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安石不顾儿子,将儿媳另嫁他人,儿子知道后作诗一首,惊艳文坛

 acerbookstore 2019-11-21

说起王安石,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他,诗词文章别具一格;而在政治领域,他作为坚定的改革派,为北宋的变革和富强竭尽心力。

另一方面,王安石在私人生活方面因其执拗和刚强,又被人称为“拗相公”。而王安石做的令人惊讶不已的一件事,恐怕就是在儿子生前就主动提出让儿媳妇另嫁他人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家有麟儿,聪明早慧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这句话用在王安石和他儿子身上也是相当恰当的。王安石的儿子名叫王雱,自小就表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机智。

有一次,有客人登门拜访王安石,带来了一只獐和一只鹿。客人听说过王雱的聪明伶俐,就有心想考验考验他。

于是,客人就询问王雱,自己带来的两只动物,到底哪只是鹿,到底哪只是獐呢?年纪幼小的王雱并没有见过这两种动物,但是他却十分聪明地想到了应对方法。

王雱狡黠地告诉这位客人说:“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就这样,王雱巧妙地回答了客人的提问,由此聪明早慧的名声更加显赫。

少年得志,喜结姻缘

有着远胜常人的才华和父亲王安石带来的家世优势,王雱相当自然地参与到政治当中。1067年,年仅二十二岁的王雱考取了进士。

为了支持父亲实行的变法图强,王雱积极主动地著书立说,为变法改革寻找理论依据。因此,王雱进入仕途后,成了父亲重要的政治助手。

在此期间,王雱跟妻子庞氏完婚,有了一段旁人十分艳羡的姻缘。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意想不到的是,王雱聪明有才的背后,隐藏着致命的性格缺陷,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生性多疑,虐待妻儿

一向春风得意的王雱渐渐在实际生活中暴露出他致命的性格缺陷——生性多疑。

王雱与妻子庞氏成亲后,庞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然而,因为儿子的相貌面容与庞氏十分相似,却与自己并不相似,这成为了王雱多疑的导因。

王雱对这个儿子“以貌不类己,百计欲杀之",竟然因为相貌的差异就疑心到儿子并非自己亲生,甚至想杀了这个儿子。我们在惊诧王雱的脑洞实在太大的同时,也发现了这个才子的巨大性格缺陷。

自此以后,王雱对妻儿百般虐待,也因此患上了程度很深的心疾,精神疾病的形成和发作给王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改嫁儿媳,病子赋词

王雱日渐严重的心理疾病给家人带来了难以弥合的伤害,新生的幼儿最终夭折,庞氏也是每日以泪洗面,痛苦不堪。

王安石眼见儿子的心病难以根除,就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旁人的冷嘲热讽,做主将儿媳庞氏另嫁他人。

此时心神恍惚的王雱得知妻子改嫁后,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和后悔,又无法抑制对妻儿的相思,就在病中留下了一首惊艳的词作——《眼儿媚》: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惊艳文坛,千古绝唱

王雱的这首词先是在上阙着重描绘了一副春景图,勾勒了许多美丽的景物,为自己的情感叙述做了很好的铺垫。

下阙笔锋急转直下,将自己的相思和对往事的追忆表露无疑,最后却只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这首词作在文坛上历来被人惊叹和传唱,后世的词评家就认为这首词作“清新婉倩,人所不能及”。

王雱怀着对妻儿的愧疚写下了这首词作,最终也因为心病难愈,年仅三十三岁就英年早逝,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王安石对儿子王雱无疑是饱含着深挚的亲情的,但是出于对儿媳不幸命运的同情和感伤,最终选择了让儿媳改嫁。看似对儿子不近情理,实则折射出他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大公无私的刚强性格。

小结

王安石能够有如此开阔的胸怀,不以约定俗成的礼法束缚儿媳的命运,而是相当仁慈且体贴地给予了她新的选择,体现出他对人的关怀和理解没有停留在表面上。

或许正因如此,他才能看到当时北宋百姓的困境和痛苦,主动地选择了变法的道路。

参考资料:《宋书》、《梦溪笔谈》、《词苑萃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