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故知新,现代基础写作学概要缺啥补啥

 冬天惠铃 2019-11-23

现代基础写作学是一门相对独立而又自成体系的社会科学,是研究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写作能力是指进行文章写作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智能和技能,是进行文章写作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理论知识、语言文字、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修养。

三个方面的价值:社会价值、实用价值(工具性、实用性和基础性)、审美价值(立意、情感、结构、节奏、语言和绘画)

写作材料是指构成文章内容并在文章中表现主题的一系列事实或理念。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有形、有声、有色的实物和现象,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理念是指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体验等等,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写作材料是形成文章的要素,它不仅是写作者已经采撷到的客观的东西,而且是已经作用于写意作者意识的东西。

写作材料的类型:(一)、事实性材料;(二)、观念性材料

写作的四个完整环节:采集、构思、表达、修改

采集的意义:1、吸取信息,积聚材料,使之言之有物。2、触发写作冲动,增强写作热情。

基本要求:1、高度自觉。2、确立材料,凝聚中心。3、认真仔细观察,深入生活进行调查研究。4、经常读书读报。

写作材料的使用原则:1、围绕中心,选材准确,抓住中心;2、熟悉可靠,真实可信,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3、新颖别致;4、典型深刻;5、积极健康;6、真实。

辨析材料的要义:1、叙写的详略程度,2、文体的适应性,3、使用角度(以一定的观念、认识或情感体验,去辨识、分析已进入写作者心理的写作材料)

观察与生活

观察是指在事物的自然状态下为一定目的的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写作者的观察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主观能动性,2、感知综合性,3、目的二重性。

生活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平常性,2、复杂性,3、创造性。

观察与生活的关系:1、用观察发现生活,2、观察本身就是生活,3、观察为写作提供直接的写作材料。

观察的基本要求:准确、全面、细致、抓特点、多思和加强情感体验。

观察的方法:科学观察、艺术观察

(一)、科学观察:着力于把握人对世界科学认识关系和功利实践关系,以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为主要目的。1、视点观察2、分解观察3、比较观察4、跟踪观察。

(二)、艺术观察:着力于把握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以发现、体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价值为目的。1、设身处地,2、投入感情,3、移情于景、留取印象,4、以心查物、纵横联想。

阅读和体会

阅读:是通过了解文章、书籍等人类精神的载体所传达的内容,以获取知识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智力活动。阅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运用能力。

体会: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人的大脑受人们的社会活动或信息的刺激,由于知识、观念与思维、情感等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的能动作用而产生的体验、领悟等意念性心理活动。

(一)、阅读产生体会:1、义理有所遵循,2、思路有所开拓,3、材料有所揽察,4、体式有所仿效,5、语言有所汲取,6、技巧有所借鉴。

(二)、阅读重在体会。

(三)、阅读为写作提供间接材料阅读的方法:1、精读、略读、浏览相结合,2、在理解的基础上脑手并用,做好阅读笔记。

感受与情感

(一)、感受:是指人的感官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心理反应。感受作为一种能力,可分为一般感受能力和特殊感受能力。

(二)、情感:是指人接受外界刺激,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心理反应,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感受与情感的关系及作用:(一)感受出于情感,(二)感受沉淀情感,(三)感受是写作活动的发端。

感受的要求:敏锐、独特、深刻、明晰、细腻。

感受的方法:1、捕捉初感,2、升华感知,3、转换心理,4、辨识移觉,5、突现异常。

观察与感受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1、都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2、同为认知活动、写作活动的起点,可互为引发区别:1、观察的目的性强,感受的目的性弱,2、观察是理性的,感受是感性的。

写作思维的深化

思维:是人类大脑的特有功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所做出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思维与语言不可分性。

写作思维的类型:1、抽象思维(舍具象,取本质):以揭示和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一般规律为根本任务,依据一定的系统知识,遵循特有的逻辑程序进行思维活动。2、形象思维(造形象,显本质):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具有形象性、想象性、非逻辑性。3、灵感思维(可遇而不可求)。4、模糊思维(言有尽而意无穷)

写作思维的运用

抽象思维的基本方式:1、分析综合。2、抽象概括。3、归纳演绎

抽象思维的运用:1、分析。2、比较。3、分类。4、类比。

形象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一)、联想: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一个事物想到另外的事物的思维活动。

联想的三种方法:1、接近联想。2、类似联想:形似和神似。3、对比联想。4、关系联想。

(二)、想象:是以原有的表象或经验为基础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三种方式:1、夸张。2、虚构:a、人物的虚构。b、情节的虚构。c、环境的虚构。3、幻想。

