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人体“形、气、神”的三层功夫体见生命的玄妙(二)

  平凡的人 2019-11-26


记得以前我在青城大面山跟师父学习的时候,听师父经常提起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祖师爷陈朴,另一个人就是谭峭。

陈朴根据自己的实修经验总结出了“九转还丹”这个具体的修炼火候,而谭峭根据自己的体见总结出了“由形入气、由气入神、由神还虚”的实修方法。两位前辈都是唐末五代时期的人,晚年都隐居于青城大面山。

师父跟我说的谭峭实修的经验都是我在谭峭的《化书》上看不到的东西,因为很多核心的东西在他的《化书》里面都是一笔带过的,比如他在《化书》当中提过一句话叫:“忘形以养气, 忘气以养神, 忘神以养虚”,这里面被这个“忘”字一笔带过的才是最核心的内容,因为它才是具体的实修方法,后来师父告诉我其实这里被谭峭这个“忘”字带过的东西和祖师爷陈朴留下来的“九转还丹”是同一个东西。
现在经常被人提起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三个不管是道门还是练内家功夫的都遵守的基础功夫,也是希夷先生(陈抟)从谭峭的“忘形以养气, 忘气以养神, 忘神以养虚”当中总结出来的。
(图:青城大面山)
当然不光是希夷先生,宋明理学的主要创始人周敦颐、张载、陈颐等人的思想都受过谭峭的影响,所以谭峭算是中国文化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之一。
当然如果我们去看他的《化书》,能看到的只是很多关于“大道”的论述,看不到任何具体的实修方法,因为这些东西是不会写在书上的,这是门里的规矩。
关于“九转还丹”,我在文章:为什么说身体自有的“药”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从这位胃癌患者说起。当中提过一点。
关于实修,谭峭和陈朴都重视“气”的练法,因为这个“气”上通神化,下依形生。
记得以前我在诊所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些因为脾虚来就诊的孩子,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有经常总感觉背后有东西跟着自己,转过身有什么也没有的情况。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去调孩子的上腹脉(天脉),调完之后孩子就就没有这个老感觉背后有东西跟着的感觉了,其实孩子这个情况就是典型的“气不伏神”(气不定,神就散了)。
当然这个“气”还不仅局限于身体层面,还有超越身体的层面。记得以前有位在医院做儿科医生的朋友跟我说,他们科室的病房里有个怪异的17号床,不管孩子入院的时候病情怎么样、不管管床医生是谁,只要这个孩子住到17号床,病情就会加重,他说他在科室观察这个情况有十几年了。
后面我就专门去跟他一起去看了一下这个怪异的17号床,我看到这个床的时候发现整个病房的床头都是朝东的,就他一张床是朝西的,随后我问他是不是每年秋天的时候窗外西边的这棵树叶子落的要比东边这棵树早很多,他说他没有注意不知道,我又让他去问了打扫卫生的阿姨、阿姨说确实西边这棵树要比东边这棵树的落叶时间要早很多。
我跟他说这个地方朝西的“外气”不对,把床头调过来就好了。他半信半疑的把病床床头做了调整,过了一年以后我问他还有没有这个情况,他说没有了。

(图:巽雷益舍)

听师父说谭峭最核心的东西是关于“虚化神”和“神化气”的练法,前者是“性功”,后者是“命功”。这里的“化”就是“性命双修”的具体方法。
和“九转还丹”不同的是,这个他这个“化”的具体炼法是从炼养“心气”开始,听师父说谭峭当时在青城山的时候,经常练一种叫“降心浴火”的功法,是个动功。主要就是破“心气”这个大关,所以师父说谭峭曾留下一句话,叫:“万里仗步寻真道,心气一降红莲照”,这里讲的“红莲照”就是指心气降了之后出现的“红光返照”,同时还会出现“唇红如珀,瞳黑如漆”。
记得以前我在乐山遇到一位修道的名人,当地人都很信他,要见他一面很不容易。后来我托朋友的关系见到了他,老先生修内丹已经五十多年了,但是我看到老先生嘴唇暗黑,眼睛浑浊。
我见到他之后没有说话,道别之后转身就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疑惑地跟我说:这可是我费了很大功夫才找到的机会啊,见他一面很难的,你怎么见面话都不说就走了。我跟这位朋友说:你让老先生先好好治疗一下他的心脏病,再拖下去就危险了”,朋友惊讶的说:“你别乱说,老爷子精神可好了,平时感冒都不得”,我说你可以找机会问问他,他自己知道。
后来这位朋友跟我说他问了老先生身边的侍者,老先生确实有心脏病,而且入院抢救过两次。从老先生的神气上可以看出他是本来心脏就有问题,还去练了“降心气”的功法,这样可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导致猝死。
修道有没有功夫,身上都是有变化的,这个装不了的。就像刚才说的“唇红如珀”和“瞳黑如漆”,“唇红如珀”指的是嘴唇粉红色的,而且跟珀一样清透,这是“命功成就”的常见状态,“瞳黑如漆”是指眼珠子又黑又亮,就跟婴儿的眼睛一样,这是“性功成就”的常见状态。

(视频:巽雷益舍纪录)

(本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