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控润滑系统结构 凿岩机电控润滑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该电控润滑系统的作用是为凿岩机前端及钎尾部件润滑、清洁钎尾,以减小钎尾与导向件的摩擦,降低钎尾温度,延长凿岩机前端及钎尾部件使用寿命。
润滑油箱4用于存储润滑油;润滑泵3是润滑油输出的动力元件,其从润滑油箱4吸取润滑油并形成压力油输出;压力表5可以显示润滑油输出压力;空压机2将润滑油沿凿岩机6机体润滑油道吹至钎尾及前端部件,同时将掉落在钎尾与导向件之间的污物吹出;电气装置1为润滑泵提供动力,并用于调整润滑油剂量。 2 润滑功能检查方法 凿岩机电控润滑系统功能可按以下方法进行检查:首先,启动润滑泵,使电控润滑系统内的润滑油循环起来。其次,将手放在胶盖上,检查润滑泵是否有正常运转时的振动,查看润滑泵的锥形头是否前后移动。再次,可从压力表上检查润滑油管内压力是否正常。然后,拧松在凿岩机上连接的空气胶管,检查是否从塑料胶管内渗出润滑油,确保胶管喷嘴要尽可能接近凿岩机。最后,用手触摸凿岩机钎尾处,检查润滑油是否被吹出。 3 故障排除方法 3.1 钎尾处润滑油过多 钎尾处润滑油过多,容易造成润滑油箱中润滑油快速消耗,导致浪费。其原因是由于润滑泵的供油量设置不当。可调整电气装置,将润滑泵供油量设置为35~40脉冲/min的适宜范围。 3.2 钎尾处无润滑油喷出 钎尾处无润滑油喷出,造成钎尾与导向件磨损加剧,导致钎尾温度过高,使钎杆使用寿命缩短。其原因是润滑油箱无润滑油,或是润滑管路堵塞。 应先检查润滑油箱中是否有润滑油,如果没有润滑油,及时加注黏度适宜的润滑油。正确黏度的润滑油输出压力应在0.4~0.8MPa之间,如果输出压力大于0.8MPa,说明润滑油黏度过大,可造成输送润滑油胶管堵塞。此时应检查并清洁润滑管路,使油路畅通。 3.3 钎尾处润滑油喷出剂量过小 钎尾处润滑油喷出剂量过小,会造成钎尾与导向件润滑不良,导致钎尾温度过高,使用寿命缩短。其原因是润滑油黏度过大,或是空气压力不足,还可能是润滑管路破裂。 应根据施工环境温度选用黏度合适的润滑油,若环境温度在-20~0℃时,应选择黏度为ISO VG46~68的润滑油,环境温度在0~35℃时,应选择黏度为ISO VG68~100的润滑油。如果润滑油黏度符合要求,应检查空压机供气压力,润滑系统的供气压力应为0.3MPa。还应检查润滑管路是否漏气或漏油,如果管路破裂,应及时更换。 3.4 钎尾与导向件接合处有污物 钎尾与导向件接合处有污物,会加剧钎尾与导向件的磨损,使钎尾与导向件寿命大为降低。 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可将钎尾与导向件接合处的污物吹净,如果有污物残留,可能是空气压力不足。此时应检查空压机供气压力,润滑系统的供气压力应为0.3MPa。还应检查供气管路是否漏气或弯折现象。 3.5 润滑泵工作不平稳且噪声大 当润滑泵工作时,压力应以同样的速度脉动,润滑泵工作不平稳、噪声大。原因是润滑泵内有空气,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润滑泵内部零部件磨损严重。 可先启动润滑泵使润滑油循环,再拧松放气盖排出润滑油路内的空气。当放气盖处出现润滑油时,将放气盖重新拧紧。若润滑泵仍然工作不平稳、噪声大,应拆开润滑泵,检查润滑泵主要部件磨损情况。如磨损严重,须更换润滑泵。 |
|