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匠心物道 | 王阳明的教育哲学

 hyxz_ljf 2019-11-25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王阳明集事功与学问于一身,是朝廷命官中的能吏、自律与教人的良师,也是名垂千古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王阳明终身为官也为师,作为中国思想史上的大哲学家,他为师的成就远远地大于为官。阳明学说的核心是“致良知”,这也是阳明教育哲学的基石,为王阳明一生讲学的根本宗旨。

阳明之学的诞生,是当时思想界的一大革命,他以“狂者胸次”的豪迈气概,推到千古,成一家之言,深刻影响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阳明学说对活力渐失、僵化教条的朱熹理学进行彻底的颠覆,使阳明心学逐渐代替朱熹的理学,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思想。

匠心物道 | 王阳明的教育哲学

王阳明在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中的“龙场悟道”,是中国思想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一段佳话。他所悟得的“道”,便是“致良知”。王阳明非常明确地宣称:“吾平生讲学,是致良知三字。”在阳明学说里“良知”是本体,“致良知”是功夫,本体与功夫两者不可分。因此,“致良知”的功夫是展现良知的过程,王阳明的整个教育思想便是如何在求知过程中,由“开悟”而逐步“成就”人才。

“良知”既是人人所具有的,那么,“良知自知”便成为“有教无类”的理论依据。王阳明认为“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传习录》)。这是非常大胆的论断——道为公道,学为公学;“道”之所在,“学”之所在。这意味着人人都有求知为学的权利,不是什么“道学模样”的人所能垄断的,非但朱熹,甚至孔子也不能垄断。

“良知”是内在的,它可由“学”而悟得,因此任何“圣人”、权威者的言论都不能作为真理的标准。王阳明说:“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出乎平庸,不敢以为非,而况其出乎孔子乎?”(《传习录》)

以自己的理性(心)独立判断是非真伪,王阳明此说不免有失偏颇。但其意义在于推倒千古以来的教条禁约,重视平凡和普通的道理,其矛头所向为当时作为官学而定于一尊的朱子学说,也兼及对孔子学说的态度——着意良知之所致,无视权威之所在。

阳明的“致良知”,要旨在“致”,“致”的意义在动态过程的功夫上。“致良知”,首在立“志”。求学问当树立理想,“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犹种也,学问思辨笃行之”。其次,“致知”者须有正确的态度,学习“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当“勤确谦抑为上”。王阳明告诫学生说:“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性之魁”。其三,“致知”与“力行”必须统一,“知行合一”的意义在“变化气质”,而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它是提高人们道德文化素质的关键。王阳明还认为人在“致知”过程中,还该有“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的生活磨练。

匠心物道 | 王阳明的教育哲学

在“致知”的教育活动中,王阳明主张要根据学生的资质作引导,即视不同的“开悟”程度而因材施教。他说:“吾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不是束缚他通做一般”。王阳明提倡“随才成就”,反对造就出同一模式的人才。尤其在童蒙教育方面,他强调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而不是“鞭挞绳缚,若待拘囚”,用强制方法去对待儿童。

王阳明认为学问之道,在于师友之间的切磋,“学问之益,莫大于朋友切磋”。切磋要讲究文德,不可“矜已之长,攻人之短”。王阳明在教学中,不以孔子的是非为万世准则,也就很自然地反对经学独断论。将“经”视为“史”,这是阳明学派的特点,也是浙东学派的传统。他们认为,“六经,吾心之记籍也”。攻读“经”或“史”,无非是“致良知”的功夫——“凡看经书,要在吾之良知,取其有益于学而已”。

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学,既有深刻洞察的思辨性,又有导人以行的实践智慧。“致良知”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始终以立人为目标,以致良知为根本,以知行合一为认识论的唯一途径。在历史上,他将兴办教育看成是倡明学术、转变风气、治理社会的根本。王阳明一生在教育上的业绩,可谓彪炳史册,他的教育哲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