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薏苡附子败酱散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小鸟在蓝天飞翔 2019-11-22

薏苡附子败酱散

《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1],腹皮急[2],按之濡[3]如肿状[4],腹无积聚[5],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金匮肠痈:3)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

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注释:

[1]甲错:形容皮肤粗糙而无润泽。

[2]腹皮急:指腹肌紧张。

[3]按之濡:按之濡软。

[4]肿状:即如有肿物状。

[5]积聚:指积证与聚证。

【功效配伍】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消痈,振奋阳气。方中重用薏苡仁,取其甘淡微寒,清热消痈,排脓开壅利胃肠,并能顾护正气;败酱辛苦微寒,以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神农本草经》云:“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少佐附子辛热,振奋阳气,辛热散结。朱光被《金匮要略正义》云:“然痈者壅也,壅滞之气,非得辛热不开,佐以附子辛散结邪,俾清热解毒之品得以奏绩也。”薏苡仁、败酱排脓消痈,是治疗痈病之要药。

上三味药,水煎煮,去滓,顿服。“小便当下”,盖指大便当下,即服后污脓瘀血从大便排出。

【方证论治辨析】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痈,热毒化脓证。症见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

肠痈化脓者,为热毒内聚,血脉瘀阻不通,血肉腐败成脓。营血郁滞于里,肌表皮毛失之濡润,故肌肤甲错,即皮肤粗糙不润泽;肠痈化脓后,则少腹局部腹皮拘急隆起,按之濡软,如肿状。本证因热毒已集中少腹而化脓,故周身无热;肠痈化脓后,阳气已虚,正不胜邪,故脉数而无力。腹无积聚,指应排除腹腔的积证、聚证,方可确诊为肠痈。治宜排脓消痈,振奋阳气,方用薏苡附子败酱散。

【用方思路】本方证指出“腹无积聚”;大黄牡丹汤方证指出“小便自利”,此均为鉴别诊断法,即确诊为肠痈时必须排除腹腔内胃肠的积证、聚证,或肾与膀胱的积聚、结石等病,以及妇人子宫、附件的癥痼宿疾。尤其肠痈与积聚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也大不相同,临床应详细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薏苡附子败酱散是治肠痈化脓的良方,具有扶助阳气,消除余毒,促使脓液排泄、吸收之功用。尤其对脓肿型阑尾炎、包块型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有明显疗效。临证若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湿毒盛者,可合用赤豆当归散;若瘀热未净者,可合用大黄牡丹汤。临床可用本方治疗肝脓肿、肺脓肿、盆腔脓肿、卵巢囊肿、输卵管积液等疾病。

【医案举例】张建荣医案:徐某,女,23岁,教师。2003年8月18日初诊。患阑尾炎20天,现右下腹有一肿块。20天前患者去黄山旅游,途中突感腹痛,黄山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因其对青霉素过敏,曾用阿米卡星、替硝唑静脉滴注,病未愈。检查:精神一般,腹平软,右下腹平脐上可触及一肿块,质较硬。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当时去咸阳市某医院检查:B超提示右侧腹,右肾下极前下方混合型包块(大小约72mmx56mmx41mm) 。中医诊断为:肠痈。处方:①中药:败酱草30g,薏苡仁30g,红藤30g,生甘草8g,制附片5g,川楝子10g,桃仁10g,牡丹皮12g,连翘15g,金银花30g。6剂,水煎服。②头孢赛肟钠3.0g、替硝唑200mL,静脉滴注,连续用药7天。

2003年8月25日复诊:症状明显改善。精神好,包块变小。B超复查显示:右下腹混合型炎型包块, 大小约40mmx39mm×35mm。处方:停用静脉滴注药物,继用以上中药12剂,病愈。后在西CT检查提示:肿块已消失,病愈。[张建荣.金匮证治精要.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8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