“不动之动”[6]审美效果异曲同工。

3.“三紧三松”原则与结字法

启功《结字黄金律》确实是对楷书结构规律最深刻、最精辟的概括和总结,正如秦先生指出“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和分析从魏晋到唐宋的楷字法书,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字的结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内紧外松,上紧下松,左紧右松。”“这是启功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所获得的一个重要发现。”[3]

古代结字法主要有四种[14]:隋代释智果《心成颂》(十八法)简称“Z18法”,其中第1法简称Z1,其他同理; 唐代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简称“O36法”;明代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简称“L84法”;清代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简称“H92法”。通过对古代结字法的研究具体说明“横不平竖不直”“三紧三松”原则与古代结字法的关系(见表1)[11] [14]。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其中“左紧右松原则”是指,不论“左窄右宽”,还是“左宽右窄” ,都写成“左紧右松”,比如“H46右占者,右不妨独丰”、“H47左占者,左无嫌偏大”和“L12右占地步”、“L11左占地步” 等都是指左右的宽窄占位变化;“上紧下松”原则是指,不论“上小下大”,还是“上大下小”,都写成“上紧下松”,比如与 “H44上占地步者,听其上宽”、“H45下占地步者,任其下阔”和“L9 上占地步”、“L10下占地步”、“O16覆冒”、“O3顶戴”、“O34 各自成形”等法则都是指上下占位的变化;“内紧外松”原则是指不论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也不论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都要写得向中心会聚,尤其是对包围结构和外形轮廓成圆形的字(比如:必、米、水、衣、求、樂),这种疏密对比关系比较突出,与“H71疏而丰之”、“H72密者匀之”、“L67疏”“L68密”等结字法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内紧外松”与古人的“八面拱心”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以看出《结字黄金律》覆盖了结字法的三大原理和12项原则,特别是楷书上下、左右部件的黄金比例关系是前所未有的。

4.书法与科学相融合的意义

学术价值不仅是黄金律内容本身,还在于其开创性意义和启迪性作用。20世纪80年代启功先生用黄金律来揭示楷书结体中的比例和谐之美,开创了将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应用于书法艺术的先河,堪称数学之美与艺术之美相互融合的典范;“三紧三松”原则蕴藏着视觉科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揭秘,也彰显了东西方科学艺术对话的典范。

启功先生将西方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黄金比及美学元素率先用于东方书法艺术的理念和方法,这件事情对后人思想启迪焕发出的巨大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因为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不仅是当今世界艺术发展的大趋势,也将是中国书法未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四、 文化价值

1.从“九宫格”向“黄金格”转变

自从唐、宋、元、明、清以来,历代书家从不同角度一直倡导的“八面拱心”说的共同特点都是参照“九宫格”而言的,即“九宫格”是“八面拱心”的“参照系”(见图9)。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图9 从九宫格参照系升级换代到黄金格参照系

“八面拱心”的本质是什么?秦先生指出“隶变以后的各种字体,其结构都是外散其形而内聚其力的,楷书尤为如此。构成一个字的点画或部件,虽说有种种的不同,但是都要求有一个共同的内力的聚点。字之有内力聚点,如同细胞之有细胞核,车轮之有轴心一样,是整个间架结构的核心,是字体精神的攒聚点。靠着它产生的内聚力,各个点画或部件才能有机地环抱团聚,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协调的艺术整体。否则,点画或部件之间尽管相互呼应、关情,也会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联络枢纽而失于涣散、乏力和伤神。所谓‘四方八面俱拱中心’的中心,实质上就是这个内力的聚点,也就是字的形体的重心,只是古人未能说得明确、具体罢了。那么字的内力聚点即重心在何处?”[3]重心分布规律是用黄金格来体现的。秦先生的精辟分析,指明了“八面拱心”产生的文字学背景和及其本质——探索字的形体重心。

启功先生发现的黄金格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有了长足进步,其重大意义在于黄金格不仅包含九宫格的全部功能(定中宫、定中停、定四角等),尤其是能科学、准确地描述了汉字的重心分布规律,因此完成了从“九宫格参照系”升级换代到“黄金格参照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转变。《结字黄金律》不仅是重大的学术创新,也是在引领中国书法发展的文化创新。

