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篆用笔的关键只有8个字,不得法很难出成绩

 青木森森 2019-11-22

先秦文字是最复杂的,虽然我们今天把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统称为篆书,但是仔细梳理起来,困难重重,我想把这些复杂的现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处于一种混乱或者无序状态。

汉字发展到秦朝,秦始皇动用政治力量,强制实施书同文,车同轨,才大体上结束了文字的混乱与无序。这一举措可谓功莫大焉。

小篆用笔的关键只有8个字,不得法很难出成绩

统一文字的作用有多重要?打个比方来说,就如同我们今天,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方言,虽然读音不同,但是写出之后对应的文字却是相同的,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如果语言不通,文字也不同,就没法交流了。

写文章的时候,我本来打算用篆书做题目,后来想想,篆书涵盖的范围太大了,还是具体一点好,就用了小篆,说是小篆,其实也不准确,也需要对它做一个界定,因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小篆也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用笔变化,所以这里的小篆主要指秦朝官定的篆书,《泰山石刻》,《峄山石刻》之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铁线篆,自然不包括清朝的篆书以及其笔法的分析。

小篆用笔的关键只有8个字,不得法很难出成绩

界定清楚了研究范围,下面我们进入正题。

秦朝篆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文字,它的特点是笔画粗细均等,结字左右对称或者左右分量均衡。这种书体,笔画形态单一,用笔比较简单,只有两种形式,就是中锋行笔,笔尖常在点画中间行走和绞转笔锋,转折的地方笔锋受到挤压,笔毛会自然的有绞裹在一起转动的现象,等到转过来之后,由于笔毫自身的弹性,又会自动恢复顺锋状态,然后继续保持中锋下行。

绞转笔锋转笔只是一种圆转的方法,且适用于硬毫笔,软毫笔,像纯羊毫笔,由于弹性较弱,是不会自动扭绞的,或者可以适当扭绞但是笔画转过来之后没法恢复顺锋的状态,那么这时候就可以采取第二种圆转的办法:顺转,到了要转弯的地方,需要转动手腕或者调整手腕的动作,如果是从左向右转弯,通常情况下是把笔杆向右前方倾斜,笔毛就还是在保持中锋的状态下行进,如果是从右向左转弯,通常情况下是把笔杆像左前方倾斜,这个大家可以实际操作一下,不是绝对的,因为它跟行笔是笔杆的倾侧方向有关,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要保证中锋,顺锋。

小篆用笔的关键只有8个字,不得法很难出成绩

古人在说到篆书的时候,常常说篆书是引笔而书,引笔二字该怎么理解?

引字《说文解字》上说:開弓也。从弓、丨。这个竖在古代念gun,上下贯通的意思,启功先生做了个通俗的解释:引就是划线,划道。指出了篆书笔画粗细均等的。那么这个从弓,开弓,该怎么理解?徐铉解释说:象引弓之形。我想对应到书法上,指的是笔画要有力度,如同拉开的弓弦,有一种紧绷之感。书法的笔画如果不强调力度,只是一条粗细均等的线,必然算不上好的笔画。因此来说,引笔之书,对于篆书来讲,这四个字就显得特别重要,一个引字既强调了笔画力度,又道出了笔画特征。

小篆用笔的关键只有8个字,不得法很难出成绩

引笔而书,还可以指的是一种行笔的方法,就是笔杆在前,笔毛在后,拖着笔头行走,牵引着笔头行走,篆书的笔画特征是粗细均等,在实际书写时,笔杆倾斜幅度不大,除了转弯的地方会有一些倾斜外,行笔过程中都是笔杆垂直,引导笔毛行走。

小篆用笔的关键只有8个字,不得法很难出成绩

上面是说如何转弯以及如何行笔,虽然说篆书是中锋行笔,但是起笔不能顺锋入笔,收笔也不能顺锋出笔,要不然就成了两头尖中间粗了,显然不符合篆书笔画的特征,所以另一个词也很重要,即逆入平出。篆书的起笔不能露锋起笔,必须要藏锋,要么你在端部用笔尖画一个圈,要么你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在起笔的时候逆顶笔锋,然后回弹或者折过来在行走,收笔的时候也是一样。这叫逆入。平出呢?跟引是一个道理,就是要保障笔画粗细均等,提到粗细均等,必然又涉及中锋行笔,如果是侧锋或者偏锋行笔,笔画就做不到上下或者左右平行均等了,要么是一边毛一边光,要么是一边墨色浓一边墨色淡,所以平出指的是在中锋行笔的前提下必须用力均匀的平缓走笔。

小篆用笔的关键只有8个字,不得法很难出成绩

引笔而书,逆入平出,这八个字是写好小篆的用笔的关键,引笔而书指出了小篆的笔画形态,力度以及书写时的方法,逆入平出指出了小篆的起笔以及需要中锋行笔,希望大家多去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