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茶篇————26,乌龙茶之 武夷奇种篇

 思明居士 2019-11-22

武夷山36峰、99岩,岩岩有茶,俯拾皆为茶。

奇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闽北乌龙除肉桂、水仙茶树品种制成的毛茶和成品茶外其他各茶树品种制成的毛茶和成品茶的统称。
2002年,国家将武夷岩茶产品分为五类:包括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鉴别时应区分各品种的香味和地域味。
参考资料:《细品福建乌龙茶》陈郁容

评茶篇————26,乌龙茶之 武夷奇种篇

在武夷山记录在册的武夷岩茶就有成百上千种,有的以地名来命名,有的以神话故事来命名。在中国的六大茶类里除了武夷岩茶之外或许就没有比它有更多品类的茶叶了。

“一入茶门深似海”,这句话放在武夷岩茶里,似乎更加的贴切。岩茶的品种会让茶友们眼花缭乱,仿佛置身在茶叶的海洋中,想要一一读懂他们,或许需要一生的时间去徜徉去学习。而这些让大家眼花缭乱的茶品在武夷山有个好听的名字——奇种(即菜茶)

奇种,是采自武夷“菜茶”青叶而制作出来的茶品。菜茶则是武夷茶农对武夷山有性繁殖茶树群体品种的俗称。菜茶大部分是武夷山当地野生茶树,与当地野生种杂交而成。产量较低,抗逆性尚强。菜茶的芽稍肥壮,茸毛较少。

武夷奇种更是武夷山原生古老的高山茶树品种,武夷山特有,品种优良,是很多名茶的母种。优异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武夷奇种独特而优良的品质。

评茶篇————26,乌龙茶之 武夷奇种篇

很多茶友在初识岩茶时,会被各种品种名称搞混乱。接下来我们帮大家稍微梳理一下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的奇种菜茶。

奇种属于灌木型中叶类,品种多且杂,武夷茶史上所记载的数百个茶树品种名,大部分都是属于奇种。

奇种之所以有那么多品种和名称,其实是因为武夷山的自然环境使然。

武夷山属丹霞地貌,到处奇峰怪石。这样的环境造就了茶树生长的先天优势的大环境,而每款茶品又有自己特殊的小环境。有的生长在悬崖峭壁上,有的生长在背阴的坑涧里,有的生长在终年云雾峡谷里,有的生长在满是山泉浸润的石砾中。即便他们原先是同一品种的茶树却由于小环境的差异产生品种变异,同一片山岩上,由于海拔垂直变化较大,顶部,中部,底部的光照、湿度、土壤、植被不同,所生长的茶树也会产生变异。形成“一岩一茶”的奇特状况。更因花粉的传播杂交出了不同品种的新奇种出现。

评茶篇————26,乌龙茶之 武夷奇种篇

近年来消费者在五花八门的菜茶前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间题,规范武夷岩茶市场,政府进行了干预,于2002年对武夷岩茶的品名与质量标准作出强制性执行观定,将岩系产品分为五种:大红袍、水仙、肉桂、名从、奇种。从此结束了菜茶名称千奇百怪的状况。


下一节我们将带大家走进评茶第27篇,欢迎各位茶友提出建议和意见,更欢迎大家私信给小编整理写出更多大家喜欢看的文章,感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