2.从中折射出世界文明元素

启功先生率先引用的黄金分割最早出现在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年至275年)《几何原本》,正逢德国雅思贝尔斯提出的“文化轴心期”——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属于古希腊文明[5]。从这个意义上看启功先生发现的《结字黄金律》,不仅体现了中国书法承载的“天人合一”核心智慧,而且也揭示了楷书结体蕴藏的黄金比率美学元素,从而证明了中国书法蕴含着世界文明元素(见图10),从《结字黄金律》折射出中国书法蕴含着世界文明元素。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图10 中国书法蕴含世界文明元素

3.“造险造势”与“不动之动”

中国书法讲究“造险造势”,除了“横画不平”“左低右高”,还有“中轴不中”“正者偏之”等等,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文化内涵,与现代西方视觉艺术造型“不动之动”审美效果异曲同工。从文化源头上说,近代西方“不动之动”[6]原理源于古老中国书法以“动势”为基础的斜正、开合、收放、呼应、轻重、虚实、曲直、参差、藏露、快慢等对比原则产生出的空间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不但会转化为时间的感受,也会表现出巨大的艺术张力产生的“不动之动”,类似在雕塑、建筑、绘画中见到的“运动”。

五、教学价值

启功《结字黄金律》对指导书法教育特别是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撰写了进阶“三步曲”教材,见图11。这里向初学者介绍最简单实用的三种方法。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图11 进阶“三步曲”教材

1.左右比例和错落

对于左右结构,横向两个部件的宽窄比较有三种情况: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等宽。其中左右相等的等情况很少,而对于左右不等情况,宽窄比例总是符合黄金比,因此用黄金格的左线和右线很容易控制。见图12中“佳、江、部、利”四个字字的左右宽窄比例和图中的红色线。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图12 左右比例和错落

从图12中还发现,左右结构的字不是方正的方块字,从纵向上看有高低错落的变化。其实这种纵向高低错落变化是有规律的,即“横收纵伸”原则。比如对于“部”字,右侧的“双耳边”的上部的“横段”属于横向笔画,须“横收”,即稍向下移动,而“双耳边”的下部的“悬针竖”尾部属于纵向笔画,须“纵伸”,即稍向下伸展,其他三个字同理,由于错落造成的“空白”,用“圆圈”表示。特别提醒认真思“横收纵伸”原则。

2.上下比例和参差

对于上下结构,纵向两个部件的大小比较也有三种情况:上小下大、上大下小,上下相等。其中上下相等的等情况很少,而对于上下不等情况,大小比例总是符合黄金比,因此用黄金格的上线和下线很容易控制字的大小比例,这就是黄金格带来的好处。请见图13中上下结构“宫、安、志、去”四个字的上下大小比例和图中的红色线。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图13 上下比例和参差

从图13中还发现,上下结构的字也不是方正的方块字,从横向上看有长短不等、参差不齐的变化。其实这种横向长短不同的参差变化是有规律的,即“主笔优先”,换句话说,谁是主笔谁伸展。请看图15中的“宫”和“安”字,虽然都有“宝字盖”,但是由于字的主笔不同,写法也自然不同。同样“志”和“去”字,都有“土字头”但写法不同。

3.“每笔起止,轨道准确”

启功先生为指导书法教学曾指出“运笔要看墨迹,结字要看碑志”[8]。在《结字黄金律》中强调“轨道”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忽略笔画的外形轮廓突出笔画的“骨头”,类似单钩临摹方法中的“单钩线”;[12]另一方面表征了字的笔画之间的空间架构关系,突出了结体特性。所以启功先生一再告诫:“每笔起止,轨道准确,如走熟路。”“轨道准确,行笔时理直气壮。”[8]

