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武术是怎样炼成的?(你不懂的传武)

 格格的阿玛 2019-08-04

提起武术、功夫,不管有没有练过,几乎所有的炎黄子孙都会脱口而出,说出几句话来,诸如“外练筋骨皮,内炼一口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之类的谚语更是老少皆知,耳熟能详的。现在到处可见的文学、影视作品更是把中国功夫渲染得深不可测,神乎其神,使得人们面对武术就如同雾里看花,很难看得清楚、明白。

而中华武术本身,从孕育、萌芽之时起,它就是与军事紧密相连的,因此它涉及到部落、城邦、国家的生存安全,从而被当权者严格控制,带有极大的隐秘性。这种隐秘性使得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武学古籍很少,特别是完整的有体系的论述更极为少见。同时,“武”这门特殊的学问,与文学不同,文稿可以相对独立地保存起来,有朝一日,会被后人发现,就能继续传承下去,而“武”则是与人密不可分的,它的技法、功法、拳理、功理在很多关键的地方是十分微妙的,一定是经过师父的口传心授、徒弟的身体力行才可能传承,单看一部秘籍、一首口诀是不可能学会的,所以,常常是随着一位武学大家的离世,很多的技法、功法也随之湮没失传,无法追回了。因此,今天来谈传统武术,确切地说,应该是粗浅地谈谈今天我们还能够见到的那一小部分而已。

武术的技击特性是十分明显的,其目的就在于杀伤或限制对方,常常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即持戈为武,这是武术最初的内涵。随着人们战略、战术经验的积累,“不战而屈人之兵”被视为上将之风,止戈为武成为了武术内涵的扩展。而无论是为了打击对手还是为了威慑对手,都必须要求人身体健康,要足够的强壮,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谈到拳、械、功、法的运用,所以习武从一开始就与人的身体健康联系在了一起,为此也产生了很多的训练手段。而人们在追求身心健康、探索生命本源的过程中,领悟到既需要修心,也需要修身,二者缺一不可,从而领悟、发展出各种各样的修炼方法,武术就以其对身心磨炼的优势而被广泛借鉴、运用,武术也就逐渐地由单纯的搏击技术、威慑力量延展向了修身养性、祛病延年、养生护命等领域。

放眼中华武林,门派林立,拳种繁多,给好学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习武者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拳种,循序而上,去追求生命的真谛。而无论选择哪一个拳种入门,其实归纳起来不外乎套路、招法、功夫这三项。套路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或顺序编排的一系列拳术或器械的动作组合,有单练的,也有对练的;招法是套路中实战的技法;而功夫则指的是内功与外功。套路、招法、功夫是相互关联的,有套路没招法,套路中的动作无法应用于实战;有招法没套路,不利于招法的记忆;而有招法没功夫,招法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有功夫没招法,功夫再深也无法运用自如。在这三者之中比较一下,功夫应该是主要的。这是因为套路中的招法讲究的是用巧(即与对手格斗时所应用技法的巧妙),而功夫是练就超人的实力和能量的,只有拥有了这种实力和能量,才有可能在实战中取得胜算。设想一下,在实力不如人的情况下,空有巧妙的招法,而施展出来,打到人身上,人家没反应,或者没打多久,自己就气喘吁吁、体力不支了,这样的巧岂不是受制于人的巧,所以招法终究不能替代功夫。

过去老前辈们练拳时,招招式式体现着浑厚的功力,别说拳向哪个方向打过去,自身所携带的封杀之劲让人离着老远都会吓得连连后退,就连老前辈的一个眼神都会让人感到寒沁心脾,那份儿功力是能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的,出拳、踢腿带着神然,一趟拳打下来,老人家神安心怡,不喘不燥。这是因为老一辈武术家把练武的重点放在练功上,并常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而功的修炼,首先是明师教你方法和技巧,再加上自己用心钻研,勤苦不辍,并配合以心性的磨练,三个方面紧密相合,才可能修出真正的功夫。

