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设计

 马成程0617 2019-11-25
《地震中的父与子》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确定等几个方面来整体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单元紧紧围绕“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一主题,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文章以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父亲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为主线,写出了父与子各自的了不起,思路清晰非常便于教学。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只要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五年级的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强烈,而且感情比较丰富的年龄,这篇课文课文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我感觉只要方法得当,这篇课文的教学是对他们尽行感恩教育的好选择。他们思维活跃,活泼好动,求知欲比较强,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并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是教学本课的一个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好在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四、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四、说教法学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将采用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过程中勾画出优美的词语,真正让语文教学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课堂。
我以学生自读自学、合作探究为主线,以读代讲,注重教师引导的过程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桥梁,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道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扎扎实实的发展。
五、教学过程
围绕着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运用,我将以四个环节设计我的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情景设置 体悟“父子之情”
1、谈话并播放课件(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揭示课题,解读课题。
通过这种开始以提问方式引入,给了学生自由发言的权利。通过课件了解地震,体会父亲身处险境,为后来体会父爱的伟大做好铺垫。
3、自由朗读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学生读书前讲清楚读书要求,读准音,读通句。遇到问题做上记号,想办法解决,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
4、交流学习收获。(用简练的话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一个词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并写在黑板上。这不仅是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同时学生的书写习惯也得到了培养。)
5、抽生读课文。
  通过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对课文有初步的感知,同时也自学了本课的生字词。抽生读,是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的品读。读人物的语言,品人物的思想。(二)提问题 自读自悟 说父子之情
1、提出问题:
课文中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边读边想划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目的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注重语文学习中的自读、自学、合作探究性学习,为学生的理解、感悟架好“桥梁”,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交流引读,抓重点,突难点。
学生自学完毕后,引导学生交流,抓重点,突难点,具体操作如下:
1)交流父亲的了不起时具体步骤如下:
(1)指名说,随机说出相关段落。
(2)问你是从句子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3)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
(4)学生练读。
(5)指名读。(必要时,老师可进行范读。)
(6)同桌互读。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在交流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能够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梳理出父亲的爱与执着。
2)在交流儿子的了不起时,除了进行上述步骤,还设计了一些让学生身临其境,谈感受的题。如:
在交流“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这一段落时,采取了老师叙述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的环节,然后说出在废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时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这样既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初步学会揣摩人物的心理,舍身处地的思考问题,初步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又能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实现了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一目标要求,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三)再次质疑,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理解课文之后,再次质疑:“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处理学生交流中的遗留问题。然后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学生理出读书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再次质疑完毕后,教师主动引出有父爱老师想到了母爱,并配乐朗读老师搜集的一篇文章,然后联想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的日常琐事,并布置把其写成文章,最后向学生推荐书目。
通过此环节,一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积累,让学生见识各种方式的爱;二是把《地震中的父与子》一特殊情况的爱扩展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爱,让学生懂得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事虽然平凡,并且他们认为是很平常、很应该的事,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简单、平凡中蕴含着父对他们深深的爱与浓浓的情。从而使他们受到更加深的感恩父母的教育。
六、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我的板书是:
               父     爱  承诺  
了不起         心中有他人 
子     信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