上面介绍的三种方法已经写入《楷书黄金律》欧体、颜体、柳体书法练习指导三本书[12],由文物出版书社在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出版。三本书的初期实验教材——《黄金律习字法课堂书写指导》,曾经得到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长春市朝阳区教师进修学院书法研究会会长王志君老师的大力支持,于2015年下半年安排一线书法教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做过教学实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016年中国书法家协会苏士澍主席先后两次到吉林省做中小学书法课社会调研期间,听取了有关这个教学实验汇报,并且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楷书黄金律颜体练习指导》初稿完成后我于2016年7月面见苏主席,汇报之后得到苏主席的肯定和支持,并推荐到文物出版社出版。在与苏主席交谈过程中他还亲切告诫:“书法艺术中有些问题是需要用科学来解释,但要恰到好处,要讲到‘0.618’就行了”[14]。简短的一席话不但深刻指出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也体现出苏主席对推广启功《结字黄金律》的关心和支持;本书的出版还得到启功研究会章景怀先生、李强和卫兵老师的关心和支持。基于启功《结字黄金律》撰写的另外一本书法理论著作《楷书之美科学视角下的结构原理》(高光天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14]是小学《书法练习指导》一书的教师参考书。上述四本书的出版得到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前主任秦永龙先生和书法系主任邓宝剑教授、李洪智教授、虞晓勇教授等大力支持。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先生为四本书题签;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邹广田先生,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主任、书法专业博士生导师邓宝剑教授和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江西省楹联学会会长文师华先生联袂为上述四本书作序(见图14);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博士生导师李洪智教授审阅本文,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与启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

图14 基于《启功结字黄金律》出版的四本著作

六、结束语

我与启功先生《结字黄金律》的筑梦情缘,不仅是机缘巧合,更是永恒的情谊,是偶然中的必然。在《结字黄金律》的启迪下,我已经把弘扬和推广《结字黄金律》作为老朽有生之年的奋斗目标,“让启功先生《结字黄金律》走进中小学书法课堂”视作科学老人的书法梦。2018年7月应台湾弘道书学会的邀请,有幸到台湾介绍启功先生的《结字黄金律》,受到台湾书法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书法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并且台湾屏东大学中文系选择了《楷书黄金律颜体练习指导》一书作为书法教材。

最后引用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张贵勇老师的一段话作解释:高光天退休后十多年研究启功《结字黄金律》“既是为了服务于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书法兴趣,不再对书法望而生畏,尽快从中获得成就感。而努力让书法教育更科学,最大限度激发中小学生们的兴趣,让启功结字黄金律走进更多中小学书法课堂,是广大教育者的职责,也是科学老人高光天最大的梦想”。[16]

总之,启功书学思想博大精深,启功《结字黄金律》是启功书学思想的重要组成,我对其阐释和理解只是管窥之见,不妥之处请各位指教。我用“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理念,科学解析“启功结字黄金律”,只是倾诉梦想,老有所乐而已,因为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也是教育者的职责,深知圆梦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必须为民国时期陈康先生发出的“用科学整理书法,弘扬国粹”[15]的爱国之声点赞!本文旨在弘扬启功书学思想,提出推广期盼,意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启功题词,《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创刊,1985年1月

[2]启功主编,高等学校书法教材,书法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

[3]秦永龙主编,书法指要,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4月

[4]启功著,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荣宝斋出版社,1995年9月

[5]姜芃,文明的起源与轴心期问题,山东社会科学,总第131期,2006年第7期

[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孟沛欣译,

艺术与视知觉(新编),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8月

[7]周理达,基于传统书法的汉字设计规律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3月

[8]启功著,启功谈艺录,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9]高光天,启功结字黄金律科学解析,第四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12年7月

[10]启功年表,中国书画,p63, 2012年第

9期

[11]高光天,启功结字黄金律再解析,书法报,2017年1月第1期

[12]高光天著,楷书黄金律颜体练习指导,文物出版社,2017年6月

[13]邓宝剑,序言一,楷书黄金律颜体练习指导,文物出版社,2017年6月

[14]高光天著,楷书之美科学视角下的结构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

[15]邓宝剑,起于“科学”而归于“人格”——谈民国陈康《书学概论》之得失,中国书法,2018年第4期

[16]张贵勇,科学老人的书法梦,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年7月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