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

 飞雪园 2019-11-20

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座落在大观园北侧的胡同里,古色古香的红色门庭上是馆长路东之先生亲书的牌匾,穿过摆满书籍和艺术品的厅堂,沿着窄小的楼梯走进地下展厅,眼前豁然一亮,一件件质朴的古陶穿过沉年的幽香清晰的展现在眼前,令人震憾。

展览分四个部分,包括“彩陶渊薮”、“瓦当大观”、“封泥绝响”、“古陶系列”近六千件展品。展厅的设计也非常特别,墙壁上有路东之先生的绘画作品和诗文,而最有意思的是,展馆用麻将牌或小豆标示展品编号,这是前所未见的。

中国古代陶的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4千多年前的黄河上游,我们的先民将陶与彩发挥到了极致。彩陶有马厂类彩陶、半山类彩陶、火烧沟文化彩陶、辛店文化彩陶及唐洼式彩陶等,而马厂类彩陶在黄河彩陶中最灿烂最多产,器形多样,色彩鲜亮,让人叹为观止。

汉绿釉在陶器中名声颇大,绿釉的肥美纯正让人难以置信,这组汉绿釉是二千多年前的器物,出于陕西与河南。

陶在汉代被广泛使用在生活领域中,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动物形象中,以家畜类作品最为多见。

战国的彩绘陶灯受到漆器的影响,色彩鲜明浓重,虽然历经了千年的风霜,陈旧斑驳的器体上仍能看到炫烂的红色,透着当年热烈的“夜生活”气氛。

唐代陶器与汉代陶器相比,色泽更华丽,器形更优美,尤其是供养类陶器,由于佛教在唐代盛行的缘故,以高僧的骨灰掺泥烤制成的佛像塔和善业泥,更是直接的佛教供养物。

线条优美的盘口玉壶春瓶和净水瓶,施以浓重的绿釉,是佛教的供养器物。

陶俑的制作在唐朝属于高峰期,种类繁多,形象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博物馆里收藏的秦汉封泥达到千枚之多,是存世封泥收藏之最,封泥是古代人封缄文书、信件和货物时盖有印章的泥团,在清朝末年,受到金石收藏家的珍视。

古代的玺印是研究文字、书法、篆刻的重要内容,当代学者们提出了“中国玺印文化”的概念。

1986年,中国社科院的考古人员在西安汉朝的未央宫遗址中发现大量的骨签,是西汉时期的地方政府进献给朝庭的贡品清单,雕刻精微美妙,堪称微刻奇观。

古代的雕刻艺术在砖雕上也体现得非常完美,砖文在清朝时曾兴盛一时,认为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遗产。而汉朝的空心画像砖,更像一幅精美绝伦的艺术画卷。

双龙相交的星象图砖,充满了神秘色彩,两龙相交构成对称一象,内有星团,而龙身遍布星斗,使人联想起宇宙太空。

古陶博物馆收藏了4百多枚瓦当,其中有些是珍稀孤品,堪称中国古代瓦当的第一个系统化专题展览。

这枚日月山水瓦当,出土于宝鸡,经西北大学周陆晓先生考证,这是第一枚秦文字瓦当,为世间孤品。

亿年无疆瓦当为世间孤品,出土于陕西礼泉的孝睦皇后的亿年陵,亿字在汉朝以前,史料上没有记载,此瓦是中国人使用亿字最早的物证。

孝睦皇后是王莽的妻子,当年王莽修墓时雄心勃勃,让当时最有名的匠师烧制瓦当。发现王莽墓地也纯属巧合,陕西礼泉的一位农民盖房子挖土时挖出了这块瓦,1990年的时候,路东之先生用100元买了下来。

泾置阳瓦当,出土于陕西泾阳汉景帝阳陵,为世间孤品。

在古代,瓦当不仅起遮风挡雨和装饰作用,是包含了文学、美学与书法的艺术品。在汉朝时兴盛宫殿文字瓦当,这跟刘邦平定天下之后,汉王朝形成了汉文化大统一的格局有关,因此汉瓦也是中国瓦当的代名词。

燕国瓦当的图案多抽象变形,一瓦之上有多种图案组合,这组燕瓦出土于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

齐国瓦当的图案生活气息比较浓郁,多是人物、树木和家畜类,本组瓦当出土于临淄齐故城遗址。

秦国瓦当的图案丰富多彩,包括动物、葵纹和云纹图案,而葵纹瓦当在秦瓦中最具地方和时代特点,图案是太阳和葵花的图腾,太阳代表君主,葵花则表示对君主的追从和尊崇。

云纹瓦当的流行与秦始皇求仙升天的思想密切相关,图案都是祥云缭绕,如入仙境。

这枚双鹤云纹瓦当出土于陕地秦朝宫殿遗址,体现了秦始皇乘鹤寻仙,祈求长生不老的思想。

瓦当兴于汉也衰于汉,在东汉末年,由于瓦当图案日趋僵化呆板,艺术成份日趋减弱,从此,中国瓦当艺术走向衰落。

古陶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陶专题博物馆,其独特的科学内涵、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犹如一幅历史画卷,让人赞叹称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