先拿戳脚拳打个比方,大家都知道,戳脚拳的特点是硬攻直进,要求出拳、踢腿做到疾、快、猛。要想做到疾、快、猛并不难,把招法练熟、练快了,再下功夫练几年,有了心力就能做到。但要想在疾、快、猛中做到心平气和,一趟拳打完之后,气不壅出、面不改色就难了,这需要随时把握住自己的心态,再加以功力的配合。因为平时自己练功时。不急不慌,比划几下就可以休息,容易做到心平气和。而上场表演时,要打全腿的套路,功力。心性稍差的人还要刻意在人前显示自己的能耐,做出动作来格外卖力,很容易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在你死我活的实战中,一不留神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命安全。气息更容易急促、混乱,甚至气潜。这些都是因为心性没有把握好而导致的气躁,正是拳理中所讲的心乱则意乱,意乱则拳乱,拳乱则意散”的状态,在这种散乱的状态中打拳,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明师的指点对于习武者来说。则是最难得的。明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过去明师不是随便就可以称谓的,老一辈讲,明师者,必须具有“三明”,一为眼明,指师父见多识广。明辨是非,能把徒弟引入正道,二为手明。指师父尽得真传。知理懂艺。技艺卓绝。三为知明,指师父是开悟者,具有洞悉事物本质的大智慧,并且执徒有方。过去老一辈的武术家,在传武授艺的过程中,先教套路,其次是讲招法,最后再传功夫,而在传功中又十分谨慎,“宁传十手,不传一口”,至于在练掌时如何调息納气,那更是不能轻传的要识秘法。这就需要你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一颗永恒之心,并且要懂得学艺之前要先学礼,古话讲:“礼不明,则艺不通。”只有具备了上述这些,才能打动师父,师父才能教你真东西。考察一个习武者得没得到师父的真传,有两个必要的考量内容:其一,看他所学的招法在套路中的表现。一个真懂招法的人不仅能讲,还要心里深刻地理解,并且能在动作上表达其意。只有真懂了,才能在练拳时做到有快有慢,有张有弛,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套路中的停顿点,这个停顿点实际上是用于休整调息的。如果不懂招法,就找不到这个停顿点,那仗着一口气打下一趟拳来,中间没有调整和休息,靠硬劲练下来的,不是在练拳,是在伤害自己。其二,看他是否懂得内功修炼之法,内功心法各门派都有,只是不轻易相传而已。因为,如果没有明师随时在你身旁指点,盲目自练,直接的后果会诱发精神上的疾病。老一辈武术家深知其中利害,所以,在机缘不成熟的情况下,宁可失传,也免不敢轻授。

再来说说武术的功。武术的功是分内功和外功的。也称内炼和外练,外功主练力,内功主炼炁,只有内外乘修,才能得武的精华。以戳脚拳为例,如果懂得修习它的内功,才能体悟它作为内家拳的真义;如果不懂得修习它的内功,只把它作为外家拳来练,那真是修一辈子也难得其真义。回看几百年来,得戳脚拳之大成者,莫不是身具浑厚内功而得其内外兼修真谛之人,他们既练外形,也炼内炁,真正做到了形炁合一。内外一体。但当今的习武者知道打拳的人多,知晓功理的人少,能潜心立志、苦练功夫的人就更少。武术一且只练拳、重招法,而忽略了功力的练习,也就失去了武术的根本,成了花架子,摆设而已。

说到内功,必然要提到内炁。内炁不同于我们日常的呼吸之气,我们日常的呼吸是将外界的空气通过呼吸系统在体内进行吸收氧气、排出废气的交换过程。内炁的修炼既与呼吸有关,但所修炼的又不是简单的一呼一吸,这个“炁”就是道家所说的心中无火而产生的真炁,炼真炁实际上是在炼精神,精神等同于能量。炼炁一是练养,二是练炁的聚集,二者同出一源,是以后天的精化炁、炁生神、神再返丹田,以补充丹田的元炁,这元炁则是内力的源泉。丹田的元炁充盈后,通过以意导发,使炁行于表,现于外,则为力,这力是内部的能量外发,这个外发不是缓慢的,而是瞬间的快速外发,如果我们能随心所欲地将内力瞬间击发,这就说明武术里的内功练成了。

