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有疾,何以解忧?说到底就两个字——化湿

 gztxd 2019-11-22

邪作为脾胃病的重要病因,治疗当以祛湿为中心。祛湿必先健脾,脾气健运则水湿得化;健脾又必须调气,气机调畅则脾胃升降有序。脾主运化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而通降,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调畅脾胃之气机,使脾气健运,胃气通降,升清降浊,则水湿自消。

古人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湿则宜先调气,气行湿自消。”根据脾胃病的特点,老师确定了以祛湿健脾、调畅气机为主的治疗法则。

在应用调气祛湿健脾的治湿原则时,宜根据具体病证灵活化裁。《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脾胃有疾,何以解忧?说到底就两个字——化湿

《伤寒指掌·湿证合参》曰:“阳体多成湿火,而阴体多患寒湿,又当察其体质阴阳为治。用药之法,当以苦辛寒治湿热,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甘酸腻浊之品,在所禁用。”

祛湿宜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和病邪的不同性质进行辨证施治。

1、祛湿理气健脾法

用于治疗脾失健运、气滞湿阻之脘痞腹胀,食后加重,呃逆不畅,口粘不爽,食欲不振,不思饮水,大便溏薄,舌质胖大、苔白根厚,脉象沉细缓者。

2、化湿温中健脾法

用于治疗脾阳不运、水湿内停之胃脘冷痛,喜暖喜按,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口淡乏味,纳呆不饥,肠鸣泄泻,舌胖淡有齿痕、舌苔白厚腻,脉象沉细弦者。

脾胃有疾,何以解忧?说到底就两个字——化湿

3、化湿理脾清胃法

用于治疗胃强脾弱、湿蕴化热之能食易饥,脘胀呃逆,口中异味或口臭, 齿龈红肿,不欲食冷,口干思热饮,大便不成形或粘滞不爽,舌质略红、舌体胖、舌苔淡黄根厚,脉象沉细滑者。

4、疏肝理脾化湿法

用于治疗肝脾不和、气滞湿郁之脘腹痞闷,胸胁胀痛,口苦呃逆,烧心泛酸,食欲不振,口干不思饮水,腹痛肠鸣,大便稀溏,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或淡黄根厚,脉象沉细弦或沉弦滑者。

5、苦辛祛湿调气法

用于寒热错杂、虚实互见、气滞湿阻之脘胀灼痛,得食痛减,食热则脘中灼,食冷则胃脘不适,或纳食减少,不思饮水,大便干稀交替或大便粘滞不爽,面色黄,舌苔或白或黄、或润或腻,脉象沉细缓或沉细弦滑者。

脾胃有疾,何以解忧?说到底就两个字——化湿

6、滋阴健脾渗湿法

用于气阴两虚、脾失健运、水湿不化之胃脘痞满,食后加重,腹胀肠鸣,不敢多食,口干思饮,泄泻频作,疲乏无力,面黄消瘦,舌质嫩红、或有细裂、舌苔少,脉象沉细或沉细缓者。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