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分作文素材:那些年学过的课文,每一句都是绝佳素材!

 老刘tdrhg 2019-11-27

在我们曾经的语文课本里,总有一些能够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句子。这些句子或关于爱情,或关于亲情,或关于家国之情。饱含着作者最真挚的情怀,流传至今,令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动容。

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忆一下,读过的课文中那些令人感动的片段。

朱自清《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作者丨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林海英《爸爸的花儿落了》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作者丨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1921年林海音随父母返回台湾。1923年随父母迁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曾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林海音于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的“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于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成就奖”。其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于1999年获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德文版获瑞士颁赠“蓝眼镜蛇奖”。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史铁生《我与地坛》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作者丨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巿。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10月18日根据史铁生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该剧由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

林清玄《和时间赛跑》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作者丨林清玄(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新大学。当代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

林清玄著有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莫泊桑《项链》

     “我给你送回的是跟原物一式无二的另外一串。这笔钱我们整整还了十年。你知道,对我们说来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原来是什么也没有的,现在总算还完了,我太高兴了。”福雷斯蒂埃太太站住不走了。“你刚才说,你曾买了一串钻石项链赔我那一串吗?”“是的。你没有发觉这一点吧,是不是?两串原是完全一样的。”说完她脸上显出了微笑,因为她感到一种足以自豪的、天真的快乐。福雷斯蒂埃太太非常激动,抓住了她的两只手。“哎哟!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上五百法郎!”


作者丨居伊·德·莫泊桑(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莫泊桑1850年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参加普法战争,此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莫泊桑患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莫泊桑于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

李密 《陈情表》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如果没有我的祖母,便没有如今的我。我们祖孙相依为命,想要我离开我的祖母,万万不能。哪怕是高官厚禄,哪怕是金山银山,我都不会丢下我的祖母。祖母对我的恩情,早已抵过了世间的一切……绝不是区区功名利禄所能相比。

作者丨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归有光 《项脊轩志》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如果没有这棵枇杷树,我还以为你一直离我不远,我还可以骗自己说是一切如昨。恍如隔世,只记得那年我流着泪种下它,却想不到如今的我,站在它面前,面无杂情,再没感性的泪水,可心里却像是打翻了中药罐一样的苦涩,原来思念的味道这么这么的苦……时光远去,真情永存!

作者丨归有光(1506~1571年)。明代散文家、文学家、古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自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其文被称作“明文第一”,有“今之欧阳修”的赞誉,世称“震川先生”。明代昆山人,后徙居嘉定。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卒年六十六岁。文学上,归有光以散文创作为主,其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文风朴实自然,浑然天成,无故意雕凿痕,感情真挚,选材上多着眼于家庭琐事,以此表达母子,夫妻,兄弟等之间的深情,文笔清淡朴素,自然亲切,感情真挚深沉,细节生动传情。

诸葛亮 《出师表》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先帝待我恩情深重,敢不鞠躬尽瘁?如今他已不在,我将倾尽所有,完成他未竟之事业。如今我就要远离陛下北伐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也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了……

作者丨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藏器待时。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三顾茅庐,始出。诸葛亮对他纵谈天下形势,并建议刘备联合孙权,抗拒曹操,以益州为基地,兴复汉室,此后一直佐刘备。建安十三年即联孙权,在赤壁打败曹操,取得荆州,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拜为丞相。公元223年刘备死后,后主刘禅袭位,诸葛亮尽心托孤,被封为武乡候,主持朝政。诸葛亮志在北伐,于是东连孙吴,南收孟获,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有《诸葛武侯集》。

庄子 《外篇·天运》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涸了,鱼被困在陆地上,互相吹腮上的水泡,互相泼残留的泉水,然而对于鱼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于漫上来了,两条鱼也要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最后他们相忘于江湖。回到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的生活,忘记了对方,也忘记了那段痛苦的生活。“相濡以沫,真不如相忘于江湖”。

作者丨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林觉民《与妻离别书》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人世间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我已经成为阴间一鬼了。于是,我饮血泪与你倾诉,我想你,很想很想…可我无法再见到你了。为了正义,为国捐躯,这是我的理想。只是,苦了妻子你了…   纵使阴阳相隔,我们的心依旧相依!

作者丨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侯人。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编辑:东方朔的编贝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