想象的要求:1、以知识和阅历为基础。2、以情感为动力。3、要符合一定的思维逻辑规律。

写作构思的基本要求:

一、确立主旨。

(一)、主旨的界定:是作者在反映社会生活,论述一个道理或说明事物时,通过文章的全部材料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思想。

(二)、主旨的要求:1、真实性。2、集中性。3、深刻性4、新颖性,

(三)、主旨的提炼:1、从全部材料出发。2、发现事物的本质。3、以先进的世界观价值作指导。4、现实针对性。

二、规划结构

(一)、结构的界定:是指文章的内容、材料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它是作者表达思想,反映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二)、结构的要素:1、层次与段落。2、过渡与照应。3、开头与结尾。原则:1、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2、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3、体现不同体裁的特点。4、篇章结构要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三)、结构的一般方法:1、时间顺序法2、空间顺序法。3、时空交错法。4、意识流法。

创造性思维的运用

一、创造性思维具有四个特点:创新性、突破性、开拓性、综合性。

二、创造性思维的类型: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组合思维、逆向思维、变形思维。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在具体的情境中创新2、发现问题的训练3、成语、谚语、俗语新解训练。

写作语言的外化

所谓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从形式上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从使用领域上分为:文学语言、非文学语言。从使用阶段上分为:内语言、外语言。语言对于写作,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表情达意的惟一工具。

写作语言的运用

一、写作语言的基本要求:(一)、准确贴切。(二)、简练精粹。(三)、生动形象。(四)、朴素或华丽。

1、选用含义具体,富有形象感的词语。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句式富于变化。3、注意音韵和谐,使语言富有节奏感。4、语言要有幽默感。

写作语言的创新

1、务去陈言。2、思维创新。3、用词独到。

写作语言的类型

1、文艺语体--形象性、情感性。2、科技语体--严密性、精确性。3、政论语体--鼓动性、逻辑性。

写作语言的风格:是指一个人的语言或一种语体在总体上所表现出来的独有的风貌和格调。语言风格是作家的个性体现。

写作语言的培养:一、在生活中积累--行万里路。二、在阅读中感悟--读万卷书。三、在写作中锤炼--躬身写作。写作方式:所谓写作方式的优化,就是恰当、完善地使用写作方式,将文章内容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准确、完善、优美地表达出来。包括五种: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一、叙述:是一种表达事实的写作方式。

要素:1、直陈。2、指代。线索:1、人物线索。2、情节线索。3、物体线索。4、情感线索。

叙述的类型:(一)、时间叙述,1、顺叙2、倒叙3、插叙a、追叙b、补叙。(二)、线索叙述,1、单叙。2、复叙。

叙述的要求:1、反映事物本质。2、交代清楚、条理分明。3、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二、描写的界定:是一种表达形象的写作方式。

描写的特征:1、感觉直观性。2、意念具象性。

描写的作用:描写人物,1、人物肖像,2、人物行动,3、人物语言,4、人物心理。

描写环境,1、自然环境-原生状态的空间。时令、地域、氛围特色。普遍、非决定性。2、社会环境-个别、决定性*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风景画与风俗画的统一。

描写场面*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特定场合下的特有气氛。

叙述与描写的区别:1、前者反映事物存在;后者...模样。2、组线条勾勒;精雕细刻。3、线性;立体。4、明白清楚、绘声绘色。

描写的类型:(一)、形神描写。1、白描--简明洗练、一目传神。2、工描--浓墨重彩、水灵鲜活、笔触细腻。动静描写,1、动描:动态写静态--以动写静,2、静描:静态写动态--以静写动。

侧面描写,1、通过别人口述进行描绘,2、通过他人目光、行动、神态对描写对象进行描绘。

三、说明:是一种表达知识的写作方式。

说明的作用(一)、客观说明问题。1、冷静--不主观干预。2、理智。3、真切。(二)、科学说明知识,1、真实。2、鲜活。3、适用。(三)、准确说明知识,1、概括准确,2、解说准确,3、语汇准确。

说明特性:解说性、客观性、知识性。

四、议论的界定:是一种表达理论的写作方式。

(一)、论点:正确、新颖、深刻、鲜明。(二)、论据:真实、充分、典型、新颖。(三)、论证:合乎逻辑、论证的次序、把握分寸。

五、抒情的界定: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写作方式。

怎样抒好情:积累情感、酝酿情感、提炼情感。

抒情的作用,1、真情实感,2、个性风采,3、健康向上,4、自然和谐,5、生动具体,6、丰富细腻,7、服从主体和文体的需要。

抒情的类型(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写人抒情,2、叙事抒情,3、绘景抒情,4、状物抒情,5、议论抒情,6、比喻抒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