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古稀老人赵 2019-11-25

在中国说起东晋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配上一句“人尽皆知”可算是一点都不为过。在遍览史籍之后,小鼬发现陶渊明能这么优秀,说起来有可能和他们家的“遗传基因”有着这些许的联系。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陶渊明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可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想知道他是谁么,今天小鼬就跟各位小伙伴好好来聊一聊,这个人的厉害之处。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这位陶渊明“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名叫陶侃,公元259年出生在鄱阳郡也就是今天江西省波阳县一带。那时候大权在握的司马氏还没有完全统一中国,整个国家也还处在一个不稳定状态之下。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少年丧父的陶侃家境十分贫寒,只得跟着母亲湛氏相依为命,但是陶侃并不甘于平凡,《世说新语》中对于陶侃的描述是“少有大志”,而在唐代开元年间编修的《礼学记》中也记载着他“少长勤整,自强不息。”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除此之外,母亲湛氏对陶侃的言传身教也让他受益良多,这些都使得年少的陶侃逐渐变得出类拔萃起来。在公元280年也就是陶侃22岁时,西晋平定东吴,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乱世,但是国家的重新统一并没有给陶侃出人头地的机会,而是让他背井离乡,离开鄱阳郡来到了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一带)。


来到寻阳的陶侃,先是当上了一名小小的“鱼梁吏”,虽然只是一名低级别的吏员,但是由于陶侃能力和为人与当地不少人都成为了朋友,其中一个名为范逵的人,就将陶侃推荐给了当时的庐江太守张夔。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陶侃抓住了这次机会,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路升迁,最后因为“举孝廉”而前往当时的都城洛阳。可是来到遍布着皇室宗亲和豪门大族的洛阳城,出身贫寒的陶侃并没有得到他想象中的舞台。已过不惑之年的陶侃,似乎已经在就要在平凡中度过余生,但是时势造英雄,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为他打开了通往“人生巅峰”的大门。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西晋政权由于先天的“缺陷”,在立国之初就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经历了“八王之乱”的巨大内耗,西晋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全国各地民怨沸腾,各地的义军也是风起云涌。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因为当时统治荆州地区的新野王司马歆“为政严苛,蛮夷并怨”。在公元303年,便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张昌起义,面对危急时刻,西晋朝廷只得派遣当世名将刘弘,前往征讨。陶侃就在此时被刘弘任命为南蛮校尉长史,领大都护,成为先锋率先领军开赴前线,而这也就此开启了他的“戎马生涯”。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在当年的6月到8月间,陶侃参与组织了多次大战,斩杀张昌部数万人,这场战乱终被平定。刘弘也被陶侃在战争中所展现的军事才能所折服,他对陶侃说到:“吾昔为羊公(羊祜) 参军,谓吾其后当居身处。今相观察, 必继老夫矣。”两年之后的公元305年,陶侃的一位旧相识,扬州刺史陈敏见到朝廷式微,便想拥兵自重,割据扬州。刘弘认可陶侃的能力,委派他为江夏太守,抵御陈敏。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在对抗陈敏的过程中,陶侃做到了军纪严明,每次作战只要有缴获都分发给底层的士卒,战士们各个感念陶侃的恩德,每次作战都拼死向前,多次抵挡住了陈敏的攻势。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在此之后,陶侃选择归顺琅琊王也就日后东晋的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升任荆州刺史的陶侃平定了由杜弢(tāo)率领的强大义军,虽然多年来统兵履历战功,但由于受到权臣王敦的排挤,前往当时地处偏远的广州任刺史。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在陶侃到广州的第二年,晋憨帝被杀。司马睿登基称帝,开启了东晋的历史。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陶侃在广州一呆就是十年,统治者已经从晋元帝司马睿,变成了他的儿子晋明帝司马绍。在王敦之乱平定后,陶侃再次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可惜好景不长晋明帝只当了3年皇帝就去世了,继承皇位的是4岁的晋成帝司马衍。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作为小皇帝舅舅的庾()亮,为了维护自己“外戚”的利益,时刻提防着各位领兵在外的大臣,这里面既“有威名于荆楚”的陶侃,还有历阳内史苏峻,这一切所作所为,终于激怒了苏峻,他联合豫州刺史祖约以征讨庾亮为名起兵直指东晋都城建康。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叛军攻下建康,将城市洗劫一空。陶侃得知消息后,选择不计前嫌与庾亮一起平叛救国。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在得知陶侃率领的“勤王之师”到达建康之后,苏峻便挟持晋成帝来到建康城外的石头城负隅顽抗,陶侃冷静的分析形势之后,指出不能强攻只能智取,他分别安排人在石头城外修筑坚固的堡垒,同时派兵截断乱军的退路,还安排将领带兵烧毁敌人粮草,一系列举措之后苏峻方寸大乱,主动攻击陶侃修筑的堡垒,陶侃采用“围魏救赵”之计,一举攻下石头城苏峻被斩,这场险些断送东晋的叛乱就此平定。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此一役陶侃居功至伟,被拜为太尉,长沙郡公,同时加督交、广、宁三州诸军事,加上之前的四州他一人就掌握七州军权。出身贫的陶侃寒,能够做到位列三公,后来他又加督江州诸军事,领荆、江二州刺史,可以说当时扬州以北广大地区的军政大权全部在他一人之手,纵观东晋一朝也只有他一人如此。


其实除了出色的军事才能,陶侃日常的为人处世,才是使他能够为后世敬仰的根源。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东晋初年,社会上盛行“老庄之学”各大豪门世家都喜欢“清谈国事”,但是陶侃却认为这样实为误国之举,他提倡实干,曾经就以大禹珍惜时光的故事,勉励身边的人要珍惜大好时光,一味的在那里夸夸其谈,其实是一种自暴自弃的表现。陶侃勤于政事,后期虽然身兼数职,公务繁多,但是对于下属的奏报,他几乎都是亲笔进行批阅。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同时他治理地方和军队都能够做到依律而行,赏罚分明,从不偏袒徇私。在陶侃的带领下,他下辖的各级官吏大多也都能做到廉洁奉公,善待百姓。这在东晋那个浮躁的环境中实属不易。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公元334年,虽然已经76岁,但仍一心想着北伐收复失地的陶侃,突然病重。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他在给皇帝的奏章中写道:“当复何恨,但以余寇未诛,山陵未复,所以愤慨兼怀,唯此而已。”可见陶侃在自己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时,仍然惦念着东晋尚不安稳的江山,以及北方失去的国土。陶侃一生为国征战41载,在逝世后与他同朝为臣的尚书梅陶评价他“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

陶渊明的曾祖父比他还厉害

在多年后陶渊明在《命子》一诗中也写道“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可见这位生性孤傲的大诗人,在他内心深处也为自己这位“文武双全”的曾祖父而骄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