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说课稿

 李杰619 2018-05-28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九册中的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

    一、 说教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懂得感恩;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感悟课文,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受伟大的父爱,儿子与父亲之间互相信任,受到爱的教育。

     2、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难点是: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理解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的这句话的含义。

    三、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在教学中,力图创设情景,通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珍视学生独特体验,感受信任的力量,父爱的伟大。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让学生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因为朗读既是理解的手段,也是表达的手段。我们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表达、读中发现、读中评价、读中迁移。让学生真正读通,读熟,读懂。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此外,还要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感悟父母对自己那种伟大无私的爱 ,学会感恩。               

   四、说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请大家回忆一下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中的父子是怎样的一对父子?

  (二)播放美国洛杉矶大地震视频

 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有哪些感受?让学生感受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此时此刻父亲的心情怎样?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父亲的悲痛欲绝。

 (三)品读感悟,体验情感

1、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称赞父与子的句子,画上横线。

2、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出示学习指南:

1)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线: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父亲的了不起

2)课文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体现父亲的了不起的?

3)为什么说儿子了不起?你又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3、学生根据学习指南自由阅读,并作标记。

  4、学生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1)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语言描写,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首先让同学们仔细地读一读,在当时极度危险的强况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他们是怎样劝的?(幻灯片出示)

    然后提问 面对别人的劝阻,父亲是怎样回答的?他回答这三句话心情是一样的吗?让学生读一读,认真体会一下,从而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2)父亲的了不起不仅体现在他简短的语言中,更表现在他的实际行动中。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的?

    课件出示句子: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指导学生反复品读感悟并讨论两个问题: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而要把挖掘的时间进程一一罗列出来呢?那是怎样的36小时呀?

       @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体验作品,与书本上的文字激情交流,使父亲的了不起通过有朗读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那么,36小时过后,我们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呢?(课件出示)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通过朗读让学生再次体会: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此情此景,让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个个感人的场面。(幻灯片出示相关画面。)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再次走入这位父亲的内心,想想这位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自己的宝贝说点什么?

      5、交流汇报,朗读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让学生体会到: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长达38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环境下,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6、如果你遇到这种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你会怎样做?

  7、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文中反复出现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为什么?    

   (四)感悟写法,读写结合

  1.这篇课文生动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歌颂伟大的父爱,赞扬深厚的父子之情?

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具体语句理解感悟。

   (五)联系实际,拓展升华

其实在生活中,关于父母之爱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你们愿意把你知道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吗?让学生汇报搜集的相关故事,让伟大无私的父母之爱深深的感染每一位学生。

3.回忆往事,感恩父母。 可怜天下父母心,请大家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爸爸妈妈都为我们做过那些事情?其中哪件事最让自己感动?播放音乐《父亲》,学生回忆交流。

并让学生学习本文的写法,课后把这件事写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