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这样观察和描述一支苍蝇的死亡,当时正好米歇尔·波尔特来拜访杜拉斯,她告诉波尔特这个苍蝇死亡时刻时,波尔特大笑不止。 如果作为旁观者,杜拉斯告诉我关于一只苍蝇是如何死亡的,我肯定和米歇尔·波尔特一样大笑,因为在众人看来,一只苍蝇的死有什么好谈论的呢,它不过是我们眼中的微小过客,就像一粒尘埃拂过我们的面前那般微不足道。 而一只苍蝇的死,在杜拉斯的眼中,是一个具象事件。由此具象,她可以看到人们面对死亡的绝对恐惧,联想到死亡心理动态,更引申到战争所带来的死亡。
玛格丽特·杜拉斯与常人不一样,她的观察细致入微,她对于生命具象化的创作,我们从她晚年的散文集《写作》中可以一探究竟。 《写作》是玛格丽特·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随笔集,其中包括五篇随笔,分别是《写作》、《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之死》、《罗马》、《纯洁的数字》、《画展》,这本书是对她一生写作及感悟的总结。 01 写作融入杜拉斯的生命,对她来说,无具象不人生1914年玛格丽特·杜拉斯出生于法属印度支那,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在她年幼时因病离世,母亲靠自己微薄的薪水养育3个孩子。 她十八岁时定居法国巴黎。31岁开始写小说,代表作并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有《情人》、《广岛之恋》,其中1984年发表的《情人》,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杜拉斯的作品创作主题之一是“孤独”。她抓住人们面对孤独时的害怕和恐慌,以及想要逃避孤独的心理,并从具象出发,进行扩大描写。 她这样写自己面对的孤独:
她在买来的一所房子里,独自写作。房子是一个孤独之所,她也是孤独之人,甚至是作品也是孤独的。 孤独是找不到的,是人们创造了它。就如同杜拉斯在寂静的孤独中观察一只苍蝇的死亡。 在杜拉斯的眼里,具象的苍蝇的死,意味着一个生命在书写它的人生,书写满满一页纸,都是苍蝇的字迹。然后等着未来的人们阅读这种文字,去了解这只苍蝇是怎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挣扎着死亡的。 杜拉斯把具体的形象,如房子、房子周围的事物、苍蝇的死等都幻化为孤独,她在孤独中写作,独自一人,远离一切,大概长达十年之久。 杜拉斯 02 从微小事物到人生大义,每一个细节都是对于人性、对于生命的拷问
具体的事情往往蕴含着更大的意义,这是创作者的独到见解和联想,就如许地山《落花生》中所讲述的那样,通过花生这一具象,揭示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更大的寓意是,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杜拉斯的创作也如是。她通过《年轻的飞行员之死》,想起自己的小哥哥死于战争,一是表达如此年轻生命就逝去的遗憾,二是揭示战争的残酷,及带给人们的无辜伤害。 她写《罗马》,叙述一段男女的对话,她不仅是在描写爱情的情状,她还意在要追求爱情,主动的、必须的、勇敢地去追求爱情,尽管爱情令人们时时刻刻痛苦也在所不惜。 而她写《纯洁的数字》更大用意在说,在德国,几百万的犹太人被杀的残酷;她写《画展》说明艺术创作的无畏精神。 从微小事物的描写,到更大创作意义的申张,每一个细节的叙述,每一个情节的娓娓道来,创作者无一不在想象更大的事物,更大的意义,和更大的责任。 这就是创作的意义,通过对人性,对生命的拷问,来达到创作的目的,和承担社会责任。 03 具象写作,是创作者要学习的写作技巧具象写作,其实创作者都或多或少地去做了,但或许有的还做得不够,不充分,视野还不够开阔,所以还不能称之为“作家”。 我们从杜拉斯《写作》中看到的不仅是作品的文字,更是她包含着的创作的热情,向我们讲述文字背后更深层的含义,让我们对爱情、对生命、对人性、对战争有更深刻地反思与反省。 创作者要学习像杜拉斯这样作家的创作精神和创作技巧。
那也没有关系,这是写作的一个过程。创作者要享受这一过程,继续阅读、思考与写作,然后会出现美妙的文字,你会发现这些文字正是生产在孤独时光。
创作者要时刻保持观察的姿态来面对生活,就如杜拉斯观察苍蝇的死亡一样,每一个在生活中出现的事物、事件或者某个生命都是创作者的写作素材。创作者都能把它们当作一个具体的形象。 接下来,要思考,要联想,要想象,每一个形象都不是无端地存在,它们的存在或许镌刻着过去历史的年轮,或者诉说着正在发生的某种情感,或者预示着未知的将来,这些都可以成为创作者的写作出发点。 作为创作者,如果胸怀苍生,必会创作出有益苍生的言语;如果胸怀悲悯,必会表达出对于人性的拷问;如果敬畏生灵,必会写出倡导善待生命的文字。 具象所引申的意义不止如此,还有更伟大,更崇高的文字等待着被感知,被发现,被创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