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忠义之人必成忠义之事-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1-25

正文: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基本释义:

1、季康子:鲁大夫季桓子之子,鲁国正卿,“康”是谥号。

2、以:通'与”,为'和”。

3、劝:勉励。

*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该怎么做?”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

汤味儿:

忠义之人必成忠义之事-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笔者2019年拍于陕西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

这句话告诉我们,品性的重要性,要能够服众,首先要有对自己的要求,第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要身先士卒,标立榜样,第三,要有良好的道德关键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其次,也说明了众生平等这一概念,老百姓要做好的事情恰恰也是官员要做好的事情,而一个为官的人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或者功劳,若连在人性中最简单的道德层面的东西也做不好的话,那么想服众自然就很难了,用现在的话来说,要在公众面具有公信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人设不能崩塌。若人设崩塌,也就会毁掉自己的前程。

第三,孔子从一视同仁,孝敬父母,任人唯贤的基本面来强调,作为管理者的基本面,恰恰也是中国人对一个人最基本的判断。一个人若本身不能够独善其身,身上沾染各种歪风邪气,对父母不能够尽忠,既不会选择人也不会用好人,这样的一个状态,就是一种遭人唾弃的状态, 这样的人何以服众呢,自然很难。

所以,越是简单的事情越难做,有时候你觉得别人是做样子,但是当你真正做的时候,会发现一样不容易,就比如百病床前无孝子,贫贱夫妻百事哀,这是一个道理,道理似乎讲给别人都可以是一个套装,但是身体力行之后却发现似乎不管用,这也说明很多情况下脱离实际的理论缺少实践性,那仅仅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因此,必须承认,越是简单越不容易,坚持就像写数字1 一样,人的一生 ,也是1 ,这一笔是铿锵有力 还是东拐西歪,那也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所以为官考验最多的就是自己,是品性的考验,更是人性的考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