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过庭的《书谱》为何成就如此之高?

 mengk4fz0yyf5h 2019-11-20

孙过庭

孙过庭,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他专习王羲之草书,笔法精熟,唐代无人能与他相比,擅长楷、行、草诸体,尤以草书著名。

孙过庭传世书迹有《书谱》、《千字文》、《景福殿赋》三种,都是草书墨迹,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要数《书谱》。

书谱

理论成就

以往的书法理论重在用笔,突出技巧。而孙过庭的书法理论在用意通过用笔现用意书论之精华集中在《书谱》之中,历凡是研究书法者,无不奉为圭臬。

在《书谱》三千七百字中涉及到书法发展、学书师承、重视功力、广泛吸收、创作条件、学书正途、书写技巧以及如何攀登书法高峰等课题,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全面的书法理论著作。

书法艺术

《书谱》他不仅是一篇书学理论巨制,同样也是一幅技法高超的草书艺术作品。卷中融合质朴与妍美书风,运笔中锋侧锋并用,笔锋或藏或露,忽起忽倒,随时都在变化,令人目不暇接。笔势纵横洒脱,达到心手相忘之境。

孙过庭的《书谱》用笔舒展有度,或激扬,或婉转,或腾越,或施转,以至轻,重,疾,徐,既考究而义力求之于天然,成就一种讲究的随意,既能洒笔以聘其情,又见出灵魂的力度与精微。

如此长卷,又写得如此精美绝伦,在书史上是屈指可数的历代书家予以很高的评价。

米芾评书甚为尖刻,却对此书则另上眼相看,《书史》云:“孙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

刘熙载《艺慨》:“孙过庭草书,在唐善宗晋法。其所书《书谱》,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著,啊娜愈刚健。”此两评最切合实际。

全卷可分作三段看,前半部分,用笔沉稳写得应规入矩,意和气平,点画用笔力求严谨,一丝不苟,字里行间,虽顾盼生姿,但总体上给人一种和平简静的感觉,不作奔放豪逸之态,还留意于笔墨之形。

到了中段写得兴起笔势渐转放纵,点画相连,钩环牵引节奏越加明快,提如拔钉,按如击鼓,轻重强弱,穷变化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此时此地,开始忘乎于笔墨之形,进入了心手双忘的佳境。

到了最后十数行,随逸兴遄飞而将整个节奏推到了高潮,只见笔下生风,打破了行列的分布,时散时聚,时起彼伏,润燥之间,波诡云谲,尽情挥洒。

妙响发于豪端,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达到了无功之功、无法之法的最高境界,故虽貌似羲之笔法,实乃过庭之情愫,写陆柬之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尾三千余言,高潮迭起一气呵成,真是“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达到了“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化境。

《书谱》笔法虽源于王羲之,但比王羲之更为隽拔刚断、富于变化。最具有特点的是横划、长点捺,先顿笔重按,后顺笔出锋,使一笔中陡然出现两种变化,波澜跌宕,神采顿生。

右环转下作弧笔时,笔画末端由精转而出细锋,锋芒咄咄,精神外耀,宛如瀑布突然受阻,流水变细,从岩隙中急转而出。

锋、露锋、中锋、侧锋,无拘无束,自然挥洒。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

《书谱》的墨色亦燥润参差,前半段以取妍,温雅流美后半段燥笔居多,'若柘槎架险,巨石当路'。其结构虽以平正为基调,但疏密聚散得宜,宽窄伸缩有致,在参差错落的章法中,更见浑然天成之妙。

此卷是文、书双绝的不朽之作。这篇书论不论从书学上还是从美学上,至今几乎还没有人能超越他的水平,历代视为书学的经典。

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是习书者的教科书,对于中国书法的发展和传承起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