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胃病:不在补,不在泻,而在调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19-11-22

慢性胃病后期,调理上虽以脾、肾两脏为主,但五行的相生相克使得脾胃与肺、肝两脏关系密切,临床中常相互影响,一病俱病。

治疗胃病,既不推崇温补,亦不快意攻伐,而是崇尚“王道”,脾胃位居中州,具有枢机之能,故其治不在补,不在泻,而在调。

攘外为先,荡邪首推清化

慢性胃炎大多数是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节以致脾胃内伤,其病程动辄数月,甚则十数年,其根本病机则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见。

当脾胃内伤,脾的运化功能即“脾气散精”功能异常时,常使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水谷精微输运障碍。

气机升降失调,水谷运化障碍则水液内停,聚湿成邪。湿邪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子,湿邪壅滞则化热,湿热相搏则疾病迁延难愈。

湿热注于下则便溏、溲黄;蒸于上则清窍失聪以致头晕头重、卧寐不安、梦魇连连;淤于表则汗出渍渍,触之黏手;阻于中焦则碍脾运,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胃纳受阻,食滞而为邪。外症则以少食不饥、食欲不振为主。

湿热之邪,循经归肺则酿痰成饮,“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即此之谓也,临床常见咳嗽、胸闷、心慌等症。

另外,湿浊中阻碍气运行则致气滞,气滞则行血无权,故气滞常伴血瘀。因此,对于慢性胃炎而言,其病机起于虚,止于实,而其实际则表现为脾虚兼夹湿热、食滞、气滞、瘀血,诸实当中又以湿热最为关键。

故而,慢性胃病虽以虚为本,但治病之始,不在补而在清化,湿热不除,胃难受补,只有在湿热已化,气机畅达,血行通顺的情况下,言补才有意义,行补才能建功。

安内善后,调养须分脏腑

脾为后天之本,脾虚是发病之基,虚则邪至,湿热相扰以成诸证,而湿热一化则脾虚立现。临床常见胃脘轻微闷痛,时发时止,无饥饿感,食欲不振,少食易饱,便溏,面色晦暗不华,舌质淡,边尖有齿痕,苔薄白或薄黄,脉细缓。治疗上则以健脾为主,佐以清化散瘀,解热安神,降逆止呃等法。

肾虽为先天之本,却需要后天脾胃滋养,但通过临床观察,杨春波发现此种肾虚并非单纯的肾阳或肾阴亏虚,而是以阴阳失调,浮阳上越为多见,临床表现上常见周身烘热汗出,腰膝酸软,手脚心发热、汗出,舌质淡,苔薄或无苔,脉沉细缓等症。针对这一病机,以益肾潜阳为主,兼以健脾理气,清化和中。

佐使须别“生”“克”慢性胃病后期,调理上虽以脾、肾两脏为主,但五行的相生相克使得脾胃与肺、肝两脏关系密切,临床中常相互影响,一病俱病。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遵“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常在补益脾胃的基础上,随证治之。

另外,脾土亏虚,肝木必乘,肝气横犯脾胃则脘腹胀满,呃气连连;肝经循经不畅则两胁不舒,或单见右胁不舒,或女性经前双乳胀痛;肝郁化火则夜寐不安,少眠多梦。对于此证治疗,常在补脾肾的基础上加以疏肝行气、重镇安神、柔肝止痛。

“调”贯始终,用药贵在轻灵

脾胃湿热证,若用温阳之品,则易化燥、化热,以致病情加重,出现大便秘结难解等症;若用阴柔之品,则湿得阴助,迁延难愈。

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位处枢机,脾升胃降为其生理特性。脾升则水谷精微得以传输,胃降则腐熟之水谷得以传化。

气机失调则传输、传化失司,中焦瘀而化湿、化热,故治疗脾胃湿热证,强调清化湿热要以行气为基,临证中常加行气畅中、降气止逆、泄气通便之品。

对于头目耳鼻之病,常升其阳;对于胃下垂、脱肛、久泻等中气下陷证,亦用升阳益气,固脱止泻之品。

凡病之所得皆由阴阳之失衡,慢性胃病亦不例外。但由于脾胃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故慢性胃病所表现的阴阳失衡,不仅仅局限于脾胃,还包括了肾中之阴阳、脾胃与肝脏之间的阴阳。

临床中常见到一些患者,夜寐难眠,多梦易醒,口干,目涩,自觉火气很大,喜饮冷饮,但每食凉则腹泻无度。此证在病机上属“胃冷肝热”,此证在治疗上存在用凉则伤胃、用温则助肝热的矛盾,而泻肝胆之热,微温醒脾,助阳止泻之法,收效甚好。

清阳不升,则谷气下流,用药上常选辛味升散之品,既升脾阳又散外邪。针对湿热一证,湿热相搏如油入面,很难祛除,因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两邪一旦结合,则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治疗总纲所能涵盖,所以治疗上单纯应用寒药或热药,都很难中的。治疗湿热,运用轻清之品,芳香醒脾,辛化祛邪。

①文中未涉及到症状的具体用药,且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具体症状还应辨证为主。

②图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③有任何不明白之处,请在私信及评论区留言,我将竭尽所能为您解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