习修内功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步骤:第一,要从基本功(比如八段锦等内修之法)着手,再以本门派独特的内功修炼手段加以练习,以形带内,炼精化炁,这样内炁自然生成;第二,通过本门派的内功外发之法,把内在的功力向外引发,从而做到“心与意合、意与炁合、炁与力合”。内功真正练起来,是需要耐得住性子的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是和勤奋挂钩的,是与自己的悟性分不开的。而内功一旦练成,就可以随意调动周身的炁血到达身体某处,才能做到“意到则炁到,炁到则血到,血到则力到,力到则功到”,只有凭借此内功,才能在剧烈运动中呼吸自然、均匀、深长而又沉稳,才能无张口喘息之病。

说完了内功,再简单地说说外功。练外功实际上是在练形,“形”主表,就是“筋骨皮”。练形的方法很多,如力量型练习的举石担、抛石锁、揉太极球以及练一百多斤重的关刀、拉硬弓等,这些功法能使人的肌肉牢固结实,促使自身的本力增加,再如拍打型练习的打沙袋、打千层纸、打吊板踢沙袋、踢木桩等,以及铁布衫、铁尺排肋等硬功,都是练形的好方法。力量型练习和拍打型练习相结合,练形才能说完善。

只有坚持不懈地把外练形与内炼炁相结合,做到内炁合外形,外形顺内炁,形炁一体。形与炁一体,才是外三合与内三合相统一的境界。道家云:“神为炁之子,炁为神之母,形为神之室,心为使炁的神。”内外结成一体,心一动则全体俱动,才能炁随意发,力随炁使,刚柔相济,形神兼备,一炁贯通。所以练就外形可养内炁。内炁练成可助外形,二者结合,其妙无穷,它不仅是武术功法的源泉,也是武术技击之根本,更是祛病延年的良药。

至于套路练习,不可执迷其中。要清楚,在武术的原始阶段,只有招法并无套路,这个招法是老一辈武术家在与敌交手时保命护身的法宝,是老前辈不断总结实战经验的结晶。后来为什么会有套路了呢?那是老一辈武术家为了招法的好记及传承的方便,把自身平常实用的奇招妙法加以总结、编排、组合,才形成套路。套路能增加自身的协调性,锻炼手、眼、身、法、步的相合统一,但其精华在于它的招法上,如果光练套路,不懂其招法的应用,那套路就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了。传统武术教学中通常是在教完套路的基本动作后,会把套路里的招法以实战的方式向徒弟讲解,武术把这叫“拆招”授课;再把套路与场地相结合,根据地方的大小,来把握进退,这样套路才能练活,武术里常讲的“拳打卧牛之地”说的就是此理。另外,要明白,师父的招法是师父的。他能通过此招制敌,能应用,可你要是照搬此招的话,也许就会感觉不怎么好使。这是因为每个人的高、矮、胖、瘦、体力、根基及悟性不同,一味地迷信师父的招法是行不通的,要把师父的招法变成自己的才行。那么,怎样才能把师父的招法变成自己的呢?那就得在不断的练习中加深对招法的理解,再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加以变化,然后通过实战来验证这个变化是否正确,这样练出来的招法才是自己的。同一个门派中的弟子在练拳时,总会让人察觉到有所不同,或者没过几代,此门派与创立时的技法已不尽相同,其原因就在于变,武术的招法不变将难以生存。例如个子威猛、力量大的会偏重于力量的优势进行技击,就会出现力量型占优势的套路,再如个子小、本力不足的又会偏重以闪转腾挪、攻击敌方下盘为主的套路。所以,现在的武术门派众多与此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练套路应该练其本,通过练套路来悟其招法的真谛。

在套路练习中,起势和收势很为重要,在习练拳法时,必须要知道何为起势、何为收势。拳理讲:五行之炁内合五脏(肝合木,心合火,脾合土,肺合金,肾合水),外通五窍(目为肝窍,耳为骨窍,口为牌窍,鼻为肺窍,舌为心窍),凡一动之间,势不外屈伸,炁不外收放,面上五行形象亦必随之相合,方得炁实形坚之妙。正所谓“怒动肝来声动心,鼻纵气促发肺金,唇吻开撮振脾气,眉绉睛突肾家寻。”在打拳时,起势就是开始之意,是将手、眼、身、法、步、炁的要领展现给大家,上场做第一个动作时,炁自中宫发于肢节,面上眉必舒,眼必突,鼻必展,唇必开,气必呼,声必呵,此是内炁放而外象开的形象,尤其是眼神,神光外露,随动作的要求,眼到则手到,手到则身形俱到,这样打出的拳在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状态下,给人展示的是你咄咄逼人的封杀之劲,是你巧妙的招法、浑厚的内功。而收势呢?第一收的是眼神,眼神一收,神光内敛。其次,收的是步、法、身,而手为引炁,手伴随着呼吸,用意念将炁自肢节收入中宫,此时面上眉必绉,眼必收,鼻必纵,唇必撮,气必吸,声必噎,这是内炁收而外象聚的缘故,最后,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

再谈一点表演。武术表演在武术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给各个门派展示综合实力的机会,还可以给观众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提高武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使更多的人了解武术。既然是表演,要吸引人们来看,那与平时的练习和技击就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为了赏心悦目,各门派都会增加一些提高视觉冲击力或增强震撼力的内容和形式。但是,表演又是以平时的功法练习和技击理论为基础的,所以表演的内容和形式要表现出武术的法则和技巧,要展示出招法的神奇、步法的巧妙,要体现出精、神、然、力、功来,要有身化。传统武术中经常提到的“身化”与“身形”是不同的,身形加上精、神、炁、力、功,做到“心与意合、意与炁合、炁与力合”,那才是“身化”。在表演时,演练者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应该知道展示自己的才能不是为了争强斗勇、争第一,而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本门派的特点和风格,从而喜欢武术,将武术发扬光大,所以要心静似水,炁沉丹田,不急不躁,做动作要气息连贯,不喘不屏,让观众们感受到武术的真正魅力所在。

由此,大家也就应该知道,武术表演与舞台艺术是不同的,与舞蹈、体操、杂技等的技巧表演更是不同。当今的武术中,有一部分大量借鉴了这些技巧练习和表演的特点,要求表演者腿踢得高、踢得翘、踢得花俏,翻跟头、打旋子是为了好看,他们刻意注重武术招式的观赏效果,把武术舞台艺术化,此种做法是对中国武术本质的偏离。庄子曾经有句名言:“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用来形容当今武林最为恰当,“隋候之珠',拿它比喻传统武术之精华和真谛;“千仞之雀',拿它比喻现代人对视觉美的追求,你拿这么宝贵的东西去打一个千仞之高的一个小麻雀,能打着吗?打着了又当如何?打不着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延传千年的精髓失去了,一旦失去再找回来就难了。

传统武术中独特的外练形之功及内炼炁之法,不仅可以化解人们郁结在体内的燥火、寒毒、湿热等,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对缓解现代人的精神压力更是有着其他健身方法和医疗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它独特的自卫防身术,更是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对于痴迷于此的爱好者而言,它更是激发人体潜能、磨练意志、超越生命极限的捷径。传统武术中极为注重的修身养性和武德的教化,更可以帮助人们互谅、互助、互爱。所以,让武术回归传统,发扬光大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